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感化
2017-08-29刘明燕
刘明燕
【摘 要】由于学生自身原因、环境不良影响与教育失误等因素产生了后进生,但只要方法得当,后进生也可以转化为良好学生甚至优秀学生。对于后进生的改进与转化,本文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遵从心灵感化的思想,从以下4方面进行:深入了解,耐心引导;以褒代贬,增强自信;积极辅导,真情感动;身先士卒,榜样示范的教育方法,真情感动,使后进生真正得到转化。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教育学方法;真情感动
后进生是班集体组成的部分,大多表现为:纪律松散、迟到、旷课、早退、上课捣蛋、屡教不改等,因此对后进生进行批评是不可避免的。做过班主任的老师都有一个同感,你若批评他,不但没有效果,反而使他们产生对抗情绪,变本加厉再犯;若不批评他,他便自以为无法无天,影响整个班良好班风的形成。这部分学生除了自身原因外,更多的是是由于环境与教育失误等因素造成的,因而他们是有潜能可挖的,是完全可以转化的。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我们要多关注后进生,灵活运用多种方法,使后进生真正转化。为此,我作了一些探讨,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
一、深入了解,耐心引导
后进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上课不专心、讲话、睡觉等现象。他们做了错事或违反了纪律,我们批评前要了解清楚事情的原委,批评时应把握分寸,语言不要太刻薄,要考虑到后进生的自控能力,必须有“允许学生犯错误,又允许学生改正错误”的胸怀,要心平气和加以引导,引导代替批评,在亲切平和的气氛中帮助他们认识到所犯错误的危害,耐心开导启发,让学生心服口服,能自觉知错改错。例如:学生上课睡觉,我不在课堂中当众批评他,而是下课后把他单独叫到办公室,先不责备他上课不专心、睡觉,而是转换成关心的话语。如:“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要不要去看医生”。把学生心头预备挨骂的大石先放下,缓和紧张的气氛,当他自己否定生病后,再转入正题,然后指出上课睡觉的危害并找出上课睡觉的原因,最后向他提出要求。对他表现好的时段在班中及时表扬,培养他的上进心与自信心,使他转变成优等生。
二、以褒代贬,增强自信
对后进生,我们需要坚持一分为二地看待。既要看到他们的缺点,更要看到他们的优点。差生尽管有许多缺点,也总会有优点。只要我们留心并通过“放大效应”,用表扬代替责骂,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班中成绩差的学生常聚在一起,恃强凌弱。对于这种现象,我不是一味责骂他们,而是先表扬他们团结同学,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美德;然后再指出他们的不对,你们团结的仅是几个哥们,如果你们团结的不仅是几个哥们,而是全班同学,对全班、全校的同学都能相互帮助、相互关爱就更好。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就会认识到错误,收到的效果比责骂好得多,并且引导他们向更好的方面发展。又例如:差生一般都懒动脑,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是单独完成,而是抄袭其他同学的作业。对此,我也采用鼓勵方式代替批评。因此我就在作业中写评语:“以你的智力,完全不必要参考他人的作业,你是完全有能力做好这些作业的,关键是对自己要有信心,答案不是唯一的,你自己的方法可能更简单”。这样的方式,不仅使他们知道老师已经知道他们的作业是抄袭的,也激励他们尝试自己独立完成作业。只要我们对后进生的各方面表现加以具体分标,是不难发现他们身上闪光点的。并且采取以褒代贬的激励式的批评,能使学生群情激奋,努力向上。
三、积极辅导,真情感动
后进生从表面上看自由散慢,似乎对成绩不感兴趣,但其内心却十分渴望学好,自尊也特别强,所以当他们犯错误时,切勿训斥,不能简单批评,而要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班主任用真情打动学生的心灵,用理智之爱尊重他们的人格, 信任他们能够改正错误,真诚鼓励他们改正错误,深切关怀他们的学习,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对他们微小的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例如:我班何慰德同学,平时无心向学,我在对他进行多次谈话中发现他智力不错,就是基础差,对知识又不感兴趣,因此越读越感到吃力,从而产生了厌学情绪。于是我通过在课余时间帮助他补习,他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纪律也改善了。其实,后进生需要鼓励,需要爱,更需要切切实实的帮助。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我们不能只靠说教,而要用故事、寓言、格言等,使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内心去改变自己。
四、身先士卒,榜样示范
作为教师,身教重于言传。因此,我们要做学生的楷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身先士率带头做到。例如班中有几个学生经常迟到,经多次教育仍不见改善,为此,我对全班学生说“今后我无论什么时候都和大家一齐起床上早读,并且每天比你们早到”。一段时间之后,学生迟到现象不再出现。因此教师以身作则,多做少说,身先士卒这种示范式的,无声的批评,其效果往往比讲大道理要强。
后进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转化的,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找到突破口,因材施教,既要把学生当作教育对象,又要把他们当作有感情有尊严的朋友,做到方法与情感有机结合,这样才可以促使后进生内心得到感化,教育效果也就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