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2017-08-30邓翠李京汤秀珍
邓翠,李京,汤秀珍
(1.本溪市中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2.沈阳军区总医院,辽宁 沈阳 110086;3.宽甸满族自治县中医院,辽宁 丹东 118200)
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邓翠1,李京2,3*,汤秀珍1
(1.本溪市中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2.沈阳军区总医院,辽宁 沈阳 110086;3.宽甸满族自治县中医院,辽宁 丹东 118200)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6例予以甲钴胺治疗,研究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氧化应激水平,同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1.74%)低于研究组(89.1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研究组正中神经MNCV、SNCV及腓总神经MNCV、SNCV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浆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SOD、GSH-Px、T-AOC水平升高,血清MDA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脉汤能提高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临床疗效显著。
益气活血通脉汤;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学;氧化应激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可占糖尿病患者的30%~90%[1],是糖尿病致残的主要原因。该病的发生与高血糖状态引起的代谢紊乱导致神经损伤有关[2],以肢体尤其是下肢对称性麻木、蚁走、虫爬、发热等感觉异常、疼痛为主要的临床表现,能够引起足部溃疡、坏疽等,严重者可导致截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3]。关于DPN的治疗,临床上目前以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清除氧自由基等药物以及对症治疗最为常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4],但是疗效有限,且副作用较多。中医学在DPN的治疗方面经验丰富,且安全性较高,富有特色,本研究即探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6例予以甲钴胺治疗,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32~73岁;糖尿病病程为5~17年。研究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其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35~71岁;糖尿病病程为6~18年。两组患者间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标准
存在肢体自发性疼痛、麻木、灼烧等感觉异常的临床表现;参照2013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肌肉病学组制订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和治疗共识》的诊断标准[5],201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防治指南》中关于气虚血瘀证的中医证型标准[6];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经生化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确诊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或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积极配合此次研究。
1.3 排除标准
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外伤、中毒、营养缺乏等其他原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异常患者;近期接受相关治疗的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存在不明原因过敏史或高敏体质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常规进行糖尿病教育、饮食、运动治疗,予以胰岛素、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对照组予以甲钴胺注射液(长春海悦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982)1 mg+1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注射,1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益气活血通脉汤(组成:黄芪、当归、牛膝、川芎、赤芍、红花、桃仁、丹参、水蛭、生地黄、毛冬青、甘草),药物浸泡后加500 ml水煎取200 ml,每日2次分温服。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
1.5 观测指标
1.5.1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7]对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评分,并制订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患者肢体疼痛、感觉异常等临床症状及相关体征消失,中医证候积分下降90%以上,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明显改善。显效:患者肢体疼痛、感觉异常等临床症状及相关体征明显好转,中医证候积分下降70%~89%,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好转。有效:患者肢体疼痛、感觉异常等临床症状及相关体征减轻,中医证候积分下降30%~69%,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稍好转。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或加重,中医证候积分下降不足30%,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无改善。
1.5.2 神经传导速度
由同一医师采用MEB-9200K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日本光电工业株式会社产品),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并进行比较。
1.5.3 血液流变学指标
于清晨空腹时采集肘静脉血5 ml,置于含有肝素的抗凝管中,采用LBY-N6C全自动血流变仪(北京普利生仪器有限公司),检测血浆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
1.5.4 氧化应激指标检测
于清晨空腹时采集肘静脉血5 ml,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Allegra X-30多功能台式高速离心机,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置于-70℃冰箱保存待用。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水平,采用二硫代硝基苯酸比色法检测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采用铁离子还原法检测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试剂盒购自北京索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6 统计学处理
所有统计数据均统一整理,采用SPSS17.0软件包分析,符合正态性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对比予以配对样本t检验,两组间一般资料、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对比予以独立样本t检验,临床疗效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予以RxC卡方检验,P<0.05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有效率为89.13%(41/46),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有效率为71.74%(33/46),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正中神经MNCV、SNCV及腓总神经MNCV、SNCV水平升高,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正中神经MNCV、SNCV及腓总神经MNCV、SNCV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血浆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4。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MNCV、SNCV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血清SOD、GSH-Px、T-AOC水平均升高,血清MDA水平降低,且研究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OD、MDA、GSH-Px、T-AOC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以高血糖为病理基础的神经损伤性疾病,其发生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腰臀比、年龄、性别、病程等危险因素关系密切[8],发病机制较为复杂[9-12]。研究认为,长期的高血糖状态能够引起糖脂代谢紊乱,刺激过多的氧自由基产生,发生氧化应激反应而造成神经损伤,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同时影响细胞内外渗透压,造成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促进血管内皮增厚、血管狭窄,影响神经组织血供,出现神经营养障碍,出现缺血、缺氧性损伤,无法发挥正常的功能与自身修复,导致运动、感觉神经功能异常,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13-14]。甲钴胺是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常用药物,为内源性的辅酶B12,可以进入神经元细胞器,参与卵磷脂合成,促进神经元髓鞘形成[15],从而有利于神经损伤修复,达到治疗目的。但是,单独使用甲钴胺对于DPN症状的改善效果不理想,需配合其他药物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中医学认为,糖尿病为“消渴病”,本病属于“痿证”“痹症”“血痹”“麻木”等范畴[16],消渴病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消渴日久,耗伤气阴,气血津液不足,无力推动而致血行不畅,瘀阻脉络,脉络失养且经气不通发为本病,治宜益气养阴,活血通络[17-18]。
