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高考数学卷第21题函数解答题的特点及解法探略

2017-09-03李雪琴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年19期
关键词:定义域切线极值

张 兴 李雪琴

(1.固原市第二中学,宁夏 固原 756000;2.固原市回民中学,宁夏 固原 756000)

新课标高考数学卷第21题函数解答题的特点及解法探略

张 兴1李雪琴2

(1.固原市第二中学,宁夏 固原 756000;2.固原市回民中学,宁夏 固原 756000)

新课标数学卷第21题均为函数综合题.其内容涉及切线、单调极值、求参数范围和证明不等式四大问题.突出考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数学化归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些考查都立足于对通性通法考查的基础之上.本文主要探究解题中的通性通法.

单调性与极值; 参数; 不等式;解题策略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其观点和方法贯穿了高中数学的全过程.因此函数知识可以有效的承载中学数学核心素养,所以新课标高考试题无一例外,每年的压轴题均为函数综合题.在高考所有数学内容中对函数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是最高的,所以对函数压轴题的深入研究,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又有利于做好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笔者就近十年函数压轴题统计表如下:

通过对表格的分析、归类我们会得到以下几点(1)考查内容涉及切线、单调极值、求参数范围和证明不等式四大问题,基本上每年都是四选二.(2)文科以单调极值为主,切线、求参数次之,涉及不等式的比较少.理科以求参数范围为主,单调极值、不等式问题次之,切线问题涉及比较少.(3)通过对比、分析,就会发现通性通法与灵活化归是解题的主要策略.

一、切线问题

又∵切点(1,b),∴斜率k=f′(1)=ae,

∴ 切线方程:y-b=ae(x-1).

又∵切线为y=e(x-1)+2,

例3 已知曲线方程为y=x2,求过B(3,5)点,且与曲线相切的直线方程.

解析 求得f′(x)=2x.设切点(a,b),

∴斜率k=f′(x)=2a,切线方程:y-b=2a(x-a).

评析 从数量上看,近十年文、理30套题中出现考查切线问题的共有13个,对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属于中等层次,都在第一问.主要针对导数的几何意义,涉及过函数表示曲线上某一点的切线,大多数与求参数值结合在一起.观察上述三个小题就会发现其解答过程,代表着知识的形成过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其核心步骤为求导数、写切点(有则写,无则设)、求斜率、写切线、有字母则需列方程和解方程.在这类题的各种解法中,或许有更加简捷的方法,但这种步骤是最基础、最具有普适性的方法.

练习:(2016文(20))已知函数f(x)=(x+1)lnx-a(x-1).当a=4时,求曲线y=f(x)在(1,f(1))处的切线方程.

二、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

x(-32,-1)-1(-1,-12)-12(-12,+∞)f′(x)+-+f(x)增减增

例5 (2015文21)已知函数f(x)=lnx+a(1-x).讨论的f(x)单调性.

解析f(x)的定义域(0,+ ∞),

① 当a=0时,没有拐点,f′(x)>0, ∴f(x)在定义域(0,+ ∞)上是单调增函数.

x(0,1a)1a(1a,+∞)f′(x)+-f(x)增减

∴f(x)在定义域(0,+ ∞)上是单调增函数.

评析 关于函数单调性、极值、最值问题,近十年文、理30套题中共出现了17个,几乎全部都在第一问.其中不含有参数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共有12道题,含有参数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共5道题.例4是不含有参数的单调极值问题,解答的基本步骤是求定义域、求导数、求拐点、列表、回答单调与极值的结果.例5是含有参数的单调极值问题,在求拐点时,需要根据参数的取值讨论拐点个数,然后按拐点特征进行分类,其解答的基本步骤依然是域(定义域)、导(导数)、拐(拐点)、表(列表)、答(回答).这类题的第一个难点是何时讨论参数?由于题目条件的不同,有的在求零点时讨论参数个数;有的在列表时讨论参数大小.第二个难点是如何讨论参数的取值?简单一点的根据参数本身的特征,比如分式的分母不为零等,复杂一点的需要根据题目的条件,参考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进行讨论,关键是要做到不重不漏.

练习: (2016文1(21))已知函数f(x)=(x-2)ex+a(x-1)2.讨论f(x)的单调性.

三、求参数范围

例6 (2010文(21))设函数f(x)=x(ex-1-ax)(Ⅰ)略.(Ⅱ)若当x≥0时f(x)≥0,求a的取值范围.

解析 (Ⅱ)法一:图象法.

当x≥0时f(x)≥0⟹x(ex-1-ax)≥0(其中x≥0)

⟹ex-1-ax≥0(其中x≥0)⟹ex≥1+ax(其中x≥0).

设y1=ex,y2=1+ax(其中x≥0),

则y1图象在y2图象的上方,两个图象都通过(0,1),只需y1在(0,1)处的切线y2图象的上方.

又因为y1=ex在(0,1)处的切线方程是:y=x+1,

所以x+1≥1+ax恒成立,所以a≤1,即a的取值范围是(-∞,1].

解析(1) (Ⅱ)法二:求参数讨论参数,部分肯定部分否定法.

由题x≥0时f(x)≥0,即f(x)=x(ea-1-ax)≥0.

令g(x)=ex-1-ax,则g′(x)=ex-a.

