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东北方言词汇的特点及形成

2017-08-23朱梦远

卷宗 2017年18期
关键词:形成原因特点

摘 要: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汉语是汉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而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通过深入探究东北方言词汇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含蕴丰富、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就东北方言而言,它具有独特的品质,可以称得上一种特殊的语言和文化现象。它不单单属于地域情结,也属于社会现象,具有特别的文化价值与使用价值。

关键词:东北方言词汇;特点;形成原因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汉语是汉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而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我国的方言较为复杂,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词汇为基础,东北方言是北方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东北方言的一些词汇已经进入普通话词汇;另一方面,受普通话的影响,东北方言中也大量吸收和使用普通话的词汇;与此同时,东北方言中还保留了一些该地区的特有词汇。这些词汇与东北的历史、文化、地理、民俗等相关联,反映着东北话词汇的独特性。因此,我们在进一步了解东北方言的特点与形成,也是在进一步探讨从中渗透出来的东北文化以及中华文化的艺术魅力。

1 东北方言词汇的特点

在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繁密茂盛的百花园中,东北方言和东北文化可以说是园中的一朵奇葩,它的独特性也体现了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无限魅力。东北方言词汇不仅具有简洁明快的特质,还具有生动形象、幽默诙谐的特质,像音乐一样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这无不与东北人豪放、直爽、乐观、向善的性格有着紧密的关系。

(一)生动形象,简洁明快

东北地区四季分明,尤其是冬季气候寒冷。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劳动人民就创造出了一系列的与气候有关的语言词汇等,比如“三九天穿裙子--美丽动人,冬天不戴帽子--动脑筋”,“动”是“冻”的谐音。都是间接反映东北地区气候特征的,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东北冬季的雪天,人们有出去逐猎的习惯,就是雪后人们到山野里追逐捕获动物,野鸡被迫追的筋疲力尽后会扎进雪堆里躲避,但往往因为其尾巴较长而被发现,故有“顾头不顾尾”一说。还有一些东北词汇很形象的展示出来,如“不撞南墙不回头”,就是指不撞到南墙,坚决不回头,表示做事极其固执等等。这些都能通过通俗易懂、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意思。

(二)通俗易懂,幽默诙谐

比方形容事物之间没有关联,可以说“八竿子打不着”,形容事情人物关联都不大;“风大扇了舌头”意思就是外面的风太大了,把舌头都给扇了,常用来形容有人说话不靠谱儿;“麻溜的”就是快点的意思,“捯饬捯饬”就是梳洗打扮的意思,这些东北方言词汇都是极有意思和趣味的,而且也很容易让人接受。

(三)含蓄蕴藉,使用广泛

在东北,有一种另类,叫隔路,“跟那个隔路的玩意儿交朋友,真倒霉”;有一种脏,叫埋汰;有一种聊天,叫唠嗑;有一种显摆,叫嘚瑟......本来“嘚瑟”一词形容能显能吹忘乎所以的样子,但实际上那人做这种动作的时候,多数情况下不只是引起人的注意。“埋汰”一词本来指很脏的状况,“你衣服怎么这么埋汰呢?”有时还用于形容恶心人的意思,“你没事别老埋汰人家”,既可作形容词,又可作副词,不同的用法不同的含义。还有“寒碜”一词,其含义有害羞、丢脸、难看、不体面、揭人短处等多种意义。

2 东北方言词汇形成的原因

东北方言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于东北地区特定的地理位置,同时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移民的影响,东北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会形成相应的特征。因此,在中华民族的诸多语言中,东北方言独树一帜,体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展示着东北地区的自然文化,还展示了东北地区的人文历史,是宝贵的语言资源和文化财富。

(一)东北方言是多种民族和不同种族语言融合的结晶

自古以来,东北就是不同民族和种族的交汇地。历史上汉族居民长期与满族、蒙古族、契丹族、扶余族、女真族、高句丽族、等不同少数民族共生共存,不同民族的民族语言在东北方言中至今都能找到相应的痕迹。例如女真语没有“知”“吃”“失”三母,辽东话受此影响,也失去了这三个声母。如插读ca、陈读cen、正读zeng、生读seng,辽宁的锦州、抚顺、鞍山、岫岩地区现在仍存在平翘舌不分的情况。

在东北,汉人与俄罗斯人、日本人曾长达半个世纪混合居住,日语、俄语也对汉语东北方言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布拉吉”(连衣裙)、“骚跶子”(士兵)都是俄语的音译;“黑列吧”来源于俄语,意为面包,“笆篱子”来源于俄语,意为监狱,“博役”意为“勤杂工”,源于日语。这样,东北方言词汇又在别的语言中吸纳了一些词汇,是多元文化的融合,多种语言融合的结晶。

(二)东北方言词汇的乡情是东北人性格的表征

任何一种方言都维系着一份乡情,东北方言更是把豪爽、好客的东北人联系得更加紧密。东北人喜欢用血缘关系来称呼人,比如“大爷、大娘、大叔、大哥大姐......”,这亲切的称呼,浓浓的乡情,甜甜的话语,让人有一种宾至如歸的感觉。有时候向对方询问事情的时候,会用“咱们”称呼对方而不直接用“你们”顿时拉近了双方之间的距离,有了一种更亲近的感觉。

东北方言像东北黑土地那样质朴,像东北人那样直率,像东北分明的四季那样轰轰烈烈,充满热情和张力,能自然而然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直通人心。这些浸润着乡情的语言词汇,维系着东北人浓浓的乡情。又如:

东北话:“性格内向的呢(ni),多和人沟通,说话别(bie四声)老吭哧瘪肚的(di),做事要戚赤咔嚓,麻(ma一声)溜儿,利索儿的。”

普通话:“性格内向的,要多和人沟通,说话时不要总是吞吞吐吐的,做事情要干净利落。”

(三)东北方言语言构词受汉语的一词多义影响颇大

汉语的一词多义不仅是普通话语言词汇构词的形式特点,也是东北方言语言词汇构词的形式特点。例如东北方言中的“老鼻子了”就是形容很多的意思,东北方言“贼高”、“贼好看”里面的“贼”就是很、非常、特别的意思。又如“埋汰”一词,在东北方言中不同的语言环境里意义也不同。本来有脏、不干净之意,“真埋汰”就是真脏、真不干净。

通过探讨东北方言语言词汇的特点与形成不难发现,它不仅与普通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还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与现象。就这些具有东北特色的方言而言,这种语言艺术正以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感染着人们,并影响着人们,它不单单属于地域情节,也属于社会现象,具有特别的文化价值与使用价值。

东北方言是汉语共同语的分支,是北方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种语言或者方言都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东北方言以其独特的魅力渐渐突破地域的限制,越来越普遍的感染并影响着人们,为人们的生活添加了一场无比华丽的盛宴,也为弘扬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梁 爽.东北方言多元化特色的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12).

[2]王世凯,杨立英.东北方言与文化[J].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4,(9).

[3]王 冰.东北方言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色[J].时代文学,2009,(7).

作者简介

朱梦远,文学硕士,郑州大学文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

猜你喜欢

形成原因特点
职校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