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饲养密度对中华蟾蜍幼蟾生长发育的影响△

2017-09-21赵群李军德康彦高波李灯林杨艳

中国现代中药 2017年1期
关键词:蟾蜍体长时间段

赵群,李军德,康彦,高波,李灯林,杨艳

(1.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资源中心,北京,100700;2.皖西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3.安徽华润金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淮北 235000)

·中药农业·

饲养密度对中华蟾蜍幼蟾生长发育的影响△

赵群1,2,李军德1*,康彦3,高波3,李灯林3,杨艳3

(1.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资源中心,北京,100700;2.皖西学院,安徽 六安237012;3.安徽华润金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淮北235000)

目的:研究饲养密度对中华蟾蜍BufogargarizansCantor幼蟾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中华蟾蜍幼蟾分别饲养在20、40、60、80只/m2的不同密度条件下。每隔7d测量和记录1次幼蟾的体重和体长。结果:(1)幼蟾在第一次冬眠前的成活率为7.9%~30.0%;(2)饲养密度对幼蟾的体重和体长无显著影响。中华蟾蜍幼蟾的最适养殖密度为20只/m2。结论:中华蟾蜍幼蟾的最适养殖密度为20只/m2。

中华蟾蜍;幼蟾;养殖密度;生长发育

中华蟾蜍Bufogargarizans是中药蟾皮和蟾酥的重要基源动物[1-3],隶属于蟾蜍科Bufonidae蟾蜍属Bufo。其耳后腺分泌物——蟾酥作为常用药材外,其皮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利用其水溶性成分生产的华蟾素注射液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效果[4-5]。由于中华蟾蜍野生资源下降[6],必须开展和推广其规范化人工养殖,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对该种蟾蜍的需求。

提高蝌蚪和幼蟾的成活率与质量是中华蟾蜍规范化养殖的关键之一。研究表明,在特定人工饲养条件下,中华蟾蜍蝌蚪临近变态时(变态前)和刚变态的成活率分别为68.7~96.3%和5.7~36.0%,最适养殖密度为1000只/m2[7]。然而关于饲养密度对中华蟾蜍幼蟾成活率和质量影响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本文主要探讨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中华蟾蜍幼蟾的合理饲养密度,以提高幼蟾成活率,解决中华蟾蜍规范化人工养殖技术体系中的关键问题。

1 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与设施

1.1.1实验材料 实验所用幼蟾为采集于山东和河北2个产地的中华蟾蜍种蟾经人工饲养并产卵自然孵化后,蝌蝌经人工饲养后变态得到的个体。2个产地的幼蟾随机混合,在相同环境饲养驯化约14天后,开始实验。通过称重,挑选体重没有显著差异的个体,按下文中实验要求放入每个实验用玻璃饲养缸中。

1.1.2实验设施 每个玻璃饲养缸的长×宽×高为150cm×100cm×60cm,缸内水深30cm。用沙子和砖块在缸内铺建三分之二面积的陆地,陆地和水接触的边缘设置一定的缓坡,便于幼蟾登陆和下水。玻璃饲养缸放置于有良好光照条件、通风和自然室温的实验室中。

1.2实验方法

将幼蟾分为4个大组,每个大组中幼蟾的饲养密度分别为20只/m2、40只/m2、60只/m2和80只/m2。其中每个大组有3个平行组,每个平行组分别饲养于1个玻璃饲养缸中。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定时检测主要水质指标,以保证其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1989)》的规定。每天上午8∶30和下午6∶30各喂食1次;每次投食量为每平行组幼蟾实际总体重的10%左右。

每隔7天测量和记录1次数据,每大组的其中2个平行组分别测量5至10个样本,测量数据主要为幼蟾的体重和体长。体长是自吻部最前端端至臀部最后端的长度[2]。每大组的第3个平行组作为对照组,平时正常进行喂食和其他实验管理,但不进行定期7天1次的数据测量,只在实验结束时从4个对照组中分别随机挑出5个共20个样本测量1次体重和体长,用于和实验组进行比较,以确认实验时对幼蟾的测量是否影响了幼蟾的体重和体长指标,在幼蟾第一次冬眠前停止摄食时结束本实验。

1.3数据处理

先对实验数据进行正态分布和方差的同质性检验。如果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的同质性,可以直接进行方差分析;如果数据不呈正态性分布或不具有同质性,必须先将数据转换以达到正态性和同质性的要求后方能对其进行方差分析。

以饲养密度和生长发育时间为作用因素,用统计软件STATISTICA6.0分别对体重、体长和成活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或二因素方差分析,找出幼蟾在第一次冬眠前成活率高、体重较大和体长较长的饲养密度,这个密度可以认为是人工养殖幼蟾的适宜密度。

2 结果

由表1可知,中华蟾蜍幼蟾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体重和体长分别受到生长发育时间与密度的显著影响(P值均小于0.05);而且,饲养密度和幼蟾发育时间对体重和体长具有互作影响(P值均小于0.05)。

