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苏醒期专项护理在手术麻醉及术后的应用效果

2017-09-16麦少兴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1期
关键词:睁眼躁动苏醒

麦少兴,梁 敏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手术室,广东 广州 510120)

浅谈苏醒期专项护理在手术麻醉及术后的应用效果

麦少兴,梁 敏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手术室,广东 广州 510120)

目的 对苏醒期专项护理在手术麻醉及术后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38例接受全身麻醉的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苏醒期使用专项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睁眼、自主呼吸、拔管时间,以及躁动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睁眼、自主呼吸、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躁动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苏醒期应用专项护理方式,能够提升患者恢复速度与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苏醒期专项护理;手术麻醉;术后;应用效果

在临床麻醉中,全身麻醉将麻醉药通过呼吸道吸入或静脉注射方式注入患者体内,在短时间内形成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使患者在手术期间痛感消失,促进手术顺利完成。在麻醉后的苏醒时期,患者生理功能仍然处于异常状态,存在许多威胁健康的因素,若护理方式失当,会影响患者恢复速度与质量,甚至威胁生命。使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至关重要。本次研究中将我院38例接受全身麻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苏醒期专项护理在手术麻醉及术后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38例接受全身麻醉的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10:9,平均年龄为(43.35±6.21)岁;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9:10,平均年龄为(44.28±5.20)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上的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苏醒期使用专项护理方式,具体包括:在手术后采取止疼措施。手术后麻醉药效果会逐渐消退,患者痛感逐渐强烈,引起不安与躁动等负面情绪,对手术后的康复速度与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在专项护理中使用合理剂量的镇痛药物减轻患者痛苦,注意用药方式,防止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加强监控。在护理中对患者的血压、血氧饱和度等进行严密监控,保证静脉输入的顺畅,将应急处理措施准备完善;加强安全防护工作。患者在麻醉后的恢复时间,容易出现意识不清、情绪失控等情况,需要进行安全防护工作,避免患者发生摔倒与坠床等问题,根据情况可以使用约束带固定。

1.3 观察指标

术后睁眼、自主呼吸、拔管时间;躁动率:躁动评分0分即为患者状态安静,不存在明显躁动。1分即为患者在受到刺激时肢体存在明显的活动。2分即为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患者出现挣扎与躁动,但是不必进行强制按压。3分即为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患者挣扎与躁动程度严重,需要进行强制按压。高于2分即为躁动;不良反应发生率[1]。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²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术后睁眼、自主呼吸、拔管时间

观察组术后睁眼、自主呼吸、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睁眼、自主呼吸、拔管时间(±s,分钟)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睁眼、自主呼吸、拔管时间(±s,分钟)

组别 例数 睁眼时间 自主呼吸时间 拔管时间对照组 19 16.51±3.74 5.84±2.42 24.07±4.45观察组 19 11.88±3.07 4.35±2.01 16.54±4.58 t 4.171 2.065 5.140 P 0.000 0.046 0.000

2.2 躁动率

观察组躁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率[n(%)]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n(%)]

3 讨 论

对实行全麻手术的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具有复杂性。在该时期,患者病情容易出现反复,出现并发症概率很高。所以,重点监控患者在麻醉苏醒期的体征与患者康复速度与质量有着重要关联。临床研究证实,在麻醉与手术后的一个小时内,对患者实施精心与科学的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危害患者健康的并发症[2]。患者麻醉后的苏醒期地点一般在手术后的恢复室中,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在患者苏醒期使用专项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意识,及时发现并发症,采取针对性处理方式,保证患者能够顺利度过苏醒期。另外,该种护理方式需要护理人员具有更高的专业水准与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在护理中将患者体征及时记录下来,检查多项仪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术后睁眼、自主呼吸、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表明专项护理方式能够加快患者意识恢复速度;观察组躁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专项护理方式有效提升患者在苏醒期间的舒适度;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专项护理方式能够使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降低,提升护理效果。

综合以上情况,在苏醒期应用专项护理方式,能够提升患者恢复速度与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推广使用。

[1] 石小华.麻醉苏醒护理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9):84-86.

[2] 薛 晶.苏醒期专项护理对手术麻醉效果及术后情况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4):245-246.

[3] 蒋芝成,肖巧华.优质护理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应用效果[J].大众科技,2017,19(1):64-66.

[4] 黄靖雯.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在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08(33):159-160.

本文编辑:刘帅帅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31.53.02

猜你喜欢

睁眼躁动苏醒
植物人也能苏醒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绿野仙踪
道路躁动
会搬家的苏醒树
你不知道的睡眠冷知识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
躁动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