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数学教学中看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对策

2017-08-13葛傲宇

世界家苑 2017年1期
关键词:关爱后进生数学教学

葛傲宇

摘 要: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它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本文将以数学教学中取得的经验为本,从“识”、“情”、“理”、“联”、“恒”等方面提出一些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关键词:数学教学;后进生;关爱;转化教育

后进生在每一所学校中都是客观存在的,对这部分学生,长期以来,不少学校和教师都认为是一种负担,在思想上厌弃他们,在行动上不关心他们,甚至鄙弃他们,把他们推出学校,推向家庭,推向社会。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当然也应该包括后进生。应该认识到后进生同其他学生一样,本身也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他们是能够达到基础教育目标的。只是因为他们知识、能力、情感、行为习惯等起点低,心理素质比较薄弱,他们才成为后进生。因此,如果针对后进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使他们能一步一个脚印前进;如果我们把改变一个后进生比培养一个优等生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对他们充满爱心;如果我们能有效地改善他们的内部动力系统,那么后进生也是可以进步的。因此,要提高后进生的素质,关键的一点是我们教育者提高自身素质,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摒弃用成绩好坏判定学生好坏的陈旧标准,不用固定的尺子和框框去衡量学生,创造条件给他们显示才能的机会,促使他们身心向好的方面发展。特别是我们作为主课之一的数学老师更应该在这方面下功夫。

我认为,在笔者的数学教学中总结,可从“识”、“情”、“理”、“联”、“恒”五字入手来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一)以“识”为前提,对症下药

要教育好后进生,首先要求我们数学老师坚持用全面发展的观点认识和看待后进生。俗话说:“出水的荷花有高低”,“人的五指不一样齐”,因此我们千万不能戴有色眼镜,认为后进生一无是处,片面放大后进生的缺点,抹杀后进生的闪光点。我们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病因,对症下药,在教育转化的过程中,及时掌握后进生的思想动态、行为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做到因材、因时施教。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和研究后进生的心理特点,才能消除他的疑惧心和自卑感;教师只有仔细揣摩后进生的心理需求,才能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教师只有准确把握后进生的心理倾向,才能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抱负。教师就应该适当的多表扬他,找到他的闪光点,全面掌握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习惯。

(二)以“情”为基础,宽容接纳

由于学校的评比是根据学生的考试分数决定的,教师的教育失去了一些最不该失去的东西:爱心、关怀、理解。针对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用这些情感内容填平情感沟堑,修补他们因受不良影响而形成的心理障碍,点燃他们胸中的希望。其次要尊重他们,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真正站在关心他成们长进步的立场上,和他们一起共度难关;要以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让他们这样的后进生能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要以诚心赢得他们的信任,为他们提供展示自身价值、树立自尊形象的舞台;要以耐心期待他的转化,鼓励和引导他们确立新的行为目标,不断肯定他们新的行为模式和进步表现,促使他们从旧的习惯势力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逐渐培养起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在不断的交流中,他们就会不断吸取力量,不断进步。

(三)以“理”为要求,导之以行

仅仅有良好的感情基础是不够的,而且要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感情基础,教育转化工作不能停留在与他交朋友这水平上,而应在道理上做文章。他们之所以后进,是由于“心中无标尺”,无章可依,所以我们应明确规范,使遵之有度,循之有则。首要任务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他们如何做人,做一个高素质的人。同时要求他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从小事情和小问题上,渗透着和溶化着大道理于春风化雨之中。只有从点滴小事的严格要求开始,才能把后进生从行为习惯上慢慢地转变过来,培养出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是非观念,必须坚持正面诱导,以理服人,切忌简单粗暴,以势压人。对他们说理要透彻,一定要结合榜样教育和具体事例,利用集体舆论,辅之以分明的奖罚。还应要求他经常进行自我克服,养成、巩固并发展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行为规范为目标,辅以思想教育,晓以利害。育人之道在明理,明理之后,行为则易于在思想支配下逐渐养成。

(四)以“联”为手段,共同教育

后进生必须融进班集体之中,同班集体一起前进。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既是他们矫正不良道德品质的熔炉,又是后进生实现转化、走向进步的摇篮。数学老师在教育和转化后进生中起主导作用,但一个人的能量总是有限的,必须树立良好的班风,发挥集体的力量,使他们身处一个团结友爱、融洽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之中。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后进生的情况向全班提出“不让一个伙伴掉队是全班同学的共同责任”,并在班里开展各种活动:(1)互帮互学的“一帮一”活动。安排成绩优秀同学与他同桌,提醒、督促他遵守纪律,专心听课,课余当“小老师”辅导学习,帮助改进学习方法。(2)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学雷锋做好事,朗读、讲故事比赛,知识竞赛,硬笔字比赛和游戏抢答等,使他们融进欢乐愉快的集体生活之中,并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表现才能的机会和平台。(3)组织参观访问活动。如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开展“学革命烈士,当红色后代”的活动,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激发学好知识建设祖国的志向。除了要做这些,我觉得还需要家长的配合,作为数学老师不仅要发挥主导作用,还应当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引导家长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开展适当的家庭教育,并向老师反映子女在家的情况。这样,学生的进步就会比较快。

(五)以“恒”为追求,反复教育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后进生不良习惯形成已久,积习难改。他们思想觉悟提高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不断反复的过程,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不可能一蹴而就,依靠一两次的谈心、说服教育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在转化过程中,他们会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要冷静分析、正确对待这种反复,不能斥之为屡教不改,不堪造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不失时机地关心他们,引导和鼓励他们爬起来再前进。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我们一定要有满腔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他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只有真正为他营造一方和谐的精神家园,才能使他摘掉后进生的帽子,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后进生的缺点、错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有一个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因此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也是一个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要找准时机反复抓,不少后进生都是经过“进步——反复——再进步——再反复——更大的进步”的曲折道路而转变为先进的,这需要我们数学教师付出艰苦的劳动和辛勤的汗水。后进生的转化,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琳丽,汪涛.浅析后进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转化[J].科技信息.2008,(13).

[2] 朱德全,易连云.教育学概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刘志选,帮助和教育学生的方法——班级管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4] 朱爱莉.后进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J].现代技能开发,2001,(05).

[5] 汤福球.激發后进生自信心的策略[J].云梦学刊,2004,(04).

(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猜你喜欢

关爱后进生数学教学
浅谈转变“后进生”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宁波旦可韵服饰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
让关爱成为留守儿童心底的阳光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