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砂“仿古壶”的光素之美

2017-09-20翁伟达

上海工艺美术 2017年3期
关键词:光素紫泥泥料

翁伟达

紫砂“仿古壶”的光素之美

翁伟达

Plain Beauty of Red Earthen “Antique Teapot”

仿古壶

圆珠壶

Red Earthen “Antique Teapot” refers to a model of plain pot without extravagant pattern. It is seemingly ordinary, but it presents purely styling lines to highlight beauty in reality, and becomes the best embodiment for modeling skill and aesthetic taste of red earthen teapot. This is a red earthen teapot masterpiece brimming with artistic achievements and creativity.

紫砂“仿古壶”是一款没有多加修饰的光货壶,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是以纯粹的造型线条来表现美感,最能体现紫砂壶的造型功力和审美情趣,是一款具有艺术成就与创造力的紫砂作品。

紫砂光素器的艺术美,是用独特的造型语言来反映紫砂真面貌的质朴品质,以简练的形式来表达艺人的思想以及对美的感悟,把个人的情感注入到壶的形体创作之中,它是紫砂陶艺中的自然、古朴、典雅、清淡风格的代表。

紫砂陶属于无釉陶,却不同于新石器时代的红陶、夹砂陶、黑陶和灰陶,紫砂陶能产生一种丰富的表层机理美,如砂般的颗粒特征,并在精加工后达到粗中有细、拙中有巧、光而不亮、透而不漏的独特效果。

历史上出现的紫砂光素器名家各有特点,时大彬的淳朴、陈鸣远的精致、程寿珍的纯正、顾景舟的灵秀,无不在线与线、线与面之间形成跌宕起伏的节奏,就象高山流水一般,韵律优雅而激昂,其材质古朴素淡、造型简练、线条流畅,使人赏心悦目。

1、紫砂“仿古壶”的工艺造型

这款“仿古壶”是体现传统紫砂壶的工艺作品,在整体的设计理念上仿造了先人的造型,再加上制作人的制作体验和尝试,以简练的线条构成淳朴凝重的形体,深厚且具神韵,设计上空间明快、虚实和谐、线条柔和、提携舒适,整体雄浑肃穆。

作品做工精细,一弯嘴、耳形壶把,线条流畅、比例得当。壶身略微扁圆形,平肩衬托之下更显壶身扁平,圆润的壶钮与壶身一致,应和之下韵味十足;口盖子母线精确地将壶盖、壶口分割开来,略微倾斜的大口盖,大气十足;在壶嘴与耳形壶把的衬托下,整款壶力蕴十足。壶口、壶盖咬合部分也十分吻合,气密性良好,且此壶较为肥硕、均匀,线条流畅至极,令人叹为观止。

紫砂“仿古壶”的造型个性鲜明而又独特,是一件让人玩味不尽的雅器。此款的精髓之处在于整器沉稳而宁静,弧度夸张而具张力,壶嘴、壶把与壶盖三点一线,协调有致、呼应精彩。

2、紫砂“仿古壶”的工艺技法

这件“仿古壶”是朱泥类壶,朱泥制作难度高,尤其得注意泥片与坯体干湿度的变化。尽管朱泥有着良好的可塑性但是细微的颗粒使水分子不易挥发,掌握不好拍打成型时软塌,这时就需要让水分慢慢挥发,太干易出现裂纹,太湿不易成型。因此必须等待晾干及把握好干湿度再行制作。所以我们在打泥片围身筒时需要凭经验的不断积累,当水分太多必须停下来经过观察再操作,以保障壶型不走样。同时,附体与主体相衔接时,干湿度也要保持一致,干湿度不均匀会出现开裂现象。这种技法全凭手感与经验的熟练程度,主要是泥料的含水率不可能用仪器来测定,以及在客观因素上的天气与季节的变化也有密切的关联,也会影响到泥料的干湿度。

朱泥的三氧化二铁含量高达20%以上,高于紫泥数倍,而其影响耐火度和烧结度的三氧化铝的含量也只有紫泥的一半,其坯体烧成的收缩率却达20%左右。一般烧成温度为1050-1080度,而紫泥的缩水率低且烧结温度可达1200度以上。所以朱泥在烧制过程中预热时间长,其在烧制中结晶过程比较活跃,尤其过千度以上反应剧烈,这是高结晶度泥质的特性。因此,通常需要专窑烧制,以便更好地确保预热收缩正常和烧结反应正常。

