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练,冲破重负重围的突破口
2017-08-17陈国旺
陈国旺
减负是当前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在为如何减负而苦苦地寻觅。笔者认为:巧练,是冲破重负重围的突破口。
一、精练。减轻学生作业量的负担
所谓精练,是指要练得精彩。精彩的练习来自教师精彩的设计。“要想有聪明的回答,就得有聪明的提出。”(歌德语)教师设计的作业要精彩,具有代表性,要达到以一当十,举一反三的教学功效。笔者在讲述《小音乐家扬科》后即兴地设计了这样一组练习:“如果小扬科这时还会说话,他会说些什么?”“如果白杨树会说话,它看到这种情境又会怎样嚎叫?”这组练习题深刻地揭示了文章的思想内涵,击中了要害。笔者在讲《凡卡》一课时,则设计了这样一组练习:“年幼而又无法忍受劳作之苦的凡卡,在绝望中向爷爷发出了求救信,信上这样写道:‘乡下爷爷收。请问:凡卡爷爷能否收到这封信?为什么?”这一问问得精彩。它既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叉重温了旧知识,可谓一箭双雕。
众所周知,减负必须减量,减量必须保质。要正确处理量和质的关系,就必须做到量质的和谐统一。这就要对精练的含义作进一步的科学界定。诚然,精练不等于“滥”练,但精练不等于少练,而是指要练得精彩,練得有实效,要将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精练是实现减负的有效途径。
二、巧练,提高学生练的质量
所谓巧练,是指练的技巧高超,练的形式丰富多彩。人们常说,无巧课不活,巧从教中来。笔者认为:无巧练不活,巧从练中来。精巧地练,练得精巧,是提高学生练的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一重要途径。在讲《凡卡》一文收课时,笔者设计了四种结尾:①凡卡悲惨地死去。②凡卡逃回了乡下。③爷爷从乡下来看凡卡。④凡卡几经磨难成为一名出色的鞋匠。让学生分成红、黄、蓝、白四组,就其中一种结尾,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红组说:“年幼无知连信都写不来的凡卡只有死路一条。”黄组则说:“凡卡的爷爷非常疼爱凡卡,他一定会千里迢迢来看凡卡”。蓝组说:“凡卡年纪虽小,但很聪明,发出信后爷爷还没有来接他,他一定会想方设法逃跑。”白组却说:“凡卡是穷人的孩子。在生活的重负下,凡卡艰难地成为一名鞋匠”。最后,教师将四个队的观点加以归纳,并就他们的发言情况客观地给予评价。笔者认为这种练习方式,具有竞争性,富于趣味性,它吸引了多数学生的注意力,可谓练得巧。
三、“新”练。拓宽学生练的视野
所谓新练,就是练得新颖、别致,有新意,练的形式别具一格,练的内容丰富多彩,妙趣横生有吸引力。这就要求教者,必须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设计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别致的练习,吸引学生。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力,让学生练得有滋有味,练中有乐,乐中求练:使他们觉得练习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精神上感觉到练是一种快乐而不是负担,从而达到减负的目的。笔者在教完《让我们荡起双粱》这篇短文时,在布置练习之前,播放了一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生活的快乐。正当学生被音乐所陶醉之时,笔者设计了这么一道练习题:“如此优美的歌曲,作者从动笔到完成只用了短短的半个小时,是什么东西触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有的学生说:“作者从小就热爱音乐,有音乐细胞。”也有的学生说:“作者特别聪明。”还有的学生说:“作者熟悉学生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学生们发言踊跃,课堂气氛和谐。教师将同学的发言加以概括、总结,将课堂练习推向高潮。这一练习方式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气氛,内容新颖,又富于启发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练习,从而觉得练习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这种形式,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又没有加重学生的负担,可谓事半功倍。
综上所述,精练、巧练、“新”练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是冲破学生学业重负重围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