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护理在老年肠癌造瘘患者中的应用
2017-09-16王薇薇杨宁琍
王薇薇,杨宁琍,王 锋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江苏 南京 210000)
人文关怀护理在老年肠癌造瘘患者中的应用
王薇薇,杨宁琍,王 锋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江苏 南京 210000)
人文关怀护理;老年;肠癌造瘘
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其发病率位居我国肿瘤发病率第五位,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老年直肠癌患者在临床上也越来越多见。我国每年新增直肠癌术后造瘘患者约十万人,75%左右的直肠癌为低位直肠癌,尽管低位保肛技术已广泛应用,但肠造瘘术仍是结直肠外科经常选用的经典术式[1]。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有效方法,虽然可以挽救患者生命,增长生存期,但造口的存在给患者带来了身心、社会功能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因此,在治疗过程中的人文关怀护理显得尤为必要。笔者总结我院对肠癌造瘘的老年患者施行人文关怀护理的体会与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1 人文关怀护理
老年肠造瘘患者护理中的人文关怀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以人道的精神对老年人的生命与健康、权力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真诚关怀和照顾。除了为患者提供必需的生活护理,还应为老人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以满足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需求,使其能够正确认识疾病,帮助其更好地融入社交活动。
2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直肠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30例,女20例,年龄60~85岁,平均(70±2.5)岁,并随机设分为实验观察组及对照组,见表1。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施加以人文关怀护理。
表1 两组基本满意度汇总表[n(%)]
3 术前人文关怀
首先,由于结肠癌疾病的特殊性,老年患者对疾病缺乏了解,会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故在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应注意收集相关资料,帮助其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减轻其忧虑心理。注意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取得患者信任,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其次,良好的环境可以使患者放松心情。此外,重视患者的治疗检查,老人不理解的地方给予及时耐心的解释。护理人员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合适的举动会使患者觉得亲切,并要充分尊重患者。老年患者多数已退休,工作能力下降,孩子长大独居,尤其是子女不在身边或丧偶的老年患者,孤独寂寞心理加重,患病后独居能力下降,加上不能接受造瘘,造口护理知识缺乏,担心给社会,家庭及他人增加负担,护理人员应多主动关心帮助老年患者,耐心向其解释手术造瘘的目的,造瘘只是排便方式的改变,对生活不会有太大影响。护理人员可为术前患者提供一些刊物、报纸等,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护理人员帮助其增进与病友间的交流,减少孤独空虚感,可通知家属多来探望,给予亲情与关爱。
4 术后人文关怀
造瘘手术后,老年患者不能接受造口,产生焦虑、自卑等负性情绪反应。护理人员多安慰鼓励患者,在造瘘护理时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造瘘护理的方法,注意事项,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应对方法。老年患者,记忆力下降、理解能力欠缺、动手操作能力差,护理人员应增加讲解次数,并让家属共同参与学习更换造口袋,并发放相关操作视频及宣教资料。指导患者及家属积极参加造瘘护理阳光大讲堂的活动,学习知识的同时,多与恢复好的患者交流经验,积极地面对造瘘口的护理,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帮助患者及家属加入造口护理微信群,与更多的恢复良好,乐观向上,及自我护理能力好的老年患者交流,同伴教育,互帮互助,增进信心。
Metcalf等[3]研究也发现,临床上有些患者能更好地适应造瘘后的生活,主要是因为他们扎实掌握了自我护理的技巧。且老年患者大多与老伴独居,不与子女同住,因此,提高老年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非常有必要,出院前教会患者或其老伴更换造口袋,减轻其对出院后日常生活的担忧;另外,患者能够自我护理,减轻了对家属的依赖,有利于尽早回归社会生活。
给予老年患者必要的饮食宣教,指导患者饮食规律,定时定量,清淡易消化,牙齿不好的老人主意软烂食物,避免油腻辛辣生冷硬的食物,进食时尽量闭口咀嚼,吞咽食物时避免说话,以减少造口过多排气,外出时避免进食蛋、葱、大蒜、韭菜、虾等易产生臭气的食物,影响社交。
5 结 果
接受人文关怀护理的25例患者在术前比常规护理患者具有显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P=0.018)。所有5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但人文关怀组患者对其术后的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更高(P=0.034)。在患者出院以后,电话回访调查患者在心态调整、饮食控制以及社交活动等方面的满意度,除了饮食调整之外,施行了人文关怀护理的造瘘患者在心态调整及社交体验方面具有明显更高的满意度(P均<0.05)。
6 讨 论
由于Miles术后的老年患者需要长期贴造口袋来收集粪便,不但给生活带来不便,且患者容易产生绝望、自卑、依赖、焦躁等不良心理,护士应多给予精神鼓励。护士与出院的老年患者沟通时,指导其出院后定期造口门诊随访,由造口专科护士为其进行个性化的护理与指导,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身体及经济的压力,使老年患者的安全感增加,克服了自卑感和人际交流中的各种障碍,增强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意识和能力。
人文关怀是老年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减轻患者焦虑,而且调动患者及家属积极性,使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意识、主动性和自理能力增强,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作为护理人员,我们应本着关爱这些特殊的老年患者群体的人文精神,将关怀融于实际工作中,帮助老年肠造瘘患者的心理生理得到最大的康复,从而回归社会,实现自身应有的价值。
[1] 李小腾,黄 平,王 锋.直肠癌Miles术后结肠造口旁疝的预防[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0,14(5):331-333.
[2] 许 勤,程 芳,戴晓冬,杨宁琍.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社会心理适应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0):883-884.
[3] Metcalf C.Stoma care:empowering patients through teaching practical skills[J].Br J Nurs,1999,8(9):593-570.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6
A
ISSN.2096-2479.2017.31.1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