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期高职院校学生公寓党建“立体”平台构建研究

2015-12-10王长伟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33期
关键词:平台构建公寓党建

王长伟

摘要:高校党建成效一直是困绕当前组织建设的难题,党建工作进大学生公寓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益探索。公寓党建平台是党建工作的载体,通过公寓党建与学风建设、团组织建设、社团活动、社区服务、网络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等高校日常工作有机结合,构建公寓党建“立体”平台。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寓;党建;平台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041-0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一科学论断,是当前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必须紧紧把握的一个基本原则。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进学生公寓就是新形势下学生党建工作的一种创新思维,创新公寓党建工作机制和工作内容,构建立体公寓党建平台,达到凝聚和培养人的目的,在当前形势下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学生公寓党建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高校后勤工作的社会化改革进程的推进,学生公寓管理从学校的行政管理体系中逐渐独立出来。正是基于此,国家教育部等有关国家机关多次强调公寓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2004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对学生在公寓内的管理特别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行为管理始终和永远是高校负有的一项主要责任。高校必须去占领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党建工作首当其冲。

(一)高校党建工作进公寓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迫切需要

习近平指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作为肩负重任的当代大学生群体,能否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社会上一些负面的、消极的思想正在不断挑战我们的年青一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层面、制度层面、公民道德层面简述了核心价值取向,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表达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愿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融入高校党建工作中,为高校党建工作指明了求实创新的方向。

(二)高校党建工作进公寓是改革党员管理模式的时代要求

如何有效管理党员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近年来,每年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数量都在成倍增加,这给组织部门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管理上的困难。党员发展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为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党建工作进公寓,可以在学生公寓成立党员工作站,划分宿舍责任区,将学生党员在公寓中的表现作为考核的重要方面,从实际工作中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考察。而学生公寓这一特定的德育环境也有利于在为入党积极分子配备考察人时,注重选择与其住在同一宿舍或者比较近的党员作为考察人,全面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突破了原来党员的学院、年级、班级、党小组限制,更大程度发挥广大党员和群众的作用,又加大了大家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行为监督。

(三)高校党建工作进公寓是提高党员素质的客观要求

当前,高校管理的改革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也在渐渐发生改变,公寓逐渐从单纯的休息场所转变为生活学习交友的基本平台。党建工作进学生公寓是在新的形势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思路,也是做好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工作的时代要求。通过在公寓中开展党员文明宿舍评比、学习型宿舍评比、党员和积极分子宿舍挂牌、党员工作站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学风、校风,同时丰富党员的课余文化生活,为党员提供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机会。

二、“六结合”学生公寓党建立体平台构建

当前形势下,培养优秀的大学生党员,引领社会道德风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党建的中心任务。要培养素质过硬的学生党员,一方面,高校党建的顶层设计相当重要,另一方面党建平台的构建也不容忽视。下面,从高职院校实际出发,结合日常工作,谈谈如何将公寓党建与学风建设、团学建设、社区服务、社团活动、网络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等层面有机结合,构建公寓党建“立体”平台。

(一)公寓党建与学风建设有机结合

从实践中可以看出,一个高校学生党建的质量与其学风建设成效关系密切。学生党员素质高,其学风一定不会差;学风建设搞得好,培养的学生党员质量就有保证。

要做到二者的有机结合,第一,要充分发挥公寓学生党组织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优势,借鉴学习型组织先进理念,打造学生型公寓,在学生中大力推行终身学习、处处学习等先进的学习理念,使其化为自觉行动,不但使公寓学生支部的学生党员能够通过团队学习来完善其能力,也可以使公寓的普通同学有兴趣参与到学生党员的学习中来,感受公寓大家庭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党员的形象,公寓党建与学风建设相得益彰。第二,要正确引导学生培养现代学习行为。开展学习型公寓创建活动,其实是对学生以前传统学习行为的扬弃。要让住在公寓的所有的同学认识到,学习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也可以不拘泥于当前的书本学习,鼓励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挖掘学生兴趣,培养团队学生兴趣。鼓励学生纠正自己学习中的急功近利倾向。可以尝试成立公寓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到公寓,深入到学生当中,在服务中磨练党员意志,提高学习能力。

在做到以上两个方面的同时,还要注意完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模范引领作用。在创建学习型公寓中还应建立与其相适应的考核机制,通过制定公寓学生支部学生党员考核办法、学生党员寝室挂牌制、学生党员责任寝室制度等,形成目标管理的制度保障,树立一部分旗帜形象,潜移默化中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公寓党建与社团活动有机结合

学生社团是指在学校的管理和指导下,由具有某方面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成立的、为实现成员共同愿望而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社团建设的质量也是体现一所高校学生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所以,在公寓党建工作中,充分利用了社团的优势,将党建工作深入相关社团,完善社团学生党建工作机制,达到学生党建与学生社团建设齐头并进。

要做到公寓党建与社团活动合理结合,就要构建公寓党建工作进社团的组织体系。积极开展在学生公寓社团中建立党组织工作的试点,在条件成熟的社团中成立学生党支部。对于党建工作还不太成熟的社团,要因事而异,采取多种模式组建社团党组织,探索尝试适合党建工作进公寓社团发展的创新组织体系,探索一条符合当前形势的公寓党建工作进学生社团的新思路。

在构建党建进公寓社团组织体系的同时,还要把握好推进的稳定性问题,切实做到党建进行社团的组织机构相对较为稳定,组织制度相对较为稳定,党建社团活动开展相对较为稳定,公寓党建成效相对较为稳定,确保学生公寓党建工作的质量。

