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初级听力中文化因素教学初探
2017-09-13刘鑫
刘鑫
摘要:本论文是针对对外汉语初级的留学生而言,在教学中,学习与教授听力的教学特点方法及初级听力文化因素方面的一篇论文。对外汉语教学中,听力教学一直是一个难点,笔者经过教授对外汉语教学中听力课的经验,从中总结出了一些关于教授留学生初级听力方面的方法。听力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与读写相结合,在教学中处于不可忽视的地位。
关键词:初级听力;教学;文化因素
一、研究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选择来中国学习汉语。近几年哈工大的留学生一直处于稳定增长的趋势,并且国别在不断地增加,从以往单一的国别到现在多达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见,学习汉语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
近些年来,留学生学习汉语以后,已经不只是回到自己的国家,更多的是想留在中国,在中国找一份好的工作,进而能在中国长期生活,这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留学生的选择。外国人在中国工作、生活,汉语中的听与说对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听则是首位,只有有足够听的输入才能够有流利的表达,输出正确的句子,表达准确的意思。因此,在学习汉语中,听力的地位不言而喻。
第一,教师从日常授课、听课的教学经验出发,结合留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再根据相应的理论,如跨文化交际理论、文化与语言的关系理论等,最后不脱离初级阶段听力课教材,从这些方面来研究初级阶段文化因素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第二,根据初级听力课的特点及性质,再结合初级阶段听力课中已存在的文化因素的现状来分析对外汉语听力课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
第三,根据对外汉语初级阶段听力课的特点及性质,再结合涉及的文化因素,来总结听力课教学与文化因素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二、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听力课教学
对于留学生而言,综合课、阅读课、口语课都不难,最让他们头疼的就是听力。听力课如何进行,如何能让学生听明白,如何能让学生听完以后再次运用,如何能让学生轻松而又愉快地听好录音,这些问题至关重要。因此,听力课的教学环节与教学方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一)初级听力课的课堂教学
听力的教学过程一般是分为三个部分:听前、听中、听后。笔者这些年通过教授初级听力课总结的一些经验,粗浅地认为听力课按照这三个部分进行教学,其效果值得肯定。
首先,听前的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者有没有听得准确,理不理解题意,都要在听前准备上下功夫。听前准备主要是将本课的难点、重点进行精讲练习。以提问的方式,让学习者回答。将听说相结合,检查学习者是否明白语法,同时也是在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汉语听力教程》第二十七课的语法是“V+次数”,在听前则可以这样:
“一个星期有几次听力课?”
“你每天吃几次饭?”
“感冒时,你一天吃几次药,一次几片?”
以一问一答、师问生答、生问生答的互动方式进行练习,学生不但很快就会进入状态,而且练习与巩固了学过的语法,充分地做好了听前的准备工作,从而才能更好地去听准录音。
其次,看选项,预测一下录音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预测问题,可以让学生大体了解录音的内容可能是关于什么的,从而让学生掌握听听力的技巧。但是,看选项不代表可以查字典,不代表排除一切障碍,听力就是要锻炼学生跨越障碍的能力,通过跨障碍来做对题。如:
“饭馆、商店、你的家里、医院”
“今天阴天、今天刮风、今天晴天、今天有雨”
“着急、感激、遗憾、兴奋”
让学生看选项预测问题,如“他们在哪?”“他们去哪?”“今天的天气怎么样?”“他的心情怎么样?”“语气是什么样的?”通过这些预测会让学习者大体上知道这则对话或者是短文可能在说什么内容。
最后,听前准备工作做好以后,马上进入听的环节。给学习者足够的输入,这样他们做题的准确率才会更高。第一遍可能听不懂,第二遍会明白一部分,第三遍就完全能明白,而且能完整地说出句子。此时老师再向学习者提出关于录音中的一些问题,让学习者快速回答。这样多次练习,不仅仅能考验出学习者是否能听懂录音中的内容,也能锻炼学习者的听说能力。
(二)初级听力教学的任务
听力教学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培养语言学习者听的能力。
首先,教师的任务是训练培养学生听力的技能。
1.跳跃障碍的技能。在听力中,有很多生词是学习者不知道的,包括HSK的等级考试,录音中一定会有一些生词来“迷惑”学习者,如:
“先生,给您七百英镑,四块人民币。”问營业员给他多少人民币?