3、紫砂泥独特的材质美

紫砂壶是一种双重气孔结构的多孔性材质,气孔微细密度高,具有较强的附吸力。它能吸收茶之香味,且保持较长的时间,而施釉的陶瓷茶壶,这种功能比较欠缺。紫砂壶与施釉的陶瓷茶壶相比,茶汤确实不易变质发馊,这种功能由茶壶本身精密合理的造型所决定。紫砂壶的嘴小(嘴流出口成一定的斜角)壶口壶盖配合密切,位移公差0.5mm,口盖形式都成压盖结构。而施釉茶壶,壶嘴大都口朝上,口与盖的位移公差达1.5mm 左右,且口盖形式都成嵌盖结构。由于紫砂壶制作的精密度高,比施釉的瓷壶减少了混有霉菌的空气流向壶内的渠道。因此,相对地延迟了茶汁变质发馊的时间。

紫砂泥确实是宜兴得天独厚的原料,它在成份上俱备了制陶所必须的化学组成及矿物组成。从显微观察发现,紫砂泥主要矿物为石英、粘土、云母和赤铁矿。同时这些矿物的颗粒组成(自然形成的颗粒的大小尺寸),形成了适中的紫泥矿物,具有类似中国大陆南方制瓷原料的特点,即其矿物组成属于粘土。合理的化学、矿物、颗粒组成,使紫砂泥俱备了可塑性好、生坯强度高、干燥收缩小等良好的工艺性能。紫砂泥粉碎的细度,以过60目筛为宜。泥料过粗制作时费功;泥料过细制作时粘手,坯体表面会引起皱纹,同时还会引起干燥,烧成收缩增大,降低烧成温度,则易发生气泡缺陷。过60目筛的泥料,大的颗粒尚粗,在成型过程中系用精加工这道关键工,把器形周身理光,形成一层致密的表皮层。由于表皮层的存在,产品烧成的温度范围扩大了,不论在正常烧成温度的上限或下限,表皮层容易烧结,而壶身内壁仍能形成气孔。因此,成形时的精加工工艺,具有把泥料、成型、烧成三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作用,赋予紫砂表面光洁,虽不挂釉而富有光泽,虽有一定的气孔率而不渗漏等特点。紫泥经过1150℃烧成后,形成了残留石英、云母残骸、莫来石、赤铁矿、双重气孔等物相。双重气孔使产品俱有较高的气孔密度,一定的气孔率。此外,紫泥试样中的结晶相较多,玻璃相较少。

掇球壶

暗香壶

柿圆壶

桑扁壶

紫砂泥是一种紫红色或浅紫色的氧化铁含量较高的陶土,由于紫砂壶坯体不施釉,所以烧成后仍有较大的吸水率和气孔率。据测定紫砂茶壶的吸水率在 1.6%~7.05%之间。因此,制成品具有良好的吸附气体性能和透气性能,用之泡茶色、香、味均好。其它实用功能还有不炙手和不易爆裂的优点。由于紫砂壶传热缓慢,虽然用沸水泡茶,也不炙手。同时还可放在文火上煮茶,不易烧裂。

综上所述,紫砂壶不但能保持茶汤的色、香和茶味,且不易使茶汤变质发馊,和耐冷热急变性好等诸多良好功能,确是其它陶瓷茶壶所望尘莫及的。

4、结论

生活是紫砂创作的源泉,艺术是生活中的灵感体现,艺术源于生活,这款“仿古壶”造型虽然简约,形象却丰满、生动,映射出深层的自然之美和人文意蕴。

归根结底,紫砂的美就是美在它的古典大方、朴实无华、自然素雅、实用把玩。只有心灵的领悟,才能对素洁无华的紫砂有更深层次的艺术感受;才能领悟“人壶一体”的真谛,才能领悟“简约”的思想与精神内涵。我们作为紫砂从艺人员必须经常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与同道之人共同探讨创作理念,多思考、多实践,充分运用所掌握的理论和实践的知识与技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

〔1〕徐卫民.慢谈紫砂光货的光素美——江苏陶瓷.2014(04):38

〔2〕顾国强.慢谈紫砂泥料.民间文艺.2013(11):85

猜你喜欢

光素紫泥泥料
论紫砂壶“福圆”的艺术审美和美好祝福
浅谈紫砂壶手工成型中泥性的应用
论紫砂壶“虚扁”的工艺技巧和光素之美
紫砂泥料简析
浅谈紫泥“六瓜壶”的自然雅趣
试论宜兴紫砂泥
师古法道 简约之风
泥料对陶瓷艺术的影响
基于ANSYS变温场的真空练泥机泥料挤出质量的研究
论紫砂光素器之“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