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从业者媒介素养的问题与破解
2017-09-06臧磊
臧磊
摘 要:所谓媒介素养,指的是获取、评价、分析和传播信息的能力,而对从业者来说,媒介素养对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合理判断与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新媒体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堪忧,官方监管机构总是在问题发生后才试图通过围追堵截的方式来消除虚假信息、偏颇观点、模糊概念、恶意评价等负面事件带来的消极影响,而不是抓住问题根源在提升媒介素养上下功夫,存在着治标不治本的现象。
关键词:新媒体;媒介素养;传统媒体;人才输送
媒体从业者的媒介素养,不论是与大众网民还是与其他人群相比,都应该最高的。然而事与愿违,伴随着近十年来新媒体从业人员数量猛增,新媒体从业人员媒介素养严重不足导致的各种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但是该问题并未获得媒体及监管部门、人力资源研究者足够的重视。从人力资源管理学的角度来看,新媒体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属于人力资源质量的内容,而人力资源质量的提高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新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低影响着行业发展快慢。综上所述,作为衔接新闻资源和公众的新媒体从业人员,其媒介素养目前与传统媒体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并已经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和行业桎梏。
1 新媒体和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
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介质,新媒体的定义则随着时代发展而变迁。目前,新媒体是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包括所有数字化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杂志等,这是一个宽泛概念。
此文中讨论的新媒体,是指狭义新媒体,即以传递新闻信息为主要经营范畴的数字媒体。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举办的数字媒体或信息传播渠道,如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客户端、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同时还包括企业、社会团体等举办的以新媒体形式。本文的研究目标是新媒体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即此类媒体从业人员获取、评价、分析和传播信息的能力,故不涉及单兵作战的自媒体和非信息传播类的社交媒体。
从1987年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穿越长城走向世界开始,中国的新媒体蓬勃发展,尤其近十年伴随智能手机的普及,新媒体市场日新月异。据《川报观察》报道,截至2015年底,仅四川一省就有备案网站18.1万个,官方微博9000余个、微信公众号3700余个,有新媒体从业人员及网络意见人士约23万人。中国的新媒体发展现状可谓生机勃勃,从业者甚众,作为狭义新媒体的从业者,也是大量新闻信息的第一手发布者、新闻讲述者,肩上重担备受关注,媒介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发布信息是否客观、公正和准确,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节点。因此,新媒体从业人员媒介素养水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 新媒体人力资源体系远未成熟
人力资源质量是人力资源总体素质的指标,主要指人力资源所具有的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水平以及劳动者的劳动态度,一般体现在劳动者的体质水平、文化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劳动积极性上。围绕劳动者的素体提升,新媒体还没有搭建起足够成熟的人力资源体系,无法适应社会需求和行业要求。
首先,从新媒体从业人员自身学历水平和综合素质来看,由于新媒体行业目前入职门槛较低,从业人员学历水平和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而且,与传统媒体人才招聘后的培训相比,新媒体机构缺乏正规培训和老人的“传帮带”过程。以山东某报业集团的人才培养方式为例,新入职记者须跟随老记者“学习”半年才能独立采访,在此期间新人就能在老记者的指导下快速成长。新媒体从业人员毕业之初,本身如同白纸一张,此时所受到的理念和常识,很可能会成为未来事业路上的指导思想,这个阶段的培养至关重要,但新媒体的“放羊式”管理,不仅无法提升员工的整体素养,对未来的事业发展也带来不利因素。
其次,目前多数新媒体是公司化运作体系,从而导致他们是以经营盈利为主要目的,在人力投资方面并不重视,对于新进员工的入职培训以及后续专业能力提升培训几乎没有投入。一些诸如时政、经济采编等重要岗位,却需要从业人员具备很高的新闻采访功底和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素养,而新媒体从业人员正好欠缺这些,这就给日后发生新闻事故埋下隐患。相对而言,作为企业运作的新媒体机构,对商业板块的人力投入更高,一切向“前”看是工作的核心,这方面的从业者实际上充当的是广告业务员的角色,同时还承担着采编任务,这与国家规定的“采编与广告分离”的要求背道而驰,也不利于采编能力的提升。
第三,人才流动是人力资源市场的正常现象,是劳动力市场成熟的标志之一。然而,新媒体从业人员过于频繁,人才流动过快导致企业无法形成稳定的人才梯队。而且,由于新媒体从业人员多以刚毕业的大学生为主,这个群体长期处于浮躁、浮动、浮于表面的状态,所以频繁跳槽人才流动过快更不利这个群体的综合能力提升。此外,新媒体行业竞争十分激烈,而新媒体企业多数为中小型企业,企业生命周期较短,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员流动。
最后,政府对于新媒体的监督强管理弱,新媒体近两年一直是野蛮生长。不同于担负一社会责任、新闻采编流程规范的传统媒体,新媒体受监管主要源于自媒体和社交媒体中网民的错误和不当言论。收到这种固定思路的影响,各级新闻监管部门虽然成立了网络办等相关机构,但多数停留在封杀负面信息、删除谣言的阶段,对如何预防新闻事故发生、提高从业人员综合能力上,却少有建树。
3 创新“循环机制”提升媒介素养
作为新媒体从业者,缺乏媒介素养是一件可怕而可笑的事,沒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但现实中却常常存在这样的悖论。近年来,网络新闻的乌龙事件、造谣传谣、信息来源不考证等愈演愈烈,所有媒体的形象都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其实,传统媒体的“退”和新媒体的“进”可以好好结合,通过建立优秀人才的“循环机制”,按照“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理念来提升新媒体从业人员的综合媒介素养。目前,国内新媒体的主力,除了门户网站的几大巨头外,仍然是传统媒体举办的数字化媒体,其拥有庞大的传统媒体新闻记者和编辑的人才库,应该通过内部人才循环,通过岗位职能调整、竞聘和人事安排,把传统媒体经验丰富、能力卓越的记者编辑输送到新媒体岗位上,既缓解了生存压力,还让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发挥出“鲶鱼效应”,激活新媒体从业人员的能力提升。另一方面,此类新媒体的水平提升,从整个行业的利益角度,避免或减缓了网络媒体发展过程中“劣币驱逐良币”的现实。
另外,要想营造良好的新媒体舆论环境,就需要优秀的专业人才,而人才自身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功利心重、缺乏责任心、专业能力不强是目前新媒体从业人员主要存在的问题所以新媒体从业人员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加强自身政治修养,增强责任意识,逐步提高专业能力。与此同时,在人才培养方面,首先需要高校加强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基本的媒介素养普及,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新媒体运用新媒体,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对传媒专业的学生来说,就是具备实战的能力,掌握传媒领域的规律和工作方式;其次,需要各新媒体重视岗前培训以及后续的业务培训,根据媒体形式的发展和变化,积极学习应对不同环境下的困难和机遇,帮助从业人员不断提高专业素养,这样才更有利于整个新媒体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建亮.突发事件风险传播中的媒体应对研究[J].学习导刊.2017(5):56.
[2]徐勇.新媒体环境下对媒介素养的研究[J].科技传播,2015,(04):117+119.
[3]许城贵.新媒体环境私人话语的公共性和私密性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7(8):24-25.
[4]贾峰.深度报道——传统媒体突围之道[J].中国报业,2015(15):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