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社交网络对大学生思想影响的对策

2017-08-13曹尚能

世界家苑 2017年1期
关键词:大学生群体社交网络影响

曹尚能

摘 要:在当今社会,社交网络普及到大众人群中,在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尤其是大学生。因此,了解社交网络的发展现状和基本涵义及特点也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对这些的基本了解,结合实际分析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的有利影响。但是,每一件事都有两面性,社交网络在给大学生提供好的平台之外,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我们应当充分了解社交网络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并能够采取措施,加强政府监管,加强校园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造福社会。

关键词:社交网络;大学生群体;影响;对策

面对社交网络出现而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我们要客观辩证的看待,既要看到它带给大学生的各种便捷,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交往平台和学习生活过程中的各种需要的满足,同时,也要看到社交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各种危害。不管是国家还是政府、学校都必须防范社交网络带来的危害,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网络社交观念,教会他们科学合理的使用社交网络平台,防止大学生迷失自我,甚至失去生命。

一、加强对社交网络的依法管理

在面对社交网络带来的威胁时,首先国家要加强监督、制约工作,进一步推动社交网络相关立法工作,以免出现不应该出现的后果。互联网诞生以来,人们的网络活动日益频繁,人们习惯于在社交网络中穿梭,在社交网络中自由的抒发内心的真实感受,也不用顾及其他人对自己的偏见和看法。但是,这样会使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丧失基本的道德和理智,他们会误认为社交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不会伤害到自己和他人。于是,在社交网络里暴露出自己内心阴暗的一面,导致社会上网络犯罪频发,危害社会公共秩序。可见,加强对社交

网络的依法管理已迫在眉睫。可是,相关立法工作还是滞后于社交网络危害的出现,还不能有效地阻止社交网络带来的危害的发生。大学生是社交网络的主要集体,他们一方面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对于法律相关保护规定不了解,很容易受到社交网络的侵害。另外,他们

拥有着极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其模仿能力也是超乎想象的,再加上他们对相关法律的不了解,更容易陷入社交网络的“无底深渊”。因此,在加强相关法律制定过程中,国家不仅要考虑到大学生引发的社交网络犯罪,也要注意防止大学生受到社交网络中不良信息的侵害。

二、加强政府网络监管工作

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大学生的思想和行為也越来越受到它的影响,且影响日益加深,因此,社交网络会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这样,仅仅是国家加强相关法律建设是远远不够的,政府也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加大对社交网络内容和使用的监管力度。社交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人们在这里只能交流却见不到对方。在这里,人性善和人性恶将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尤其是在网络交流室、BBS、网络讨论区等平台,人们可以完全不负责任,尽情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大胆的宣泄自己压抑已久的情绪,这样必将会造成社会混乱。由此可见,加大政府的管理和监督力度是必要的。在监管上,我们要转变旧有的观念,不能像以前监管电视、广播和报纸那样监管社交网络了。对于外来的垃圾信息,我们必须转换策略,因为外来信息渠道多,只依靠堵是不可能阻止的。因此,我们必须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社交网站,防止人们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语,危害到他人及社会。

三、建设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

之所以社交网络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主要还是因为信息内容不健康,从而导致大学生思想扭曲,深深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学校应该积极开展校园网络服务,努力提高信息内容的健康程度,使得信息交流健康且有序。当然,学校还要创建出良好的校园文化,多开展一些积极健康的科技文化活动,举办文化艺术节,大学生可以在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新思想,使他们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前进。在对学生的引导方面,只依靠学校和老师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生从生下来开始第一次接受的也是能够产生深远影响的教育是父母的教育,而且学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家里和父母度过的,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家校合作,使家长多与学生聊天交心,多了解和关心、鼓励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内心世界,并且家长还要经常与老师交流沟通。这样,我们就可以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健康社交了。

四、重视网络环境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社交网络可以影响到大学生的方方面面,经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社交网络之所以能够带给大学生各种负面影响,是因为大学生自身的素质不到位。要想根除社交网络带来的危害,必须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从根本上除掉这个大祸害。

首先,我们应该建立一支无比强大的,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社交网络工作团队,让他们开展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这支团队要积极提高运用社交网络技术的能力,加强引导大学生搜索和运用有益健康的信息,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并针对性的解决掉问题。

其次,提高大学生自己的网络社交的免疫力很有必要。大学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等社会主义新思想来教育学生,使他们能够在杂乱的信息世界高效的辨别和抵御各种不良信息。积极坚持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最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得自律精神和道德观念深入人心。大学生由于自制力不强,容易对自己放纵,使自己做出不利于社会的事情,违反社交网络道德。因此,加强德育教育和进行他律规范,可以引导大学生们提高道德意识和自控能力,做一个良好的网络社交公民。

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的大众化,使得微信、人人网、QQ、微博等社交网络平台充斥在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这些网络社交平台不仅扩大了大学生的视野,也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满足了大学生心理需求。但是,大学生本就处于人生的关键期,再加上心理的不成熟,自制力缺乏,他们经常沉溺于社交网络,对于身边的亲情、友情和学习置之不理。由于社交网络自身的虚拟性,大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尽情的宣泄,这样,人性恶的一面也就展现出来了,不仅伤害到他人,也威胁到社会的安宁。无论对于国家还是对于学校、对于个人,科学合理的使用社交网络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国家、学校应齐心协力采取有效的方法制止大学生沉迷社交网络,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使大学生学会合理使用社交网络,为自己的健康成长服务。

参考文献

[1]刘艺:《浅谈网络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及教育对策》,载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 年第 3 期。

[2]王茹:《移动网络和社交网站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载《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3 年第 5期。

[3]赵萱:《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对策》,华北电力大学 2012 年本科毕业论文。

[4]陈迪男:《浅谈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及其对策》,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年第 3 期。

[5]马波:《浅谈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载《教育探索》 2010 年第 10 期。

(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猜你喜欢

大学生群体社交网络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搭建思政教育网络平台 提升思政教育实效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大学生微博使用动机实证研究
网络心理咨询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运用探析
社交网络自拍文化的心理解读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