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研究
2017-09-12郑微
郑微
摘要: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需要,是实施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新课程的需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研究意义重大。科学地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实践活动的整体优化,这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
关键词:网络 信息技术 学科整合 教学手段
所谓“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学科课程,尤如教科书、教案、黑板、粉笔融入教学过程一样,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工具,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科课程的重要课程资源,成为学科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课程整合,应该把它分成两个层面。
一是技术层面,表现为数字化、媒体化、智能化、网络化。在信息化社会,数字化通讯将成为主流,各种各样的通讯媒体将更加支持这种整合;媒体化主要在于流媒体技术的成熟,媒体技术之间的无缝链接;智能化是最重要的,它不但使整合的课程内容更加具有人性化,更重要的是能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学习需要,使每个人都能在智能化学习的环境中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计划以及学习进度等等。
二是课程层面。整合后的课程主要表现在教材电子化(多媒体教材、网络教材)、知识体系化(形式多样化、学习动态化)、资源广泛化(分布式网络提供各式各样的学习资源,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习自主化(更多是以小组学习为主,合作与协作将做到优势互补的学习,独立学习将得到加强)、人力资源网际化(在网上所有人都将成为学习者和教育者,知识是在活动和互动中获得,师生角色可以交换)等方面。
但是如何正确的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还需要一分为二的看待。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出现的问题
1.目标定位不准,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最终目的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为突出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不顾是否有利于本節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将各类文字、图像、动画、声音、影片等一股脑地加进去,追求信息技术的高、精、尖和界面的精美,一节课下来似乎一直在展示信息技术的作用,结果导致教学内容主次不分,教学目标不明确。
2.忽略学科特点,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们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学科教学,不能因为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了信息技术而抹杀了学科教学的特点。但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盲目地、不切实际地花大力气把工作重点放在课件的制作上,而放弃了深入研究教材,忽略学科特点。学生还是以自我思考、培养空间想象力为主,不能喧宾夺主。
3.教学设计不当,影响学生思维的拓展
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由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转换,有经验的教师总会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想象、理解,实现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按预先设定的模式进行学习,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思考,只能顺应教师的思维方式简单作答,这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灌输式”教学,因而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4.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不强,影响实际的教学效果
有些教师上课时用的课件、网页不是自己亲自做的,对课堂上出现的突发性技术问题无法处理,如一些学生在电脑上操作交流,教师不会控制其他学生机,让那些学生自由浏览;有些学生打字速度慢,电子邮件不会发,这些都会造成课堂教学组织不严密,张弛度把握不好,影响教学效果。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对策
1.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在学科整合中的作用,切忌喧宾夺主信息技术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视野、动画”等多种传播媒介于一体,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向学生传递信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人机对话的信息环境。
2.围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目标制作教学课件,优化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应实现这样的目标:在学科的教学时间里整合,即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学科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又借助学科载体学习并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学科学习问题。故教师在备课时要围绕学习主题展开,筛选信息,巧妙安排。
3.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师、学生的结合,提高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过程中,师生是共同的学习伙伴。针对部分教师及学生计算机知识相对贫乏的问题,教师自身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处于信息时代的教师还应具备现代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设计思想和方法。
课程整合现在还是刚刚起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课程整合的深入,必将产生新型的教学模式。我们一定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和其它学科教学的整合,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推动教育改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作为年轻教师,更要与时俱进多学习新鲜事物,争取更多的新兴教学方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