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思品课中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7-09-01李朝宝
李朝宝
摘要:目前,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死记硬背、理解僵化的现象。教师应思考思品课的培养目标,准确理解未来人才的核心素养,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变革,着力增强思品课的趣味性、参与性和实效性,并通过有效的策略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思维能力;辩证思维;发散思维
中图分类号:G4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7B-0052-03
在当下思想品德课(以下简称思品课)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把思品课理解为知识的教学,死记硬背、理解僵化的现象比比皆是,致使思品课成为学生厌恶的课和教师头疼的课。如何增加思品课的趣味性、参与性和时效性,思品课到底应该培养学生的什么素养,就成为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拥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而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何在思品课的教学中实现,需要我们积极探索。
一、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路径
1. 联系时事热点,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感悟辩证思维方法
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发展变化的观点和对立统一的观点是辩证思维的主要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开始关注生活、思考人生,他们喜欢怀疑、善于争议并产生新奇的想法,也不满足于现成的结论,勇于质疑。由于中学生思维还不成熟,容易孤立地看待问题。因此,要求思品教师在课堂上引领学生联系时事热点,从现实生活中感悟辩证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权利和义务”一节后,笔者注意引导学生全面地分析“权利与义务”的辩证关系,从而正确地掌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准则。权利和义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对立又有统一,偏废任何一种关系都是不科学的。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没有权利,就没有义务;没有义务,也就没有权利。我们联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欺凌”现象,让学生去思辨:“欺凌”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它的危害是什么?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发生“欺凌”现象与我们中学生义务相符吗?我们应当怎么做才能使权利和义务相符?通过以上辩论,不但“欺凌”现象逐渐减少,学生还进一步领会“权利”和“义务”的辩证关系。我们再来看发生在湖南南充的“贿选案”,这是一起十分严重的恶性事件,其直接伤害的是党的纯洁性和尊严,伤害的是《选举法》所保护的正当权利,伤害的是国家公平、正义的理念,如此贿选出来的“代表”直接导致“权利”与“义务”背离,严重损害党、国家、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学会辩证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以“问题”作为起点,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教学主线,引导学生不断积累知识,不断提升能力。如政治考题的辨析题就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为目标。让学生感受到只有通过辨析才能把问题搞清楚,通过辨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如在学习八年级思想品德“克服逆反心理”一课后,笔者出了这样一个辨析题:“逆反心理对人一定是有害的。”对于这个问题笔者采取了“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小组辩论”“个人展示”“师生总结”五个环节。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搞清楚“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和表现”,而后才能来判断“逆反心理对人一定有害”是否正确。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来自主观客观两个方面:主观上是青少年正处于“过渡期”,其独立意识日益增长,迫切需要别人把他(她)当大人看;客观方面,教育者的可信任度、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地点的不当,往往导致逆反心理。逆反心理主要表现:(1)怀疑权威、偏执、冷漠;(2)青少年为追求自我独立,对父母或师长所表现的反抗心态。最后我们再对这个问题进行总结:首先,就社会而言,对不正之风、形式主义所产生的逆反心理实际上是对社会丑恶现象的一种反对、抵制,这时逆反心理的表现是积极的。其次,对于家庭教育而言,对于长辈的逆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长辈更新教育观念、走出教育误区,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再次,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对于教师的逆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果逆反心理发展到多疑、偏执、冷漠,则会导致不合群、意志衰退、学习被动,甚至还可能产生病态心理或走上犯罪的道路。通过以上问题探究,这个问题对学生不言自明。最后升华到一个新问题,当逆反心理发展到对青少年有害时如何克服呢?那就要培养青少年辩证思维能力,从正反两方面来考虑问题,同时提高文化修养,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做到理智多于情感,拓宽思路,从偏执中走出来。以上只是一个例子,类似与中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联系的辩证思维例子还有:“忠实—诚实”“竞争—合作”“媒体自由—国家安全”“理性—冲动”“挫折—顺利”等等。通过以上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在思考、探究、辨析、总结中自觉主动地学会辩证思维。
