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辅导员微信平台的网络思政教育研究

2017-08-29徐彦群鲁晓倩刘会玲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平台构建

徐彦群 鲁晓倩 刘会玲

【摘 要】随着微信的普及,辅导员微信平台也成为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新途径。本文首先研究微信对大学生的深远影响以及辅导员微信平台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优势,然后通过查阅资料分析微信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中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从团队、内容、政策及经费三方面构建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的解决策略,从而使辅导员微信平台在网络思政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辅导员微信平台;网络思政教育;平台构建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微信已成为新兴的网络交流的必然途径,并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各种微信公众平台更是深受大学生的青睐,同时也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建立并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是当下不可忽视的课题。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微信公众平台对于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积极作用,科学、有效地利用微信平台,从而使得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得以提升。

一、微信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一)微信的普及以及对大学生产生的深远影响

根据微信团队在2017微信公开课上公布的《微信数据报告》显示,微信日平均用户达到了7亿多人,50%的人使用微信的时长达到了90分钟。数据还显示,用户的年龄分布较初期有了较大的变化,主力军仍是80、90后,但95后也已占据14%的比例,而大学生就是其主要群体。另外,微信在社会舆论的产生与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网络舆论传播中占有重要地位。从这里可以看出,微信已經对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优势

相较于传统的大学生思政教育载体,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有如下优势:第一,传播更快。传统思政教育载体如校园杂志、校报等受到时间及篇幅等因素的限制,通常以周甚至月为传播周期。而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具有更短的发布周期,可以二十四小时不限量推送消息,传播速度更快。第二,节省成本,方式便捷。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不需要印刷,不需要繁琐的多部门分工,大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的成本。它仅需一台联网的电脑或手机即可随时随地推送思政教育信息。第三,效果更佳。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是由专业的教师团队审核推送,可信度高,影响力强。同时内容的形式丰富多彩,互动性更强,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碎片化阅读,效果更佳。第四,互动性强。微信可以通过利用语音、视频、文字等功能,让学生能在和谐的氛围内表达其真实想法,营造出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式沟通平台。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微信组织学生开展线下活动,根据不同的思政教学内容,广泛接近学生生活,实现线上、线下的双向互动机制,为学生开展全方位的思政教育。

二、微信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中面临的挑战

(一)缺少专业团队

地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都把教育的重点放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上,不善于探究新的网络传播方式与新的载体对思政教育的影响。以致于高校思政理论工作者对于微信的出现和运用并不关注。目前许多地方高校推广比较好的几个微信公众平台都是由学生发起开发运用与维护的,并没有专门的思政教育教学团队参与其中。

(二)信息选择难度大

微信本身的技术特性增生了大量重复信息和垃圾信息,加上信息涵盖了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多种立体化的呈现方式,增强了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也增加了大学生信息选择的难度。而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缺乏理性的判断能力,易受所交往社会群体的影响,微信中的不良信息,对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培养他们正确的思想政治素养方面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三)微信内容缺乏吸引力

微信开放快捷的传播速度、丰富多彩的传播内容、平等的交流模式都非常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规律及获取信息的兴趣取向。从主观意义上讲,大学生非常期待思政教育能够融入微信,这样思政教育才能及时跟上并引导他们的思想、行为甚至价值观。然而目前高校微信平台的开发与利用还处在萌芽状态,许多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微信平台只是将之前的教育模式生搬硬套,以至思政教育平台充满了呆板老套的理论说教,这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在内容的创新性、可读性、指导性等方面都满足不了大学生的需求,缺乏吸引力。

(四)缺少必要的政策、经费支持

微信在网络思政教育中能否高效运用与相关的政策扶持和经费的保障是分不开的,然而目前地方高校的网络思政教育建设中,很少有相关的政策、经费支持,学校方面也没有思政教育开发利用的鼓励措施,致使思政教育工作者不愿投入过多精力开发利用微信平台。无论是专业技术团队的打造、微信平台各种功能的开发利用,还是平台内容的编辑排版,没有高校足够的重视,也没有相关的经费投入,微信在地方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中的运用势必会困难重重。

三、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的构建

(一)团队建设

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运行,需要有专业的教育工作者队伍。重点要建设好两支队伍:一是思政教育工作队伍如思政课教师队伍、宣传思想工作者队伍、辅导员队伍等;二是以学生骨干、微信“网络意见领袖”等为主体的学生队伍。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应在学校有关部门(如党委、团委)的监督下运行,建立以学生队伍为主,辅导员和相关教育工作者队伍为辅的机制。将大学生对于微信平台使用的熟练度及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与辅导员和相关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有机结合,建立科学高效的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管理团队,保障平台的有序运行。

(二)内容建设

1.提升网络环境

首先,培养团队处理信息的能力。由于网络中的信息良莠不齐,高校的思政工作者需要引导学生对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及时对流入信息进行甄别和筛选,从源头上消除有害信息的传播。其次,鼓励学生发布、分享一些有利于自身健康成长,有利于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形成的信息。

2.提升微信内容吸引力

建立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占领了阵地,只有激发社群聚合效应和正能量,才能有效打通思政教育“入脑入心”的“最后一公里”。首先,管理人员在编辑信息前应充分利用教育信息的多样性,创新表达形式,增强信息的新鲜感,适当运用当前网络流行语,增强教育信息的时代气息,真正实现传播效果和教育功能的效用最大化。其次,思政教育的微信内容要真正地关心大学生真实生活,切实解决大学生生活中遇到的思想问题。如引起学生极大关注与争议的奖助学金的发放问题等。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政教育融入生活实际,引起学生高度关注,同时也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政策、经费支持

首先,大力争取国家和学校的政策支持。有了相关的政策,学校有关部门才能予以重视,才会组建专门的工作小组监督和扶持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的建立与完善。其次,争取必要的经费支持。一定的物质保障和依托是微信运用于地方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先决条件,必要的经费投入是微信运用于地方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物质保障。

综上所述,在微信时代的背景下,我国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大学生思政教育一方面迎来了许多机遇,另一方面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因此,对于各大高校而言,如何在微信时代中做好当代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是其在今后必须要加快解决的重要问题,必须要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及时进行创新,充分利用微信给其带来的优势,做好新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

作者简介:

徐彦群(1972~)男,河北永清人,石家庄铁道大学辅导员,政工师,专业:大学生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平台构建
创新创业视角下校企合作平台构建
安徽农产品网络流通平台发展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校园创业平台构建研究
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构建策略探析
竞争与协同:广东省开放式校企合作平台构建
长三角经济圈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平台的构建研究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初中计算机教学创新思考
转型期高职院校学生公寓党建“立体”平台构建研究
棉花轻简育苗移栽技术网络平台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