初三语文复习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2017-09-21张海燕周懿
张海燕 周懿
【摘要】在初三语文复习课中,目前的教学模式往往较陈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学习;翻转课堂教学改变了课堂和课外的学习方法,完善语文复习阶段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三语文 复习课 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054-01
1.翻转教学的重要性
初三语文复习课是巩固和改进初中语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初中生语文能力,增强语文学习自信有很大帮助。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学习初中语文除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外,更注重的是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整体素质。而翻转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多元化的人才,翻转课堂可以让学生自动化、自主性学习,让学生按照个人的学习体验,自己安排时间和进度,和老师一起合作完成。这种个人性化的学习,让学生学得会更好。
2.翻转课堂教学在初三语文复习中的有效应用
2.1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制定教学目标是实现课堂教学的关键,如果在教学之前,教师不能系统地构建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就很难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教学的难点,所以,学生就只能盲目的进行所有的知识的分析,无形中给学生的学习增添了压力。因此,在初三语文复习课中实施翻转课堂的关键是要设计好复习目标,所谓的复习目标单就是语文教师设计的用于帮助学生明确自我学习过程中的目标,任务及方法,提供了一个复习所需的信息(资源)。在语文复习过程中,复习目标表有助于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学生可按照自己的步骤复习,取得自主复习的效果。复习目标单是初三语文复习的一个关键点,能帮助教师在复习过程中有效组织“翻转课堂”,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复习成效,不仅提高了复习成绩还能培养创新型的人才。
2.2刺激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高效课堂追求的目标是最大化地发展学生,是我们的教学研究和改革的一个目标。所以应善于鼓舞学生的学习激情,在翻转课堂上,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是确保学习的重要性因素。为此,教师应设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件知识的感知,经验,合作,实践。例如,在学习《胡同文化》这一课时,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课外问题,回家了解小时候所居住的胡同都是什么样的。因此,學生的兴趣一下被激发起来。当学生从父母那儿得知来的信息与自己脑海里的胡同印象不一样时,学生就会产生探究的欲望,从而增强了研究这篇课文的信心。
2.3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和谐竞争,快乐学习
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进行有效教学的主要条件,而这种良好教学气氛的创设前提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开展课堂学习互动过程中,同学之间可两个人为一组,也可以3-6人为一组,选择自己的竞争对手,在双方准备好后。先由一方提问(小组成员也可以),对方解答,答对了即为平局。双方可以互换角色,请对方发问,已决胜负。同学之间在公平和谐的竞争中、学习地兴趣日益浓烈,也就实现了我们所追求的高效课堂成果。民主,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2.4使用微班提高学生构成知识体系
初三语文涉及的知识面较为广泛,知识点琐碎,能力训练点比较分散,使得学生难以构成系统地知识网络。而利用微课辅助教学,能将分散、零碎的语文知识点集中起来,方便学生学习,从而推动学生构成语文知识能力的体系。例如,例如,在复习文言文中,我先后给学生放了《文言学习方法》《文言知识积累》《文言活用》《文言句式》等微课,学生可以使用微课系统的搜索功能,轻而易举地将之集中到一个页面上,进行重复学习,从而形成语文能力。
2.5建立定量评估机制,打造动态语文课堂
翻转课堂的学习效果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家长评价,实施全面的量化评估。首先,初三语文教师建立一个具有统一量化标准的翻转课堂评价模式,具体要求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表现、在学习小组中的表现、在提问题方面的表现、在分析问题的表现方面等其次,对于教师打分、家长打分和学生个体的打分,应依据权重的不同进行评价,比如学生的打分权重稍低一些,家长的打分权重略高一些,教师的打分权重就更高一些,再有评价模式的建立应立足于学生知识基础上的差异。对那些学习基础好而自主学习效果不佳的学生,要加强对其的督促;而对那些学习基础差而自主学习效果好的学生,应给予及时的认可鼓励。
初三语文复习课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师要提高教学思路,完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在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后学习关系的同时,又促进了师生的和谐互动,在学生自主复习中提高了复习质量,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为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2]洪朝宗.巧用“翻转课堂”模式,提高信息培训实效[J].考试周刊,2014,(A5).
[3]袁云飞.翻转课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和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5(4):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