3. 开展主题活动,让学生在体验、探究中训练辩证思维能力
主题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的一种批判性、研究性的實践活动。它强调学生在实践中研究性学习、参与式学习、体验式学习。主题活动具有实践性、参与性、生活性等特点。因此,教师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强化在活动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辩证思维能力。
比如环境主题的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笔者要求学生去思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既有发展动力,又有发展布局,既有发展目标,又有发展保障,既有发展任务,又有发展目的,充分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根本立场、观念、方法。那么中央的精神在地方落实得怎么样呢?同学们通过实地调查进一步理解为何宿迁市委市政府把多年来给地方经济带来一定效益的“废旧塑料产业”予以根除,这既体现了我市能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同时也体现了对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关怀。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既要保持发展的可持续性,更要有环境保护的意识,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让学生在体验、探究中训练辩证思维能力。
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1. 建构发散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1)以知识为发散点,在“求通”中培养发散思维
基础知识是创新的前提,知识和能力不是完全对等的,要想让知识和能力协调一致发展,就应该强调知识的有意义学习,即以不同的具体的知识点为“点”,从知识宏观的角度进一步梳理教材里的章节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知识的结构,建构知识的结构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限于一般的章节,还要积极探索知识的统整,实行主题单元教学,引导学生以主干知识为发散源,串“点”连“线”,构“面”成“体”,使相关知识呈动态化、立体化,起到从微观“点”的知识的认识到整体单元宏观“体”的全面领会。
(2)以问题为发散点,在“求疑”中培养发散思维
问题是思维之源,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通过对问题的精心提炼和培育,对培养发散思维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一,问题的发散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去除标准答案的意识,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鼓励学生踊跃思考、大胆质疑,在交流与合作中展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考路线和遇到的困惑,以群策群力的方式解决问题。第二,问题设计的合理性。设计的问题要基于学生的生活体验,要贴近学生思维发展水平,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结。第三,引导学生清晰流畅地表述问题。清晰流畅包括三点:一是陈述恰当,二是陈述实在,三是陈述准确。
(3)以反思为发散点,在“求变”中培养发散思维
在很多问题的解决中,常识性的解决方案往往缺乏新意,没有创新。但由于受到种种限制,学生的思维难以充分展开,这一方面受制于学生思考的角度,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師的积极引导,要找准学生思维的发散起点,建立一种发散思维习惯,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螺旋式运动过程中形成发散意识。由于学生反思能力较为缺乏,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运用恰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可以在创设疑问中诱发反思,可以在重构学材过程中引发反思,也可以在把握重要环节中启发反思。
2. 打破思维定势,在“求异”“变通”中培养发散思维
(1)“求异”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策略之一。学生具有了求异意识,解决问题的方式才可能多元。比如,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普遍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对一些知识理解不够,记忆困难,长此以往对思品课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构建轻松愉悦的的思想品德课学习氛围,笔者鼓励学生对一个知识点从不同的角度设问,创设宽松和谐的问题情境,让思维发散。笔者也常常针对学生生活实际,创设两难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并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求异的价值,迸发出更大的学习积极性。当学生在寻求异解不能时,容易丧失信心,这时教师要耐心引导、恰当点拨,使学生逐渐养成自觉的求异意识,并逐渐发展成稳定的心理品质。
(2)变通是发散思维的显著特征。习惯性思维对问题的思考是固定的,难有创新。要改变这样的思维,就要教给学生一些思维方法,当问题出现时多问问为什么和怎么办,从多方面立体角度考虑问题并变通。当学生思维出现堵塞时,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接通与有关旧知识的联系,做出转换、假设、逆反等变通,产生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当然,学生辩证与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在各种活动中及其他学科教学中培养,即使在思品课的教学中,也还有诸多的培养策略。但前提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思品课的培养目标,准确理解未来人才的核心素养,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变革。唯此,才能使辩证与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思品课中成为可能。
责任编辑:赵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