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WOT分析的河北省曹妃甸区现代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2017-08-23王洪卿王千美

卷宗 2017年18期
关键词:发展战略现代农业河北省

王洪卿+王千美

摘 要:曹妃甸区发展现代农业,不仅是确保农业发展,提高当地农民收入的需要,也是京津冀发展背景下,区域发展的客观需求。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对曹妃甸区现代农业发展进行战略分析。曹妃甸区现代农业发展具有资源环境优势明显,科技创新能力强等优势,但现代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矛盾、土地资源的制约、国际农产品的制约等因素增多,为此,研究提出发展曹妃甸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策略,以期为曹妃甸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稳定、协调、开放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现代农业;发展战略;SWOT;河北省

现代农业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继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其内涵,是以统筹城乡社会发展为基本前提[1],以“以工哺农”的制度变革为保障,以市场驱动为基本动力,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2]。实现农业技术全面升级使农业成为现代产业部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撑农村社会繁荣稳定的产业基础[3]。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和产业基础,其本质是全面推动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解决[4]。

自2012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唐山市曹妃甸区后,曹妃甸区农业区域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种植、养殖等优势产业基本形成,现代农业发展已初具规模。2015年农、林、牧、渔总产值47384万元,比2010年增长80.1%。其中,农业产值101133万元,林业产值4489万元;畜牧业产值达到74680万元;渔业产值224706万元。加快曹妃甸区现代农业发展,不仅能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也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证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客观需要。SWOT是一种战略分析方法,根据自身的内在条件和外在环境进行分析,找到现代农业发展的优势、劣势以及发展机遇、发展挑战,有针对性的提出发展对策,实现战略发展目标[5]。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曹妃甸区发展现代农业进行系统分析,提出相应发展措施,为曹妃甸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稳定、协调、开放发展提供参考。

1 河北省曹妃甸区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农业资源与环境优势

曹妃甸农业资源丰富,盛产稻米、果菜、水产品,是河北省重要的商品粮供应基地,被誉为“河北大米之乡”,“胭脂稻”全国闻名。曹妃甸区水产养殖经验丰富,对虾养殖曾创下单产、总产、规模、效益、创汇、亲虾越冬六项全国第一。河蟹养殖优势明显,被称为“中国河蟹之乡”。曹妃甸自然湿地为河北省仅有、全国罕见的湿地类型、丰富的农业资源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2015年,曹妃甸农业经济实现增长速度快。曹妃甸全区粮经作物总产量20.01万吨,其中水稻产量187219吨,玉米产量10138吨,花生总产量684吨,薯类产量为11125吨;棉花总产量220吨;蔬菜产量86880吨;全区水产品总产量12.72万吨,其中海水产品产量13429吨;淡水产品产量95325吨。在海水产品中,对虾产量2715吨,河豚鱼产量930吨,海蜇产量1835吨,牙鲆鱼110吨。在淡水产品中,淡水鱼产量51085吨,其中南美白对虾12010吨,河蟹2050吨。全区肉类总产量3.0万吨,其中猪肉产量2.64万吨;牛奶产量0.27万吨;禽蛋产量0.60万吨。出栏肥猪37万头,存欄21.8万头。家禽出栏237.7万只,存栏101.6万只。

2.农科科技创新能力强

2014年,曹妃甸区一方面引进北京、天津、东北等地水稻品种62个,试验示范唐粳2号、隆粳59等新品种6000多亩,推广盐丰47系列、垦育38以及津源E28等高产品种24万亩、优质米品种8万亩;引进30多个新优果蔬品种;引进水产新品种5个,其中百川欢乐渔谷自繁自育的青虾效果显著,8亩池塘收获青虾苗1200万尾以上。另一方面与北京农林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黄海水产研究所、河北农业大学接洽磋商,建立合作机制。其中,与北京市农科院签订了《农业科技合作协议》,并先后开展了稻麦两茬种植、北京、油鸡养殖、锦鲤及台湾泥鳅养殖等试验示范工作。

