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新液治疗外科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
2017-09-20,
,
康复新液治疗外科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
宋静,王芳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治疗外科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方法]选择某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病人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1组采用生理盐水纱条引流;对照2组采用藻酸盐敷料引流;观察组采用康复新液喷洒创面联合康复新液纱条引流。比较3组切口脂肪液化消失时间、愈合时间、换药总时间及总费用。[结果]3组病人切口脂肪液化消失时间、愈合时间及换药总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2组均短于对照1组(P<0.05)。3组病人换药总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能有效治疗脂肪液化,促进切口愈合,缩短换药时间,减轻病人经济负担。
脂肪液化;康复新液;外科;切口;换药
脂肪液化是外科术后常见的切口并发症,其所占比例高达60%[1],成为导致切口愈合不良的重要因素。脂肪液化虽不同于细菌感染,但其产生的脂肪酸会刺激切口,导致周围组织产生炎症反应,延迟切口愈合,增加被感染的机会,严重地影响治疗效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2]。因此,如何有效地治疗脂肪液化、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是现阶段临床换药研究的重点。康复新液因其具有理气散结、通利血脉、养阴生肌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创伤的治疗,且其疗效显著,但关于康复新液治疗脂肪液化的报道却较少。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康复新液治疗脂肪液化的疗效,旨在为临床换药护理提供一定的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4月某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行腹部择期手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病人90例。诊断标准[3]: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参照多数学者公认的标准:多发生于术后5 d~7 d,切口有较多渗液,敷料上有黄色渗液,无其他自觉症状;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组织游离,渗液中可见飘浮的脂肪滴;切口无红肿、压痛及脓性分泌物,其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渗出液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纳入标准:符合脂肪液化诊断标准;年龄18岁~75岁;病情稳定,无严重并发症和合并症;知情同意且愿意合作。排除标准:对该药过敏者;合并肝、肾、内分泌系统等严重疾患及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已合并严重感染者;孕妇、哺乳期及6个月内准备妊娠者;中途换用其他治疗方法者。其中男47例,女43例;年龄19岁~75岁(55.68岁±13.86岁);胆道手术16例,疝修补术12例,消化道穿孔修补术10例,消化道癌根治术12例,阑尾切除术18例,胃肠切除、吻合术10例,腹部包块切除术12例;合并高血压4例,糖尿病3例,同时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3组病人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3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盲法 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本研究采用双盲试验,资料的统计处理和分析由专人进行。
1.2.2 切口处理 3组病人均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采用敏感抗生素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情况,积极治疗相关基础疾病及并发症等。并由护士对切口进行常规处理。为了避免偏倚,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消失以及切口的愈合,均由2名伤口造口师一起判定(参照统一标准);切口的处理及资料的搜集均由2名经统一培训,并考核达标的护士执行。常规处理[4-5]:换药前,先评估切口,再用0.5%的碘伏常规消毒其周围皮肤,用力挤压切口,排净渗液,若有坏死组织,则需清创处理,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待切口冲洗干净,持无菌用品擦干切口,内置引流条引流,根据渗液情况,外用无菌纱布或棉垫覆盖,免缝胶布固定,根据切口情况,及时调整换药频率。待切口渗液减少,基底100%红色、新鲜肉芽生长时,可根据切口情况,将其完整对合,不留死腔,外用无菌免缝胶布紧拉固定或进行二期缝合,以缩短愈合时间。对照1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生理盐水纱条引流。对照2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藻酸盐敷料引流。观察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康复新液喷洒创面联合康复新液纱条引流。
1.2.3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①主要观察指标:切口脂肪液化消失的时间、切口愈合的时间。由两名伤口造口师统一判定,确定切口发生脂肪液化之日,记为“液化第1天”,脂肪液化消失之日,记为“液化最后1 d”;切口愈合之日,记为“愈合最后1 d”。切口脂肪液化消失的时间(d)=“液化第1天”至“液化最后1 d”之间的时段。切口愈合的时间(d)=“液化第1天”至“愈合最后1 d”之间的时段。②次要观察指标:换药总时间、换药总费用。换药总时间(d)=“液化第1天”至“愈合最后1 d”的时段中换药天数之和;换药总费用为“液化第1天”至“愈合最后1 d”用于换药所花费的全部费用。
2 结果
(见表2)
表2 3组观察指标比较
3 讨论
