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初探

2017-09-13邹纯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16期
关键词:学科教学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邹纯

【摘要】本文从初中数学学科教学的角度出发,从对数学知识的历史文化价值的挖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科教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则是指在某学科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感悟该学科的核心思想与方法,从而形成的必备的学科观念、学科能力,并掌握学科本质.就数学学科而言,其核心素养就是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也可归纳为四性,即严肃性、灵活性、探究性、关联性.本文以初中数学学科教学为例,从三个方面去阐述如何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在对数学知识的历史文化价值的挖掘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学科文化是培养学生的个人修养、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乃至关爱人类的基石.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跟随前人探索和发现的脚步,打开凝结在数学定理和公式中的思想,把前人思考和突破的方法进行借鉴和创新.

例如,中国古代数学家对球体积公式的探索过程就能带给我们很多启示.计算球体积的公式最早是出现在我国古代的《九章算术》中,但它只是简单地给出了球体积的估算公式,并未将其证明.到后来,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也对此做了尝试,并给出了球体积的另一种计算公式,但仍未能给出证明.直到三国时期的魏国人刘徽,他在为《九章算术》做注时,发现了“开立圆术”中所给的球的体积公式是错误的,并给出了球体积的另一种计算方法,但仍未将此问题完全解决.直到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暅,他成功地接过了刘徽的“火炬”,和父亲祖冲之一起,利用实际模型异常巧妙地解决了球体积的计算问题.在之前刘徽创造的“牟合方盖”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祖暅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为前人对球体积公式的探寻过程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通过探寻中国历史上的这些文化名人对球的体积公式的发展脉络,从张衡到刘徽再到祖暅,我们可以感受到前人在探寻球的体积公式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自然的无比敬畏和对真理的不懈追求.这些文化名人的高尚美德不断地陶冶、激励着我们的莘莘学子,给他们以精神的鼓舞,其文化教育功能远比数学知识本身的影响来得深远.

因此,我们在数学学科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挖掘数学的知识思想内涵、历史渊源、产生背景和名人史迹,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要使其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及科学价值得以延续、传承和发展.我们不仅要通过数学学科教学过程来传达数学文化知识,还要通过数学学科教学来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和家国情怀.

二、在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关键就是要以学生的个体发展为根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生成的现场,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充分参与,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在此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新精神.

例如,勾股定理的证明历来就深受大家的追捧,迄今为止已有500余种证法,每种证法的背后,都蕴含了独特的数学思想.但是,对大多数初中生而言,学习起来仍有困难.我们与其在课堂上一遍遍枯燥地讲解证明过程,不如将问题抛给学生去独立解决.我们可以“勾股定理的证明初探”为主题举办一次数学小报汇展比赛,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搜集资料,整理证明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勾股定理及其證明方法整理成一张汇聚个人特色的数学小报.可以先以小组为单位组内汇报成果,再以班级为单位集体点评,最后以年级为单位出展板,对优秀的具有独创性的作品进行张贴展示.

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通过自己搜集资料,研究证明过程,自主设计小报,小组合作交流,集体展示成果,从多方面培养和提升了个体的能力,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了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增强了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与愿望,从而也更好地培养和发展了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三、在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过程中提升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始于问题,而问题从何而来?问题来源于生活及生活中与数学息息相关的情境.因此,注重数学问题的生活化、原型化,便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时,我就有准备地带了一块缺了一个角的三角形有机玻璃进课堂,现场生成课堂上的问题:“缺掉的这个角到底有多大呢?”在具体情境的激发下,再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转换,小组交流提出后面的问题:“剩下的两个角与缺掉的这个角有什么关系呢?”“能否借助这两个角来求第三个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存在怎样的关系?”这些都是与本堂课的内容紧密相关的问题,在教师抛砖引玉的引导过程中,学生自主地发现并提出了问题,通过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感受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只要学生学会了思考问题,即使解决不了问题也没有关系,至少他们知道了在什么地方出现了障碍,自己为什么没有想到?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审视、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自己总结学习所获,自己发现和纠正错误.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学会反思,这也是学生成熟的标志之一,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核心.

总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数学教学一定要充分发挥它的学科育人功能,关注学生的自我成长,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善于思考的习惯,形成独特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要将数学学科教学的功能真正发挥出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重大的责任,需要不断地去学习、探索和追寻,才能向着成功迈进!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科教学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在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策略与方法
有效解决初中英语课堂沉默不言现象的方法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浅论师范教学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