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排石方治疗泌尿系结石106例效果分析
2017-09-15宋学刚柳天梅
宋学刚,贾 辉,柳天梅
·经验交流·
自拟排石方治疗泌尿系结石106例效果分析
宋学刚,贾 辉,柳天梅
目的观察应用通淋排石类中药配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6例,采用自拟基本方(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石苇、枳壳、赤芍、牛膝、竹叶、瞿麦、萹蓄、元胡、甘草)治疗;对照组40例,采取单纯口服肾石通颗粒治疗。15 d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泌尿系结石;自拟排石汤;肾石通颗粒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尿道结石等,属中医淋证范畴。其病因有外感湿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禀赋不足或劳伤久病[1]。淋证的成因虽有内外之分,但其基本病理变化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病位在肾与膀胱,肾者主水,维持机体水液代谢。膀胱者州都之官,有贮存尿与排尿功能。两者脏腑表里相关,经脉相互络属,共主水道,司决渎。当湿热等邪蕴结膀胱,或久病脏腑功能失调,均可引起肾与膀胱气化不利,而致淋证。若膀胱湿热,灼伤血络,迫血妄行,血随尿出,以致小便涩痛有血,乃成血淋;若湿热久蕴,熬尿成石,遂致石淋[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06例均为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0月门诊就诊患者,均经B超或静脉肾盂肾炎造影或CT检查确诊为结石。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6例,男48例,女18例;年龄13~56岁,病程0.5~5年。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15~60岁,病程1~6年。治疗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小便热涩刺痛,尿中时夹沙石,或突发一侧腰腹绞痛难忍,尿中带血,尿色深红或夹血块,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宭迫疼痛,少腹拘急等症状和体征。尿常规检查,尿中白细胞、红细胞均增多,均经B超或静脉肾盂肾炎造影或CT检查确诊为结石,符合诊断标准[3]。
1.3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自拟通淋排石方,方剂组成:金钱草45 g,海金沙15 g,鸡内金15 g,石苇15 g,枳壳15 g,牛膝15 g,瞿麦15 g,萹蓄15 g,竹叶15 g,滑石10 g,车前子10 g,小蓟草10 g,生地10 g,蒲黄10 g,藕节10 g,元胡12 g,赤芍10 g,甘草6 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2次温服。辨证加减,疼痛较剧者加三七5 g,瘀血内阻者加桃仁10 g,结石较大者加穿山甲、皂角刺各10 g。解痉药物(如间苯三酚、654-2等)配合抗生素,解痉止痛对症治疗。1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肾石通颗粒治疗,每日3次,每次1包,温开水冲服。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临床常见病诊疗标准》,痊愈:B超检查显示全部排石;有效:B超检查显示大部分结石排出伴临床症状减退;无效:症状无改善,B超检查显示结石尚在。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93.93%,对照组有效率75.00%,治疗组痊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后效果的比较[n(%)]
2.2 不良反应:中药在治疗排石过程中有少腹部拘紧坠胀感,疼痛难忍;沙石刺激尿道,尿道宭迫疼痛,尿中带血。
3 讨论
泌尿系结石属中医淋证中的石淋、血淋之范畴,临床多用清热祛湿,通淋排石或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之法治疗[4-5],辩证为湿热之邪、蕴结于下焦,膀胱气化不利、湿热灼炼津液所致,日久结为砂石,阻塞下焦水道,通降失利,不通则痛,阴虚火旺,虚火灼伤脉络和尿道,致小便涩痛带血[6]。自拟通淋排石方选用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排石消坚;车前子、滑石清热渗湿,利尿通淋;石韦、瞿麦、萹蓄利水通淋,化石排石;小蓟草、生地、蒲黄、藕节凉血止血;柴胡疏肝醒脾,王不留行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牛膝引药下行;白茅根、竹叶以清热利尿止血,共奏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之功;甘草调和诸药。古代医家对于淋证不同时期的症候转化认识很明确,有“初则热淋血淋,久则煎熬水液,稠浊如膏如砂石也”。在治疗上根据淋证的进展情况辨证论治:淋证初期宜宣散热利小便;发展为膏淋石淋,宜开郁行气,破血养阴。笔者所使用的自拟排石方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疗效可靠,副作用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1] 冯玉甫,陈国瑞.泌尿系结石的病因及防治对策[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8:101.
[2] 章诚杰,杨雪军,何立群.从尿浊辨证运用大方论治泌尿系结石[J].新中医,2014,9:214-215.
[3] 杨建树.泌尿系结石影像诊断进展[J].包头医学,2013,37(2):78-80.
[4] 周向文,黄冬梅,吕建新.中医药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11,33(3):458-460.
[5] 李文忠.中医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3):128-129.
[6] 任少雷.中医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1:106-107.
宁夏中宁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宁夏 中宁 755100
10.13621/j.1001-5949.2017.08.0764
R277
B
2017-02-03 [责任编辑]李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