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在配合危重病人的抢救中的作用及存在问题的对策探讨
2017-09-15阿曼古艾莎其曼古力依明尼亚孜
阿曼古·艾莎,其曼古力·依明尼亚孜
(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感染科,新疆 和田 848000)
护理人员在配合危重病人的抢救中的作用及存在问题的对策探讨
阿曼古·艾莎,其曼古力·依明尼亚孜
(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感染科,新疆 和田 848000)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在配合危重病人的抢救中的作用及存在问题的对策探讨。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护理人员在配合危重病人的抢救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于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实施,对两个时间段的护理缺陷及护理质量进行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后,护理人员在配合危重病人的抢救中护理缺陷明显降低,且护理质量显著提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危重病人;抢救;护理质量
医院急诊科作为收治危急重患者的主要场所,一般患者病情不仅危急,且还很容易受到感染,若不及时给予其有效的急救,轻则病情加重,重则危急生命。此外若患者在急诊科发生意外,则引发医患纠纷的可能非常高,继而影响其他的救治工作[1]。急诊科护理工作量较大,且不安全因素较多,很容易出现护理风险,继而影响护理质量,因此需要针对当前急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探索更加高效率、安全的护理方式,提高危急患者救治率。详细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患者80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另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患者800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对照组包含男性患者552例,女性患者248例,年龄在18~56岁之间,平均为(36.96±6.93)岁,留观时间为(5.03±0.92)天;观察组包含男性患者541例,女性患者259例,年龄在18岁至58岁之间,平均为(36.73±6.51)岁,留观时间为(5.14±0.85)天。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留观时间进行比较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护理人员在配合危重病人的抢救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逐步完善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在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实施改善的护理方法,并对两个时间段的护理缺陷及护理质量进行评分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两组患者所记录的资料和数据均输入到SPSS17.0统计学软件中处理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以(%)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缺陷发生率及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分析表1可知,观察组患者护理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护理缺陷发生率及护理质量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缺陷发生率及护理质量评分比较(±s)
组别 n 护理缺陷发生率[n(%)] 护理质量评分(分)观察组 800 50(6.25) 96.52±3.62对照组 800 168(21.00) 88.25±3.74 t/x2 — 73.95 44.93 P — <0.05 <0.05
3 讨 论
3.1 护理人员在配合危重病人的抢救中存在的问题
大部分急救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问题,导致需要长期卧床接受治疗,而此时患者抵抗力会明显降低,且可能伴随皮肤水肿、疼痛等情况,导致很容易发生压疮,若护理人员过于注重患者病情,而忽视了压疮护理,则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还可能导致患者发生感染,甚至危害生命安全[2]。此外感染问题也是护理人员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患者会因为气管插管、静脉置管、引流管等导致防御机能被破坏,其中以呼吸道感染比较常见。若住院患者没有及时清洁,空气中带有大量的菌气,则会导致雾化吸入、吸痰时,引发呼吸道感染。急救患者还可能在昏迷或睡觉期间,因为各种因素出现坠床。
3.2 护理人员在配合危重病人的抢救中存在问题改善措施
护理人员需要为急救患者进行皮肤评估,并指导患者定时翻身,并做好患者的皮肤清洁。患者床单、衣物等也需要定期更换,当患者出现大小便失禁时,需要做好外阴、肛门等清理,必要对患者进行温水擦浴,起到清洁皮肤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3]。此外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呼吸道管理,避免患者出现误吸情况,并做好内套管的消毒,并做好气道湿化。对于需要插管的患者,需要采用无菌技术操作,并选择尽可能小的口径引流,做好导尿管的更换,并缩短留置时间。此外护理人员应当严格限制病房的人员流动,定期进行灭菌和消毒,并实施无菌、隔离操作,尤其是对医疗器械进行定期消毒,避免患者发生感染。医院还应当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先进的护理方法和健全的法律知识,在发生医疗纠纷时能够合理的保护自己[4]。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改善护理方法后能够明显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和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水平,进一步保证急救患者的安全。
综上所述,针对问题制定护理策略是提高护理人员在急救患者中护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1] 周圣春,丁优娜.急诊抢救室危重患者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61-62.
[2] 梁惠芬.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10):1286-1287.
[3] 曾惠敏.应用六西格玛法浅析骨科危重患者抢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临床误诊误治, 2011, 24(4):98-99.
[4] 康小瑜.探讨危重患者基础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医学,2011,32(5):1001-1002.
本文编辑:李 豆
R47
B
ISSN.2096-2479.2017.11.17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