在幼蟾生长发育后期(从实验开始到之后的第112d)幼蟾体重和体长与密度均没有直线相关性(r=0.1113,P=0.3812;r=0.1861,P=0.1409)(表2)。但体长与体重之间具有正相关(密度实验:r=0.9363,P=0.0000,表2),两者之间的直线回归方程详见表2。

表1 以生长发育时间和密度为作用因素对中华蟾蜍幼蟾体重和体长的二因素方差分析

注:当P<0.05时,差异显著;差异显著的变异来源用*表示

表2 第112 d测量的体重、体长和密度之间的直线相关分析

注:当P<0.05时,差异显著,具相关性

2.1幼蟾生长发育期、密度与体重的关系

表3中各密度实验组中幼蟾的体重大多随生长发育时间的增长而增加,但有部分时期体重随时间增长并无显著增加。其中,在密度为20只/m2的条件下,从第49d到第56d,以及第91d到第98d,幼蟾的平均体重在这两个时间段的前后分别略有减少,但前后之间并无显著差异(F1,30=1.738,P=0.1974;F1,23=0.023,P=0.8799),在其余时间段,幼蟾的体重都随发育时间的增长而增加。在密度为40只/m2的条件下,从第35d到第42d,幼蟾的体重显著减少(F1,38=4.781,P=0.0350),其余大部分时间段,其体重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加;但对全体实验幼蟾来说,从第35d到第42d,幼蟾的前后体重并无显著差异(F1,158=0.487,P=0.4861)。在密度为60只/m2的条件下,从第35d到第42d,以及第49d到第56d,幼蟾的平均体重在这两个时间段的前后分别略有减少,但前后之间并无显著差异(F1,38=1.420,P=0.2408;F1,33=0.410,P=0.5266)。在密度为80只/m2的条件下,从第35d到第49d,以及第70d到第77d,幼蟾的平均体重在这两个时间段的前后分别呈不显著的降低,但前后之间并无显著差异(F2,52=2.015,P=0.1436;F1,38=0.165,P=0.6872)。在第112d时(即冬眠前停止实验时),幼蟾的体重在不同密度组间差异不显著(F3,60=1.380,P=0.2577),表明4种饲养密度对幼蟾生长发育期间的最终体重没有影响。

表3 在不同生长发育时间以密度为作用因素对中华蟾蜍幼蟾体重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注:当P<0.05时,差异显著;Tukey 多重比较(Tukey’sposthoctest),α=0.05,上标不同的平均值差异显著

2.2在幼蟾不同发育期,密度与体长的关系

表4显示,各密度实验组中幼蟾的体长大多随生长发育时间的增长而增加,但有部分时期,体长随时间增长呈现出不显著的减少。其中,在密度为20只/m2的条件下,从第49d到第56d,以及第91d到第98d,幼蟾的平均体长在这两个时间段的前后分别略有减少,但前后之间的平均体长并无显著差异(F1,30=0.87,P=0.359;F1,23=0.49,P=0.491),在其余时间段,幼蟾的体长均随发育时间的增长而增加。在密度为40只/m2的条件下,从第35d到第42d,从第63d到第70d,以及第91d到第98d,幼蟾的平均体长在这3个时间段前后分别有不显著的减少(F1,38=2.34,P=0.134;F1,38=0.03,P=0.858;F1,38=0.004,P=0.944),其余时间段,其体长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加。在密度为60只/m2的条件下,从第35d到第42d,以及第49d

表4 在不同生长发育时间以密度为作用因素对中华蟾蜍幼蟾体长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注:当P<0.05时,差异显著;Tukey 多重比较(Tukey’sposthoctest),α=0.05,上标不同的平均值差异显著

到第56 d,幼蟾的平均体长在这两个时间段的前后分别具有不显著减少(F1,38=2.07,P=0.159;F1,33=1.28,P=0.265)。在密度为80只/m2的条件下,从第35 d到第49 d,从第70 d到第77 d,以及第91 d到第105 d,幼蟾的平均体长在这3个时间段的前后分别呈不显著的降低(F2,52=0.96,P=0.389;F1,38=0.009,P=0.924;F2,55=0.14,P=0.877)。在第112 d时,幼蟾的体长在不同密度组间差异不显著(F3,60=1.36,P=0.263),表明4种饲养密度对幼蟾生长发育期间的最终体长没有影响。

2.3中华蟾蜍幼蟾成活率

表5为幼蟾在第112d时4个密度实验组的成活率。由于所有成活率数据经反正弦转换成角度值后仍然不呈正态分布,因此无法对成活率数据进行方差分析。所以,表中只列出了各组幼蟾成活率的平均数和方差等描述性统计值,并未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从表5可以看出,幼蟾的成活率随饲养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当饲养密度为20只/m2时,幼蟾的成活率最高。在4个饲养密度中,幼蟾的每m2平均成活数均为6只。

