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
2017-09-09李凤梅
李凤梅
摘要:“绿色”发展新理念于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被提出,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倡导把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融入到生态文明全面建设之中,以绿色发展的全新理念来指导我国当前和今后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在全面确立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新任务要求和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任务的基础上,分别从思想、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体制机制上提出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新举措。
关键词:绿色发展新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
一、生态文明思想的最新成果——绿色发展理念
2015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推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之中。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了把“绿色化”融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同时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新五化”中。
绿色发展理念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基础,结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融汇了我国特殊国情而形成的独特的发展理念,其目的是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入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形成绿色经济、绿色环境、绿色政治、绿色文化和绿色社会的全新的发展模式,这极大地推动了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绿色发展的内涵是“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人民富裕,建设美丽中国”。绿色发展是一次生态革命,用来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也是一场关乎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重大突破。
二、确定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任务
近些年来,党中央高度关注生态环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要求,为我国生态环境方面指明了清晰的方向,也明确了新任务。“十三五”规划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同时也提出了力促“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新要求,以绿色发展的理念和要求指导新任务的实施。新任务的提出,意味着未来五年内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将进入全面推进阶段,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全面建设的关键期,也是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力促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是一项复杂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为确保目标的实现,这必然要求从政策到实施层面采取措施来保障,包括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制度建设等。绿色发展核心是绿色创新,要求是以绿色技术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负担,是一种区别于传统发展模式的新的变革,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绿色发展要求的是经济与自然和谐共处,推动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并且保护好生态环境,从而使人与自然、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以绿色发展新理念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举措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全国环境状况仍不容乐观,越来越多的耕地遭到破坏,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得不到科学合理的处理,大气污染和环境污染愈发严重,造成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大超出环境容量,这些环境问题反过来会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发展。当下,中国城镇化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尽快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打造绿色城镇,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战略目标。开启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征程,全面贯彻落实绿色发展新理念,尽快完成生态文明的时代新任务,本文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出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举措施。
(一)提高公眾绿色生态理念,培育生态文明价值观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公众群众是社会的核心力量,实现生态文明绿色化的重中之重是全面提高群众的绿色生态理念,培育社会生态文明。首先,要加强绿色生态理念的宣传教育。引导公众树立生态环保的绿色生活方式理念。在学校教育、社区宣传、机关单位、公众平台和家庭教育中,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普及生活方式的绿色化知识,深入人心,不断加强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居民绿色消费观、政府官员的绿色政绩观、社会生态价值观等。倡导居民从小事做起,如:勤俭节约、不浪费一粒粮食、使用环保购物袋、杜绝随手乱扔垃圾、保护周围小区环境等一些生活小细节;其次,培育全民生态文明价值观。积极鼓励全社会群众积极参与和践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只有公众切身的投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才能不断实现生活方式的绿色化转变,才能不断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前进步伐,才能有机会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协同发展。培育社会群众生态文明意识和绿色生态价值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力量。
(二)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建立绿色治理体系
良好的体制机制是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指南针和约束力量,绿色合理的体制机制能更好地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这项复杂的工程,所以创新绿色的体制机制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创新完善各类政策体制,用法律制度效力强制督促生态文明建设。政府作为政策的实施者,要严格实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同时把工作重心慢慢倾向于改善环境质量。确保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制可循。针对土地、水和大气的污染实行全方位的治理;对农耕地的不断减少实施保护;严禁禁止先污染后治理的处理方式;对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妥善处理,并且推进循环利用的处理方式,做到循环、利用、再利用的绿色发展模式;其次,构建政府绿色政绩考核机制。即引进政府绿色GDP新概念。重新拟定有关绿色发展的领导考核方法和奖惩机制,将生态质量、资源利用率、环境损坏等因素纳入到对党政干部考核的综合评价体系中,逐步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不断加强对绿色发展的权重比,不再是纯粹的以经济增长论英雄的时代了;并且做到有奖有罚,对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杰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采取奖励措施。对造成资源环境严重破坏的,要严格追究责任。endprint
(三)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生产方式
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互相影响相互作用,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大大促进经济发展,反之则严重阻碍其发展。为了经济增长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势必就要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即在生产过程中要处处体现绿色理念,将两者全新融合。这就需要采用高科技来构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产业结构体系,既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要求,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举要。王旭等(2014)指出推动企业的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从微观层面上指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是驱动绿色发展的基本途径,即企业在生产方式、技术运用,要通过开发利用绿色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建造绿色企业;从宏观层面给出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以保障企业绿色发展的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从广义上讲即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即要遵循着“转”、“减”、“限”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来优化生產方式,以达到合理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的,走新型城镇、生态和绿色的发展道路。首先,要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体系。对传统产业结构实施全新升级和改造,对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尽早摒弃,取而换之的是新型工业化带来的绿色化、低污染的产业体系;其次,要优化生产方式升级,走循环、低碳的发展道路。例如在加快生产方式的进程中,加入高科技技术、环保技术、先进机器设备、人工智能等新兴资源的投入。在新型工业的推进过程中,要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发展道路,采用科技含量高的生产技术,建立循环、低碳的发展方式,实现资源、能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协调发展,实现绿色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四)培育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生活方式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共同愿望,作为社会的主体,公民在生态治理方面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公众在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培育公民绿色生活方式尤为重要。“生活方式绿色化,包括节约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还应包括尊重自然、珍惜生命,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道德等”。首先,践行节约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包含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将生活方式绿色化便是倡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选择有利于生态环保的活动形式,即强调个体要向文明健康、勤俭节约、生态环保方向转变。如在日常生活中选择低碳出行,杜绝奢靡浪费、绿色居家等健康的文明的生活方式;其次,要培养居民的绿色消费理念。大力宣传绿色低碳的消费观念,杜绝不合理消费,积极引导居民购买节能环保低碳的生活产品,养成与个人收入相平衡的理性消费习惯,从而节约公众资源,为我国的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结语
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进程的最终目的,也是必然趋势。以“绿色化”为视角,在肯定了绿色理念的价值和由此带来的新任务的基础上,从思想、生产、生活和制度方面为切入点,深刻探讨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路径选择,建设新型城镇、绿色经济与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这将有助于更好更快实现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工程。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05-06.
[2]本报记者.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5-10-30.
[3]王旭,秦书生,王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探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08).
[4]李玉滑.“生活方式绿色化”须人人参与[N].光明日报,2015-04-01.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