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制度变革对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影响
2017-08-29牟健
【摘 要】学前教育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保障学前教育的质量、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主要基于现阶段学前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出发,论述学前教育对于幼儿发展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当前教育体制的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以教育制度作为切入点,探讨提升学前教学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教育制度变革;学前教育;幼儿成长;教学质量
1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1.1学前教育对幼儿全面发展的影响
学前教育时期,幼儿的身体还处于正在发育、成长的阶段,身体各项机能还比较脆弱,很容易遭受损伤;同时对于外界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不强,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比较弱。除此之外,由于幼儿的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导致其肢体动作的协调性不强,自主独立性比较差。而这些特性都是要在幼儿阶段进行培养和引导而形成的,幼儿接受正确地学前教育能够锻炼了身体,还能够掌握和学习各种技能。根据有关的调查发现,与很少锻炼的幼儿相比,经常进行身体锻炼的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疾病的抵抗力更强。学前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集合所有的幼儿,引导他们进行相互协调、合作,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积极参加身体锻炼活动,提升幼儿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1.2学前教育对幼儿的人格品质发展的影响
学前教育是针对六岁之前的幼儿,该时期的幼儿的行为方式、性情、思维的发展都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幼儿很容易遭受到外部复杂因素的影响,一旦没有正确地引导和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性情等特性,对幼儿的人格品质的确立产生非常不利的作用。学前教育的根本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格品质。具备良好的人格品质对幼儿未来的成长、发展有非常大的助推作用的。因此,必须要重视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
1.3学前教育对激发幼儿学习积极性的影响
学前教育时期,实际上也是幼儿智力发育和成长的关键时期。一旦这个阶段没有对幼儿的智力进行科学、有效地开发,就很容易导致幼儿的智力发展速度下降。学前教育的重点是针对幼儿特征,开展有计划、有目的合理的智力开发活动,培养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在借助各种游戏、活动等方法,调动幼儿的学习热情。正确、良好的学前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未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然而由于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有所不同,幼儿教师在对幼儿的智力进行开发时,必须要重视幼儿的个性特点,组弄幼儿的个性差别,这样才可以有效地调动幼儿的学习热情。开展良好的学前教育,能够引导和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有利于其身体健康茁长的成长;同时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开发幼儿的智力,进而为幼儿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学前教育还能够培养和增强幼儿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
2学前教育的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
2.1政府职责总体定位不清
在国内计划经济体制的控制下,政府采用行政方法开展管理工作。但是随着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方向深入发展,必须要重新审视、明晰政府在学前教育体制方面的管理职能和职责。然而,因为政府的职责和职能的重新确立并没有得到及时的实施,并且其对学前教育的工作的重视不够,造成了存在一些地区的政府管理职能被弱化,进而出现了权责交叉不明现象。除此之外,学前教育明显地表现出了社会性、市场性等特征。然而在实行的学前教育制度中,政府承担的职责该怎样充分地发挥主导作用是不清晰的。
2.2各级政府的职责不明
现阶段国内的学前教育在管理方面采用的管理体制,主要是地方管理、分级管理体制。然而在各级政府的权责、职能方面的定位和划分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确立,导致各级政府在管理上出现了权限混乱,进而产生了权力交叉集中现象。各级政府在学前教育方面的管理职责不清晰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制定和执行的教育制度、规模建设方面都有各种依据,导致各个地区学前教育质量不均衡;还因为各级政府在面对问题时,都相互的推卸责任,造成了问题的严重化。如果再出现问题时不能够被快速地确定责任主体,就会造成很多补救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2.3政府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不清
根据现阶段实行的教育规章制度,不能够有效地对学前教育的有关工作、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这样就很可能会出现重复管理,甚至出现管理空白现象。与此同时,在有关学前教育方面的管理文件、规章方面,并没有明确的定位、指出政府的各个部门的职能,因此,一些地区的学前教育的发展出现不同的混乱问题。
3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
3.1政府部门必须要大力扶持学前教育工作
现阶段国内的学前教育发展已是普遍承认的一种教育风气,这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产生的。一方面是,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愈发地重视,迫切期望孩子处于幼儿阶段可以接收到最好的教育。另一方面是,现阶段的工薪阶层的父母占大部分,父母平日需要上班工作,没有多余的时间来陪伴和教育孩子。因此,父母通常都会将孩子托付给幼儿园,这样不但能够减轻父母的教育负担,同时还能够引导孩子适应社会、学习更多的知识。针对国内的学前教育工作状况来说,普遍都是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社会开设的幼儿教育所开展的。根据有关调查发现,经历学前教育的孩子,他们的学习质量、环境的适应能力、都要大大超过没有经历幼儿教育的孩子。由于学前教育对幼儿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政府必须要加大力度扶持学前教育工作。要给予学前教育充足的教育经费补助,增强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根据现阶段的学前教育发展状况而言,城市开设的学前教育质量要明显高于基层地区的,两者的发展是非常不平衡的。政府必须要努力地缩短基层与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基于全社会的视角,增强国内学前教育质量。
3.2合理配置全国教学资源
现阶段国内的大部分幼儿园都制定非常严苛的入院条件,导致“入园难”、“入院贵”成为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普遍问题。中国是一个人口非常庞大的国家,现阶段幼儿教育机构设置的入院限制规定,也只能够满足一小部分的孩子的教育需求,但是大部分的孩子没有获得接受公平教育的机会。这样的做法不仅影响了这一大部分孩子的发展和成长,而且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未来社会的良性发展。因此,必须要将全社会的学前教育资源都进行合理的配置,同时政府必须要增强对幼儿教育机构的监管和扶持的力度,尽可能地保证全国绝大多的幼儿都能够接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教育工作、活动的开展必须要基于社会实际,坚决避免出现教条主义,重點培养和强化幼儿的实践能力,进而引导幼儿能够快速地适应社会环境,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
3.3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养
就针对学前教育质量而言,还有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就是:幼儿教师。幼儿教师的素养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处于学前阶段的幼儿,极大可能遭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幼儿教师是幼儿除了父母、家人之外相处时间最多的人。幼儿教师的言行举止都时刻影响到幼儿的性情培养、习惯的形成、行为方式等。因此,幼儿教育机构在选择幼儿教师时,必须要重点考察其品质、性格、教学能力等综合方面的素质。同时幼儿教育机构还要对幼儿教师进行强化培养,增强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幼儿教师的道德品质,这样才能有效地确保学前教育质量。
4结论
总而言之,学前教育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深刻影响了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发展。因此,在新课标改革环境中,必须要重视学前教育制度现存的问题,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促进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6,(32):219.
[2]高红伟.浅议提升学前教学质量的策略[J].新西部(理论版),2015,(03):133.
[3]黄晶晶.学前教育发展中的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
牟健(1992~),男,土家族,湖北利川人,教育学原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