本研究在甲钴胺营养神经的基础上,配合益气活血通脉汤口服,其中黄芪可益气健脾补虚,生地黄可养阴生津,当归可补血活血,牛膝可引血下行,川芎、赤芍、丹参可行气活血化瘀,红花、桃仁可活血化瘀止痛,水蛭、毛冬青可活血通络,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合用,共奏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黄芪具有双向调节血糖、清除氧自由基、促进神经生长因子分泌等作用[19],川芎、丹参、水蛭等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等作用[20]。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治疗后正中神经MNCV、SNCV及腓总神经MNCV、SNCV水平较高,临床有效率(89.13%)显著高于对照组(71.7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能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确实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糖脂代谢紊乱,过高的血糖、血脂水平能够使血液黏度增加,流动性变差,增加细胞聚集黏附机会,形成高黏、高凝状态,影响正常的血液灌注和新陈代谢,血液的高黏、高凝状态在血栓形成以及DPN等并发症的发生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有研究认为,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升高有关[21]。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治疗后血浆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水平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益气活血通脉汤能够有效降低血液黏度,抑制红细胞聚集,改善血液高黏、高凝状态。
氧化应激反应是DPN的发病机制之一,高血糖能够通过激活多元醇途径、蛋白激酶C途径、糖基化终末产物途径、氨基己糖途径等,促进细胞释放过多氧自由基,使得氧化-抗氧化失衡,对神经元造成氧化损伤,影响正常的神经功能[22-24]。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血清SOD、GSH-Px、T-AOC水平较高,血清MDA水平较低。SOD、GSH-Px均属于机体内抗氧化酶,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T-AOC可反映机体抗氧化能力,而MDA是膜脂过氧化的产物,其水平与氧化应激反应程度正相关。研究结果说明益气活血通脉汤能够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氧化应激损伤程度。
本次研究发现,益气活血通脉汤能提高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然而关于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对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远期致残率的影响,需进一步长期随访研究明确。
[1] 刘海英,张国梁,刘芳洁,等.络病理论指导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4,9(3):457-458.
[2] 蚁淳,陈佩仪,陈琳莹,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治疗和护理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5(12):1363-1366.
[3] 李航,李会琪.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6):764-764.
[4] 官大隽.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研究进展[J].天津药学,2013,25(1):66-69.
[5]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肌肉病学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和治疗共识[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3,46(11):787-789.
[6] 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防治指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2):119-121.
[7]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1-123.
[8] 赵富利,亓民,刘辉,等.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4,30(5):503-506.
[9] 陈耿钦.盐酸二甲双胍片对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血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14):59-62.
[10] 王秀丽,周秀荣,杨敏.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46例疗效观察[J].哈尔滨医药,2015,35(1):34-35.
[11] 吴芳华,朱启玉.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7,33(1):4-7.
[12] 李洁,张波,郭雁冰,等.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评价声学经络共振疗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10):48-52.
[13] 郑美华,叶婷,梅晨健,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型与神经传导速度关系的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5,32(4):39-41.
[14] 张世有,张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4,11(3):67-69.
[15] 苏建平,许筠,翟晓丽,等.活血通络方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的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4,42(33):53-55.
[16] 阿依江·居马洪,胡晓灵.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历代中医相关文献研究[J].新疆中医药,2015,33(1):59-61.
[17] 张宏颖,苏海玉,王永锟,等.尼莫地平联合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6,33(6):97-99.
[18] 梁丽芳,晓宏,吴桂清,等.益气通络方联合格列齐特治疗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6,33(4):87-89.
[19] 江燕.黄芪药理作用及在方剂配伍方面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5(1):226-227.
[20] 陆群英,李坚,梁增益,等.益气活血通脉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4,42(36):68-70.
[21] 文金科.糖尿病患者血流变与血脂检测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22(14):67-68.
[22] 魏剑芬,吴乃君,陈冬,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铁蛋白与氧化应激反应的相关性[J].广东医学,2014,30(18):2887-2889.
[23] 张宏颖,苏海玉,王永锟,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2016,44(3):102-104.
[24] 赵丽,何辉.当归四逆汤联合中药足浴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5,43(5):118-120.
ClinicalObservationofYiqiHuoxueTongmaidecoctionintheTreatmentofType2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
DENGCui1,LIJing2,3*,TANGXiu-zhen1
(1.BenxiChineseMedicineHospital,Benxi117000,China; 2.GeneralHospitalofShenyangMilitaryRegion,Shenyang110086,China; 3.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ospitalofKuandianManchuAutonomousCounty,Dandong11820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Yiqi Huoxue Tongmai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Methods: 92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46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Mecobalamin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46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so given Yiqi Huoxue Tongmai decoction besides Mecobalamine.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indexes of hemorheology and oxidative stress, and the clinical efficac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The effective rate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71.74%, which was lower than 89.13%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ich had a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For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MNCV and SNCV from the median nerves and peroneal nerves were higher, levels of plasma viscosity, high-shear phase blood viscosity, low-shear phase blood viscosity and erythrocyte assembling index(EAI) were reduced, the levels of SOD、GSH-Px、T-AOC were higher, and the level of MDA was lower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in which ther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s (P<0.05). Conclusion:Yiqi Huoxue Tongmai decoction can improve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and hemorheology index, and it can reduce the oxidative stress reactio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with a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icacy.
Yiqi Huoxue Tongmai decoction; Type 2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Clinical efficac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Hemorheology; Oxidative stress
辽宁省科技厅科研基金(No.2012225018);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No.20092038)
邓翠(1986-),女,硕士,主治医师,主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
李京*(1986-),女,博士,副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在站博士后,主要从事内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
2016-10-25
修回日期:2016-11-01
R285.6
:A
:1002-2406(2017)05-006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