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使用IABP泵动静脉血检测ACT,APTT的差异

2017-08-15李艳红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7期
关键词:活酶适应症球囊

樊 倩,李艳红

(山西省临汾市第四人民医院,山西 临汾 041000)

1 IABP概述

1.1 IABP简介

IABP又被称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这种技术能够会按照心动周期进行规律性的充盈和排空,来辅助心导管的治疗,保证血液的相性循环[1]。然而这种技术也并非只有优势,随着其适应症的逐渐增多,发现其并发症的问题越发突出,并发症使得患者容易出现一些不可逆转的伤害,危害很大。而根据统计数据发现,IABP技术的并发症发病率在20%左右。

1.2 IABP适应症

分别从心内科和心脏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分析其适应症,具体如下。

1.2.1 心内科适应症表现

(1)左心衰竭并难以治疗的患者,或者是不能进行搭桥手术但出现弥漫性动脉病变的患者。

(2)严重心率失常的患者,并且采用药物治疗没有效果。

(3)患者出现心绞痛且持续24 h,心绞痛为变异性或不稳定型的。

(4)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同时血压难以维持且并发心源性休克。

(5)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且在心导管检查介入治疗后心功能差。

1.2.2 心脏外科围手术期适应症表现

(1)在接受心脏直视手术后出现心功能衰竭、心排低情况的患者。

(2)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的患者,且手术前后的新功能较差。

(3)接受人工心脏过渡治疗的患者。

(4)在接受心脏直视手术后出现左心衰、脱机困难,发生机型心肌梗塞的患者,且在复跳后仍然无法维持血压需要依赖机器辅助;

(5)进行急性搭桥的患者、晚期风湿病患者、EF<30%的搭桥患者、手术危险性大的患者。

1.3 IABP禁忌症

在IABP的适应症逐渐增多的同时,其很多禁忌症也被发现,具体如下。

(1)不可逆转脑损害患者。

(2)主动脉严重关闭不全患者。

(3)心内畸形且纠正不满意的患者。

(4)恶性肿瘤且有向远处转移患者。

(5)脑出血患者,且全身都有出血的倾向。

(6)心脏停博患者,且有终末期以及室颤心肌病。

(7)大动脉有损伤患者、主动脉瘤患者、窦瘤破裂患者、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主动脉大动脉出现病理变化患者。

2 ACT、APTT介绍

2.1 ACT

ACT又被称为活化凝血时间,这种方法能够测定出凝血时间,与此同时,它能够对体外循环的肝素用量进行观测。在进行这种方法的实验时,是将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悬液加入到待检的全血中进行一些凝血因子的激活,同时增强了凝血反应的催化效果,对试验第三性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这种方法相比较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来说准确性和敏感性不够高。

2.2 APTT

APTT又被称为活化部分凝血时间,它指的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且这种筛选敏感性很强。在进行试验时,是在体外标准时间内进行凝血因子的激活,采用的是接触因子激活物。同时利用PF3替换掉凝血活酶,然后加入Ca2+,观察血浆凝固时间并做好记录。

3 使用IABP泵动静脉血检测ACT,APTT的差异

在进行抗凝时,往往会检测ACT或APTT,在接受了肝素静推后,如果检测ACT,需要每隔2 h检测1次,维持的时间需要>180 s,若是检测APTT,则其维持时间需要是正常时间的1.5~2倍。APTT的敏感范围是0.1~1.0 U/mL,它适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机型心肌梗死溶栓后的肝素检测,且要求的肝素浓度在0.3~0.7 U/mL。而体外循环时肝素浓度常会达到5 U/mL[6]。应用IABP后,术后最好维持ACT在250~300 s,而PCI患者在接受了IABP术后,若IABP维持较长的时间则需要延长APTT时间,延长50~70 s。

抗凝治疗的护理:患者在置入球囊后抗凝治疗将协同心血管治疗贯穿始终,血小板减少和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并且由于存在介入操作、存在创伤界面,并且该类患者极易出现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常规应用加压袋(保持在300 mmHg)持续给予肝素盐水(肝素50 μg加入生理盐水500 mL),以2 ml/h自连接球囊的外接导管注入冲洗管道,保持管道通畅。注意勿使管道弯曲或扭结,并避免球囊移位,或将肝素钠100 mg加入46 mL生理盐水中用微量泵匀速缓慢推注,速度为2~4 ml/h。每2~4 h按医嘱监测全血凝血酶原激活时间(ACT),使ACT维持在200~250 s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49~55 s,若实验室指标有异常改变,当及时报告医生予以处理。在抗凝治疗中,密切观察有无出血现象,及时按医嘱调整肝素用量,达到既能抗凝又不出血的目的,同时做好患者的皮肤、口腔、尿道护理,保持大便通畅,注射及抽血部位要延长按压时间。

4 结 语

综上所述,利用IABP技术能够有效辅助心脑血管治疗恢复,然而这种技术也有一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抗凝会应用到ACT和APTT,这两者在应用时有一定的区别,需要相关人员认真分析其作用原理,适用范围及使用的注意事项,从而保证在进行这两者的应用检测时不会发生错误。

[1] 周 彤,刘进军.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使用IABP的护理[J].中华全科医学,2014,(04).

猜你喜欢

活酶适应症球囊
基于价值的多适应症药品医保准入模式探讨
完整精算法与简易调算法
— 多适应症药物准入评估方法比较研究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血浆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检测在妊高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血府逐瘀汤联合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行性研究
享乐适应症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载脂蛋白A1/B比值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