表5 中华蟾蜍幼蟾成活率

2.4实验组和对照组幼蟾之间体重与体长的比较

表6显示,当实验结束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幼蟾之间平均体重和体长上均无显著差异(F1,38=0.039,P=0.8453;F1,38=0.01,P=0.904)。表明实验时对幼蟾体重和体长等数据的测量,并不影响幼蟾的正常生长。

表6 以组别为作用因素对中华蟾蜍幼蟾体重和体长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注:当P<0.05时,差异显著。

3 讨论

实验结果表明,中华蟾蜍幼蟾的体重和体长在幼蟾期的大部分阶段随生长发育时间的增长而增加。在其中的某一发育阶段,幼蟾体重和体长可能会随发育期的增长而减少,但减少不显著。尽管在密度为40只/m2的饲养条件下,幼蟾的体重从第35 d到第42 d有显著的减少,但对全部实验幼蟾来说,幼蟾的体重在此期间前后并无显著差异。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取样误差,也可能是在此期间幼蟾的生长情况不佳。

实验时对幼蟾进行数据测量,对于幼蟾来说是一种外界刺激,经检验对幼蟾生长发育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本实验结果能够反映幼蟾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尽管在幼蟾的整个实验期内,幼蟾平均体重和体长显著受到饲养密度的影响,但在实验后期(尤其是第112 d),不同密度条件下的幼蟾在体重和体长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以上情况的出现,可能是由于在实验后期,实验幼蟾由于一定数量的死亡而导致饲养密度的下降,因此各密度梯度中的幼蟾生长指标趋于一致。由于4种饲养密度的幼蟾在体重、体长和成活率等重要指标上没有差异,并且所有密度处理后的最终成活的幼蟾平均数都为6只/m2,出于幼蟾的饲养成本和养殖效率的考虑,在人工饲养中华蟾蜍幼蟾时,最佳饲养密度以20只/m2为宜。李文健等[8]对棘腹蛙Ranaboulengeri的幼蛙进行了人工试养研究,结果表明幼蛙的饲养密度在37~74只/m2时成活率在95%以上,并据此判定该密度范围为最佳,该实验中幼蛙的最佳饲养密度高于本实验中幼蟾的最佳饲养密度。其原因可能与两种动物的习性差异较大有关。

4 结论

由本实验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1)中华蟾蜍在第一次冬眠前的成活率为7.9~30.0%;(2)中华蟾蜍幼蟾最适养殖密度为20只/m2。

[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713.

[2] 费梁,胡淑琴,叶昌媛,等.中国动物志:两栖纲(中卷),无尾目[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360.

[4] 曾洋,张爱军,文筱.干蟾皮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5):29-31.

[5] 王宏洁,杨立新,高波,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种蟾皮中蟾蜍噻咛的含量[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11):44-45.

[6] 乔淑芬.中华大蟾蜍生活习性及人工养殖场地选择[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29(4):39-41.

[7] 李军德,赵群,康彦.密度与饲料对中华蟾蜍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6,41(6):1001-1007.

[8] 李文健,王智,张健华,等.棘腹蛙(RanaboulengeriGünther)[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3(4):76-78.

Effects of Different Raising Densities on Toadlet Development ofBufogargarizans

ZHAO Qun1,2,LI Junde1*,KANG Yan3,GAO Bo3,LI Denglin3,YANG Yan3

(1.National Resource Center for Chinese Materia Medica,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State Key Laboratory Breeding Base of Dao-di Herbs,Beijng 100700,China; 2.West Anhui University,Liu’an 237012,China;3.Anhui China Resources Jinchan Pharmaceutical Co.,Ltd.,Huaibei 235000,China)

Objective:The effects of four different raising densities on the toadlets growth ofBufogargarizanswere studied.Methods:The toadlets were fed respectively at different density of 20,40,60,and 80 toadlets per square meter.The body weight and snout-vent length were measured and recorded every seven days for 112 days.Results:(1)The survival rates of toadlet before the first hibernation period was from 7.9% to 30.0%;(2)The raising density had no effect on the body weight and snout-vent length of toadlet before first hibernation period,and the optimum raising density is 20 toadlets per square meter.Conclusion:The optimum raising density of toadlet was 20 toadlets per square meter.

Bufogargarizans;toadlet;raising density;development

中央本级重大增减支项目(2060302);蟾蜍规范化养殖技术研究(3-YFB2014005);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13B329)

] 李军德,研究员,研究方向:药用动物资源与动物药材鉴定研究;E-mail:jundeli99@163.com

10.13313/j.issn.1673-4890.2017.1.017

2016-02-15)

*[

猜你喜欢

蟾蜍体长时间段
脖子占体长一半的巨龙——新疆巨龙
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蟾蜍是谁?
蟾蜍是谁?
夏天晒太阳防病要注意时间段
远行的蟾蜍 外一篇
发朋友圈没人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利用几何相似性快速测量鱼重的数学模型
“三天后”是啥时候?
不同规格圆口铜鱼幼鱼的化学组成和能量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