3.1 切口愈合的生理病理阶段及脂肪液化的危害 目前,手术已成为外科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手段,手术切口形成后,其愈合大致会经历炎症期、增生期和修复期3个阶段[4-6]。炎症期主要是由一系列炎症介质引起的防御性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和炎性渗出;增生期主要特征为血管新生和肉芽形成,并开始上皮化,其中血管的新生和重建是肉芽组织生长的基础;修复期主要表现为血管萎缩和胶原蛋白重组。而脂肪液化使切口停滞在炎症期或增生早期,严重阻碍增生期的进展,延迟切口愈合。其发生的实质为由于血供不良,导致脂肪细胞无菌性变性坏死,以脂肪组织无菌性坏死、液化、渗出为特点。
3.2 藻酸盐敷料治疗脂肪液化的优点及缺点 随着医学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新型生物材料应运而生,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吴仙蓉等[5]研究发现,藻酸盐敷料因其具有强大而快速的吸液能力,对治疗脂肪液化具有确切的疗效,故本研究采用藻酸盐敷料作为阳性对照,但其价格昂贵,且为自费药品,经济条件差的病人难以接受,在基层医院难以推广。因此,如何有效地治疗脂肪液化,促进切口愈合,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同时又适用于各种医院的推广,是目前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3.3 康复新液治疗脂肪液化的机制、优势及意义 康复新液是根据云南大理白族人应用蜚蠊(蟑螂)治疗恶疮的有效经验,运用现代科技从美洲大蠊虫体中提取、分离、精制而成的生物制剂[7]。其作用机理复杂,至今尚未十分明确,多数学者认为其从多方位多层次共同发挥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3组病人切口脂肪液化消失时间、愈合时间及换药总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2组均短于对照1组。证明康复新液和藻酸盐均能有效地治疗脂肪液化、促进切口愈合,且两者疗效相当。藻酸盐能有效地治疗脂肪液化、促进切口愈合,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相符。而康复新液的作用机理可能为:①促进血管新生[7-8],改善局部微循环。脂肪液化的本质即为血供障碍,故其能有效地治疗脂肪液化、促进切口愈合。②抗感染消肿、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7-9],其主要药效成分为多元醇类和肽类活性物质,可直接减少渗液。③营养成分丰富,含18种氨基酸(丙氨酸最多)、蛋白质、糖类、动物油脂、维生素、酶类、多元醇类(W11-a12)及肽类活性物质等[9],为创面修复提供营养基础,加速病损组织修复,促进切口愈合。本研究结果显示:3组病人换药总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康复新液能明显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其原因为康复新液价格低廉,不会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因其治疗脂肪液化、促进切口愈合的疗效确切,故能缩短病人的换药时间和住院时间,所以能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此外,康复新液刺激性小、渗透力强,能充分发挥药效,其操作方法简单易行,治疗脂肪液化效果满意。
[1] 柯峰.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探讨[J].医药与保健,2015,23(1):84-85.
[2] 王荣.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5(8):218-219.
[3] 王灿,果磊,李晶,等.不同方法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比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8):891-894.
[4] 胡爱玲,郑美春,李伟娟.现代伤口与肠造口临床护理实践[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4:12-97.
[5] 吴仙蓉,钟玉莲,刘洁杏.腹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应用藻酸盐敷料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9):1757-1758.
[6] 宁宁,廖灯彬,刘春娟.临床伤口护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25-30.
[7] 李羽西,李春雨.康复新液对低位肛瘘创面愈合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4,43(7):751-753.
[8] 房国荣.康复新液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43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291-292.
[9] 李玉庆.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溃疡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D].济南:山东大学,2012:29-30.
(本文编辑苏琳)
Curative effect of Kangfuxin Liquid for postoperative incision fat liquefaction
SongJing,WangFang
(Nursing College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Sichuan 610075 China)
宋静,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610075,成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王芳(通讯作者)单位:610075,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信息宋静,王芳.康复新液治疗外科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J].护理研究,2017,31(27):3467-3469.
R473.6
:A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7.27.036
:1009-6493(2017)27-3467-03
2016-05-31;
2017-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