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路径探析

2017-08-29王红果王永梅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教育价值实现思想政治

王红果 王永梅

【摘 要】本文围绕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协调个体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以及规范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三个途径,展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路径探析,旨在重新认识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路径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挑战,为了适应越来越多的新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作为可直接影响其系统内各个环节的运行、实施效果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重新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今社会的价值定位及其实现途径已刻不容缓。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主客体关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价值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价值主体通过实践性的劳动作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自身的功能来满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的需要的主客体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不同于一般的客体价值,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它不仅表现为对主体的效用,还延伸至主体所从事的各种实践活动中。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

作为哲学范畴,主体是相对与客体而言的,是指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首先是人,是社会的、历史的、实践的人;其次,它是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现了自身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特别是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人;第三,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践者因而也是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关系的主动者;最后,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和历史阶段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主要是处于阶级社会中的人和人的群体。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是指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满足需要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个体或群体和学生个体或群体。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客体

作为哲学范畴,客体是相对主体而言,是主体活动的对象性所指。凡是构成主体活动的对象都是客体,它可能是物质的东西,可能是精神的东西,还可以是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客体,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及其属性和功能。价值属于关系范畴,从认识论上来说,是指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益关系,是表示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与主体需要间的一种效用或效益关系的哲学范畴。价值作为哲学范畴具有最高的普遍性和概括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客体应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满足高校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客体的关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客体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既互相分离、互相排斥又互相依存、互相渗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客体只能是相对应出现,相互规定,彼此创设对方。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与客体对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客体关系中,主客体的地位不是对等的,主体始终都是主要的、起主导作用的一方。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与客体统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与客体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共同发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途径探析

(一)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含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基础。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空洞的口号和形式上,而要有科学的实际内容,并且这些内容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新,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不同而不同。只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含量、科学技术含量,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时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以往的教育内容及时进行过滤,才能事半功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針对性,顺利地实现其价值。而只有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知识含量和科学技术含量,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含量。为此,就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业务过硬、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二)协调个体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

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满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表现的两个方面,其中大学生个体需要满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获得的起点和关键,社会需要满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获得的归宿。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活动,为了人的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步入社会后的个人历程紧密相联系。着眼于人本身,关注人的成长发展及各方面诉求,满足人的合理需要,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一以贯之的本质,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在大学生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发挥其作用。只有每个受教育者以社会地位的确立、个人能力的发挥、个人贡献得到承认和个体价值的实现为表征的个人需要得到满足,才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提升的“人的基础”。

(三)规范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

正确地利用网络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不得不认真考虑的问题。一方面,国家方面要重视主流媒体的舆论作用,发挥大众媒体的宣传功能和监督功能,及时过滤掉网络舆论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监控与引导,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创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

猜你喜欢

教育价值实现思想政治
论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办公室人员尚需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苏州信息学院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浅析铁路通信传输的构成及实现方法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
“儿童读经热”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