(三)公寓党建与社区服务有机结合

现今社会,党建成效的显现可以有多种形式,最直接的就是体现在社会服务当中。在公寓党建中,应充分利用社会实践的能动性,把握好党建工作与社会服务衔接。在公寓社区中以学生为主体,组织专业背景不同且与社区服务紧密联系的学生,以楼层为单位组织公寓志愿服务社会小队,利用法定节假期到学校周边街道社区提供无偿志愿服务。将中华民族的奉献、互助、友爱精神与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在开展社会服务过程中,要把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作为加强党员先进性建设的重要载体,由党建服务小分队合理制定服务队工作计划,定期开展适合周边群众社区实际的服务活动,搭建起公寓、社区、学校、学生以及党组织沟通和联系的桥梁,使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成为公寓学生心目中的知识宣传队、生活服务队、困难帮扶队。加大公寓党员志愿者服务中心建设力度,使其真正成为党建小分队、学校形象代言人。

(四)公寓党建与网络建设有机结合

进入新世纪以来,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前进促使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在日新月异。目前,网络对人类思想行为和学习方式的影响无处不在,它逐步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对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造成了影响。部分高职院校规定大一新生禁止把电脑带入学生公寓,此举收效甚微。到了大二,虽然是有条件地允许同学利用电脑在公寓学习,最终还是无法解决许多学生在公寓长时间上网玩游戏的顽疾。鉴于此,我们可尝试通过网络媒介来加强党建工作。在网络平台上开展党建工作,应充分了解青年学生的成长特点,为其提供健康、有价值的信息资源。

为此,党建工作进公寓要充分利用拓展党建现代高科技拓展党建空间,抢占网络阵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活动,把网络的优势和学生党建、理论学习、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增强公寓党建工作的现代感。可以考虑在学校校园网建立专门的党建园地专业网站,可配套成立以栋为单位的公寓楼学生工作网站、学生就业指导网站、共青团网站,形成覆盖全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体系,采用学生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平台,既可以避免党建进公寓工作流于形式,又能发挥网络的空间和时间优势,让学生公寓中的党建工作起到润物细无声的独特功效。

(五)公寓党建与学生团建有机结合

纵观当前高校学生党建的现状,不难发现存在这样一个现实问题,团组织在学生党建工作中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位置,这不能不说是学生党建工作的一个诟病。党组织对团组织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认识不够,学生党建工作未能做到以团组织为有力依托、充分发挥团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学生党员的培养、考察和发展上也未能充分体现团组织的真正作用。部分高职院校在学生党员发展中对团组织在学生党建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或根本不重视,只是进行单线考察和调查,很少去主动征求团组织的学生发展培养的意见,学生党建与团建之间出现了脱节,培养出来的党员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最大。

高校基层团组织作为党组织与学生之间的桥梁纽带,要想方设法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把党的意志和主张及时传送到青年学生当中;同时还要服务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向党组织反映学生的愿望和呼声,使学生感受到党对他们的热切关怀,切实巩固党组织在青年学生中的群众基础。

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基层团组织的组织优势,在学生党员的培养、发展、考察和考核等各方面发挥自己应有的功用,学生党员发展组织要充分听取团组织对学生发展培养意见书,使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具有连贯性和系统性。同时,在团组织中应建立对学生党员的监督、评价和考核机制,激励学生党员在后党员时期自觉塑造和保持当代大学生党员应有的形象。

通过高校学生党员发展与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有机结合,组织建设上互动;通过活动阵地共建,在活动中加强互动,通过学生党员带动团员,从作风建设上互动,达到在互动中提高党建质量和团建成效。

(六)公寓党建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

社会调查显示,转型期带来的当代大学生心理疾病比例逐年增高极端事件风险发生率也是越来越大。应当看到,交替时期因价值观多元出现的碰撞与取舍,大学生心理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扰和冲突也就顺理成章。这些问题,不仅需要高校党的建设来解决,还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解决。因此,如何将学生党员的发展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发挥培养和谐健全人格的积极作用,成为高校党员发展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重大课题。

在大学生党员培养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面临着这样一个难题:一方面,我们要把他们当中政治素质好、思想觉悟高、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精的同学选拔出来,推荐到党的组织队伍中来;另一方面,我们还有义务把日常表现不太优秀、成绩不太理想、觉悟不太高甚至是偏离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倾向的学生通过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感召力纠正到正确的发展轨道上来,这就需要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加入到党建工作中来。健康的心理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在公寓党建过程中,许多学生思想状态、学习问题、交往问题甚至感情问题交织在一起,稍微疏忽一点,都会给组织培养工作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在学生党建工作中,要突破原有的党员培养模式,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树立思想教育、组织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四者融合大德育的现代培养发展模式。可以通过党校、组织生活会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心理保健的自觉性,发挥党建工作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促使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三、结语

转型时期,在当前意识形态斗争形势严峻的现实面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一直是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它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才以及为谁培养的问题。高职院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探索如何提高工作方面一直作着不懈的努力。本文运用协同创新理论从学生公寓党建的载体——学风建设、团组织建设、社区服务、社团活动、网络安全、心理健康教育综合“立体”平台构建出发,紧紧围绕高校日常中心工作展开论述。在此平台中,以上六个方面都服务于公寓党建工作,同时,公寓党建又为对方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后盾。希望通过本平台的构建研究,可以为破解当前高校学生党建成效难题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徐柏才,覃小林.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4):6-9.

[2]聂邦军,张焱.浅议高校学生党建与团建工作互动机制[J].教育与职业,2009,(8):47-48.

[3]周宝松.新时期大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团作用研究及途径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5):55-56.

[4]金剑雄,金武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与探索[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1):122-124.

[5]范季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探索[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111-114.

猜你喜欢

平台构建公寓党建
前滩禧悦公寓
共享公寓
末日公寓
数字公寓
创新创业视角下校企合作平台构建
安徽农产品网络流通平台发展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校园创业平台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