3.区位交通优势

曹妃甸位于“环渤海,环京津”的核心地带,在河北沿海经济发展战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蒙泰铁路的修通,曹妃甸区将成为连接内蒙古、西伯利亚的中国三北地区重要交通走廊和面向东北亚的重要窗口。曹妃甸港是渤海湾内最后一个建设的大型深水码头,距离韩国仁川港400海里,距离日本神户港口935海里,与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的海运航线十分顺畅。区位交通优势为曹妃甸建设现代港口都市农业发展带来政策、市场支撑。

4.农产品特色优势

曹妃甸区具有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的良好基础。发展特色农业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6]。曹妃甸区农业资源丰富,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种多。以海水捕捞、海水养殖、珍惜皮毛动物养殖、海产品深加工为主导产业,建立绿色稻米生产基地,成功探索出稻田养泥鳅,莲藕泥鳅等立体种养项目。曹妃甸区所属六农场、七农场结合自身区位优势,发展旅游农业,推进传统农业转型。

5.农垦优势

曹妃甸区农垦发展时间长,大面积的国有土地有利于土地流转和集中,曹妃甸区沿袭区管农场体制、社会化组织、社会保障水平较高。曹妃甸区农垦这种独有的体制优势,能够促进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向集约化、规模化、高效化发展。平原水稻有利于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目前,曹妃甸区水稻机播插秧率达到75%以上,机割率达到90%以上,完备的农田水利设施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劣势分析

1.经济基础薄弱,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高投入,高产出”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没有高投入,就难以实现农产品的高产、优质,农民的高收入和维持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曹妃甸区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经济总量偏小,结构性矛盾较突出,缺乏支撑农业全局的战略性项目和成长型企业,城乡发展还不平衡,场镇、村庄建设管理水平还需提高。

2.水土资源制约

曹妃甸区雨量过于集中,干旱期长,土地积盐过程较强,土壤盐碱化比较严重,植被覆盖度低,生态效益差,对农业发展造成了一定限制。曹妃甸区本属于华北缺水地区,同时由于京津两地用水增加,使得区域内淡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这一结构性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甚至会成为影响曹妃甸吸引人力资源的显著限制,进而影响曹妃甸区经济乃至现代农业发展。

3.科技成果推广能力不强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曹妃甸区能很好地借助各农业高校与科研院所来发展现代农业。近几年曹妃甸区为发展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利用京津冀资源,成立组建了现代农业科研机构,但在建设过程中忽视了农业科研机制的建设农业科研机制存在着许多问题,致使短期科研行为非常普遍,而在真正的基础性、原创性的研究上投入严重不足。具体表现在:第一,农业科研机构管理体制僵化,存在明显的行政主导倾向,科研收入分配方式不完善,致使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受到抑制。第二,科研机构片面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缺乏对长远规划与发展的研究。第三,曹妃甸区发展以工业为主,农业科研机构缺乏政府支持,农业科研力量难以得到有效整合,各科研机构、高校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合力进行科技攻关。

(三)机遇分析

1.“三区一线”产业带建立,为曹妃甸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机遇

唐山市曹妃甸区确立了生产力布局向沿海推进的发展战略。围绕曹妃甸港口开发建设的启动,以海港开发区、曹妃甸工业区、南堡化工区为主体,构筑“三区一线”的现代新型海滨工业城。曹妃甸区处于“三区一线”的中心地带,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前景。

2.国家惠农政策为现代农业发展带来了机遇

国家对农业的支持政策和力度的加强,“四化”同步发展,协调、创新、开放、共享、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生态文明战略为曹妃甸区发展现代农业带来良好的政策环境。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鼓励专业大户承包土地,发展家庭农场,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

3.农业劳动力向外转移,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条件

曹妃甸区农业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减少了留在农业中的人口和劳动力,为农业的经营规模的扩大提供了基本条件。从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都有一个农业人口、劳动力向外转移的阶段。这并不会对现代农业发展产生阻碍,反倒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业部门、企业能够以更少的劳动力生产出更好的农产品。曹妃甸农村劳动力外流、转移,也是农民收入提高的必然要求,是减少城乡收入差距的要求。如果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就必须加快降低农业就业在社会就业中的比重,加快农业劳动力向外转移,这也为曹妃甸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条件。