∴a≤1适合题意.

当a>1,g′(x)=ex-a=0⟹x=lna.

x(0,lna)lna(lna,+∞)g′(x)—+g(x)减增

∴a>1不合题意,舍去.

解析 化为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用分离参数求最值法.

f′(x)=3x2-6ax-9a2=3(x-a)2-12a2,

它的图象是关于直线x=a对称的抛物线,

②若a>1,则|f′(a)|=12a2>12a.故当x∈[1,4a]时|f′(x)|≤12a不恒成立. 所以a>1不合题意舍去.

评析 函数解答题中求参数范围问题,近十年文、理30套题中共出现了11个,全部都在第二问.这种类型题从条件上看大多为指数型函数的混合函数或复合函数,都是在给定未知数x取值范围的条件下,在一个不等式中求参数的范围.由上面3个小题可知,求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有三种解法,第一图象法如例6解法一,其基本步骤是分离函数式(一边化为指数式另一边化为代数式)、构建函数、作出函数图象、根据图象位置建立新的不等式、解不等式.第二讨论参数法如例6解法二,其基本步骤是求函数定义域、求导数、求拐点、列表、利用单调性建立新的不等式、化简不等式确定参数的范围.第三分离参数法如例7,其基本步骤是利用公式a>f(x)⟹a>fmax(x),把不等式恒成立化为函数最值问题,利用函数单调性求最值、利用建立新的不等式、解不等式求参数.

综上可知解答参数问题时首选分离参数法,能直接分离参数的直接分离参数如例6,不能直接分离的考虑能否分离含有参数的代数式如例7.其次考虑能否使用图象法,关键在于能否分离代数式和指(对)数式,构造函数人出图象如例6法一.最后考虑讨论参数法如例6解法二,这种方法的难点之一是求拐点时需要讨论参数,讨论的标准要有时需要参考x的取值范围;难点之二是根据参数的取值,否定一部分即参数取值不适合条件部分,肯定一部分是参数取值适合条件部分,从而确定参数值的范围.

四、证明不等式(恒等式)

例8 (2013理(21))已知函数f(x)=ex-ln(x+m)(Ⅰ)设x=0是f(x)的极值点,求m,并讨论f(x)的单调性;(Ⅱ)当m≤2时,证明f(x)>0.

解析(Ⅱ) 当m≤2时,x∈(-m,+∞),ln(x+m)≤ln(x+2),

∴ex-ln(x+m)≥ex-ln(x+2).

故只需证明当m=2时,f(x)>0,

即f(x)=ex-ln(x+2)>0.

由函数知定义域为(-2,+∞),

又f′(-1)<0,f′(0)>0,故f′(x)=0在(-2,+∞)有唯一实根x0.

x(-2,x0)x0(x0,+∞)f′(x)-+f(x)减极小值增

综上,当m≤2时,f(x)>0.

评析 函数解答题中关于不等式(恒等式)的证明,近十年文、理30套题中共出现了10个,其中与零点有关的不等式四道题,证明函数不等式的有6道题,都是解答题的第二问.由上例题可知例8题的解答顺序是求函数定义域、求导数、利用函数单调性列不等式、化简不等式、即得要证明的不等式.例9题的解答顺序是化简函数、求函数定义域、求导数、利用函数单调性列不等式、化简不等式、即得要证明的不等式.观察就会发现解答这类题的核心步骤是:构造函数、求导数、列表、利用单调性极值或最值建立新的不等式、化简或解不等式.

综上我们就会发现函数解答题基本上都是两大问题,其中第一小题主要是导数的几何意义或者是导数的函数意义,突出对现代数学内容的考查,属于中、低等层次要求.其中切线问题的基本解答步骤是:导(数)、(切)点、斜(率)、(切)线、列(方程)和解方程.单调极值问题的基本解答步骤是:(定义)域、导(数)、拐(点)、(列)表、(回)答.其中第二小题主要是求参数的范围或者是证明不等式,就其内容在本质上而言属于二元变量函数,求参数范围是控制一个变量的范围,去探究另外一个变量的范围,通常选用分离参数、图象法或讨论参数法.证明不等式题大多数需要构造函数,使用导数的函数意义.这两类题虽然题目内容有时差别很大,方法也大不相同,但解题的本质思想基本相同,其核心步骤是:构造新函数、求其定义域、求导数、求拐点(根据参数取值情况讨论有无拐点)、列表、利用最值建立新的不等式、化简或解不等式.

[1]唐学宁.例析函数选择压轴题的解题策略[J].中国数学研究,2017(5):23-24.

[2]刘绍学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选修2-2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7.

[责任编辑:杨惠民]

2017-05-01

张兴(1967-),男,汉,中学教师,研究方向中学教育教学. 李雪琴(1979-),女,汉,固原回民中学教师,研究方向中学教育教学.

G632

B

1008-0333(2017)19-0008-04

猜你喜欢

定义域切线极值
如何求抽象函数的定义域
极值点带你去“漂移”
圆锥曲线的切线方程及其推广的结论
极值点偏移拦路,三法可取
永远的定义域
切线在手,函数无忧
抽象函数定义域的四种类型
一类“极值点偏移”问题的解法与反思
归纳复合函数定义域的求法
过圆锥曲线上一点作切线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