在录音中,学习者不知道“英镑”,英镑自然是迷惑学习者的生词,这时要求学习者能跳跃障碍,因为问题是问“多少人民币”,与“英镑”毫无关系。又如四个选项是这样的:
“A.这个体育馆是最现代化的。B.问女的去没去过鸟巢。C.鸟巢比这个体育馆更现代化。D.北京有很多现代化的体育馆。”
这道听力题的选项中有“鸟巢”这个生词,是学生没有学过的,对于学生来说这是听力中的难点,那么,怎样越过这个障碍,这需要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一点一滴地渗透给学生。“鸟巢”这个词学生虽然不知道,但是学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名字,一个体育馆的名字,这样下来,这道题就不难了,而且变得非常的容易。对于此类的题,在听力中数不胜数,因此,要求学习者有跳跃障碍的能力。这也要求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不断让学习者明白在听力中如何跳跃障碍以及跳跃障碍的重要性。
2.筛选材料的能力。在听力中,学习者也要有筛选材料的能力,因为有很多的材料是“无用”的,与问题是无关的,如:
“顾客朋友们,你们好,欢迎光临。本商场即日起,部分家用电器实行优惠,欢迎您到二楼的家用电器部选购。”问:这可能是哪儿?endprint
这类题初级学习者几乎听不明白,甚至不知道说了什么,因此,这就要求学习者拥有筛选材料的能力。本段话“本商场”是学习者知道的,如果学习者听到商场两个字就可以写出答案。筛选听力中的材料是非常难的,这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地渗透、指引学习者如何听录音中的材料,如何筛选,这是非常重要的。
3.加快反应能力。录音中说话人读得都比较快,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要训练学习者的反应能力,边听边记录主要的知识点及语言点,这样才能又准又快地掌握录音中的内容,也需要教师在教授听力课时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在听中去思考。
其次,教师的任务是为学习者在日常的生活中打下语言交际的基础。笔者经过多年听力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经验,粗浅地认为,在教授听力课的时候,除了听录音以外,还要有足够多的练习,像是课前的聊天、复习等,课上录音的总结、复述等,课下的微信作业等,这些都是在不同的环境下训练学生听的能力,从而打下听的基础。
三、对外汉语初级阶段听力中文化因素教学
在汉语听力中,有不胜枚举的文化因素在录音当中,而这些文化因素直接影响着学习者听听力的准确性。因此,文化因素在汉语听力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主要包含在录音对话中,如特定场合的生词用法、对话人不同的语气等。从这些生词中表现出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如反映中华民族文化中特有的事物和概念的物质文化词汇“饺子”“豆腐”等;再如反映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念的具有文化涵义的词汇“梅兰竹菊”“六六大顺”“好事成双”等;还有表达人物语气的词语“可不是嘛!”“谁说不是呢”等;最后,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对于涉及的成语典故,老师可以给学习者介绍一下,这样可以让学习者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
非语义系统主要有中国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如中国的传统节日,最主要的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这些节日中国人是怎么过的,从这些节日中能体现出中国人讲究团团圆圆。其次是中国的生肖文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12种动物,这12种动物代表了什么,都是什么意思,可以让学习者了解。
在进行此类文化的教学时,要穿插在文化教学之中,尽量不要过多地挖掘和阐释,以免喧宾夺主,影响语言教学的进度。
(二)初级听力课中文化因素的教学
由于初级学习者来自不同的国家,会受到各种各样语言因素的制约,因此,作为对外汉语教师来说,就要把握文化在教学中的取舍。
第一,教师要考虑学习者的汉语水平。初级学习者的汉语水平很低,甚至是零基础,因此他們对于文化的接受是非常吃力的,更不用说去了解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
第二,教师要综合考虑学习者的文化需求。一是与自己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吃、穿、住、用、行等方面的民俗风情和习惯。留学生初到中国,日常生活会因为生活环境的改变出现很多问题。如吃的方面,很多非洲学生对中国的饮食文化不是很认同,他们不习惯中国的饮食,觉得中餐太油腻了。又如穿的方面,俄罗斯学生在俄罗斯时可能不穿棉裤,但是到了哈尔滨,冬天非常寒冷,他们跟着中国人也开始穿棉裤了。二是与自己爱好相关的以及自己感兴趣的中国文化。多数留学生在来中国以前,他们会利用各种方式来了解中国,像“中国功夫”“京剧”等非常有特色和影响力的文化内容,大部分留学生都有所接触和了解。在哈工大,每个学期都会为学生准备民族方面的课程,如剪纸、太极拳、书法、唱京剧、穿中国服饰、学茶道等等,很多留学生对这些中国文化特别感兴趣,都报名参加。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而我们是传播文化的使者,我们要让中国文化在世界开花,让世界人了解中国文化。对外汉语的听力就是一座桥梁连接着你我他,连接着你我他的文化。
参考文献:
[1]崔永华,杨寄洲.汉语课堂教学技巧[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
[2]杨雪梅.胡波.汉语听力教程[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3]李晓琪.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周思源.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