(四)威胁分析

1.现代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矛盾的挑战

曹妃甸区接受京津唐三市京津辐射,有着优越的区位优势。为承接京津唐工业转移和曹妃甸工业区相关配套产业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但是也使得曹妃甸区的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着与工业发展竞争土地、水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现代农业要发展首先要解决好与工业协调并进的问题。

2.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冲击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国内农业生产成本、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如何在“双重挤压”下提高农业竞争力是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考验。从国际视角看,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我国农业发展形成的生产流通格局被打破,现代农业发展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国际农产品市场投资炒作加剧,贸易保护主义仍存在。曹妃甸区应对农产品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较弱。近年曹妃甸区现代农业发展虽然迅速,但地区内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较差,农业发展仍以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对国际市场的预测、认知能力不足,成产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造成农业抗风险能力不强。国际市场波动风险随时可能冲击曹妃甸区农业产业,使得农产品出口面临更多的外部不确定性。

2 河北省曹妃甸区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1.加强现代农业的支撑体系建设

现代农业包括产前、产中、产后的产业体系,发展现代农业是一个典型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设施装备发达,生产技术、服务系统完善。要从农业优良品种培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营销,以及农业金融、职业农民培训等方面,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现代农业发展支撑保障体系,补齐曹妃甸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短板”,做好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拓展融资渠道,构建农村普惠金融

曹妃甸区现代农业发展应当建立农业产业发展财政投入的持续稳定增长机制,将经费、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曹妃甸区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规划中,及时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同时拓宽资金筹措渠道,采用多种模式保证农业产业发展的投入,努力推进农业产业的繁荣和发展。抓住国家、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各级财政资金流向机遇,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加大科研资金的吸收,精心包装新建设项目,提高立项的成功率,多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同时,充分利用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积极争取银行倍贷支持,包括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组织和机构的信贷支持,重点用于扶持管理水平高、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的发展。

3.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开展股份合作试点

土地适度集中是现代农业规模经营的基础与必要条件。要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加大对土地流转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促进、鼓励农民流转土地,开展股份合作试点[7]。让农民分享更多的销售收益,培育各种类型的土地流转服务中介组织和交易平台,有效解决农民投入动力不足和经营管理能力偏低等问题,促进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和农业开发价值拓展。

4.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建立农业人才集聚机制

曹妃甸区现代农业发展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优化现代农业人才结构、提高农民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失地及返乡农民的创业与就业为准则,围绕高级人才激励、科技人才孵化、層级能人互信、人才培训,培建现代农业发展的梯次人才开发与利用机制。整合推进创业和职业培训,创建现代农业发展人力资本集聚机制。联动农业、教育、财政等多家部门,整合农科教资源,健全培训制度体系,重点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相关环节岗位操作规范和技术技能要求开展培训。开展“职业”和“创业”结合,短、中、长期兼顾的多层次、多形式现代农业培训,搭建人才经验交流的平台。

5.强化新型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大力推广以稻米、水产、奶牛、生猪和蛋鸡为主要对象的农业保险,扩大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提高种养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抓好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建设,依托曹妃甸区质检中心,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搜集、分析、预警、发布机制,对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高效、科学、动态监控,形成农产品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摆在突出的位置,切实加强免疫、监测、检疫、消毒及无害化处理等综合防控措施。进一步完善基层兽医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机构、落实人员和经费、明确责任,配套一部分资金并列入预算。

参考文献

[1]卢良恕.现代农业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的内涵、特点与发展趋势[J].安徽农学通报,2006(08):21-25.

[2]黄祖辉.农业现代化:理论、过程与途径[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王学真.农业国际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06(05).

[4]柯炳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现代农业中的变革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2007(09).

[5]李尚民.基于SWOT分析的陕西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14):132-135.

[6]侯向阳.生态农业与现代农业若干问题的讨论[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4,12(01):16-18.

[7]陈美球.基于SWOT分析的江西省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2(05)

猜你喜欢

发展战略现代农业河北省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现代农业
河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