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田径后备人才培养路径的几点思考
2017-08-13姚立莹刘艺
姚立莹 刘艺
摘 要:田径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深刻的影响着田径队伍的整体竞争实力。在我国全面转型的社会背景下,田径运动也随之得到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市场化的发展趋势。然而新的发展势必会带来新的问题,体校生源渠道窄,毕业生就业前景不明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冲击了我国田径运动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笔者在本文中就目前我国田径后备人才的发展现状,对我国田径后备人才培养路径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田径运动;后备人才;培养路径
田径运动独特的竞技性、参与性等特点使其成为我国体育竞技项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并受到社会各界体育爱好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就我国当前的体育环境而言,我国田径运动项目仍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后备人才培养机制有待得到进一步完善,科学合理的田径后备人才培养机制能够有效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促进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
一、田徑后备人才的重要作用和培养目标
田径运动在我国的体育项目中长期占据主要地位,成为体育竞技项目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田径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能够有效保证田径人才的来源与输出渠道,有利于突破性战略举措的落实与实施,能够有效加快我国田径运动的项目的迅猛发展,从而推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实现体育强国梦。由此,对田径项目做出战略性规划,科学建设后备人才培养机制,成为促进我国田径项目不断健康向前发展的必由之路。后备人才基地的建成能够有效提高我国田径人才储备的质量与数量,以科学规划、系统安排、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为准则,全面培养、重点强化,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好充足的人才储备工作,提高我国田径运动的整体竞争实力,全面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田径后备人才发展困境
1.训练枯燥及培养“重技术轻文化”
首先,按照我国传统的体育观念,田径训练就是通过单一、大量的反复练习以提高田径运动成绩,这种枯燥、高强度的体育训练方式很容易使这项运动失去其本身具有的趣味性特征,促使许多青少年对其产生排斥心理。其次,“重技术轻文化”的培训理念贯穿了我国田径训练活动的始终,在体育训练与文化课产生冲突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文化课让路于训练活动,这种情况的长期存在势必会出现青少年运动员文化知识底子过于薄弱的状况,多数家长对孩子退役后的出路问题表示担忧,毕竟就我国体育现状而言,能够跻身进入国家队的青少年运动员毕竟是少数,大部分退役是必然的。出于对这一问题的担忧与思考,许多家长选择让孩子放弃田径。
2.培养链的衔接不畅
我国现存的田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四种:即 “金字塔”培养模式;体校“一条龙”培养模式;“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田径俱乐部的培养模式。然而这几种人才培养方式都存在人才培养链衔接不畅的问题,从而导致在人才输送环节,经常出现由于上下层人才培养观念的差异,由低一级培养层流向高一级培养层的运动人才出现难以适应训练的状况,从而在无形中扼杀了许多优秀的少年运动员,使其无法提高到更高层次。
3.教练员对我国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的影响
一是理论和技术水平较低。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便在于过早的专项化、高强度的体育训练方式,让许多运动员或多或少存在暗疾,对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可逆转的伤害,不利于运动员的未来发展。二是“经验选材”。绝大多数的底层教练员缺少专业化、科学化的人才培养观念,往往只是凭借其自身的教学经验来实行人才训练工作,从而导致许多运动员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造成人才流失。三是急功近利思想严重。受到当前体育竞技训练与评价机制的影响,许多教练员急功近利思想严重,具体表现为在参赛年龄上的欺瞒造假。通过年龄优势形成的“优秀假象”固然能够让成绩看起来更加光鲜亮丽,然而其实际的人才竞争实力却并未得到有效提高。
4.国家对我国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的影响
一是田径后备人才的培养趋向“利益化”。与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相比,绝大多数的运动员和教练员都更加注重竞技运动的短期效益,其训练的最终目标便是取得好的名次以获得丰厚的奖金以及国家安排的稳定工作,参赛目的的利益化倾向势必会影响到我国体育人才培育工作的发展,造成人才流失。二是我国底层运动员保障机制有待完善。就当前而言,我国底层运动员保障机制仍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对于一些基层体校来说,政府资金支持力度的缺失势必会导致其人才培育资金的不足,进而由于教育经费与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而关闭,即便勉强维持现状,也很难为运动员提供良好的训练环境,运动员家庭也将不得不为训练费用所困扰,在经济与就业前景的双重压力下,许多运动员不得不放弃田径训练,从而造成我国优秀田径后备人才的流失。
三、我国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发展对策
1.效仿马拉松的开发模式,开发田径项目的趣味性
正如前文中所提到的,田径训练活动中的机械化、高强度的训练方式势必会造成该项运动趣味性的缺失,从而影响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由此,开发田径项目的趣味性成为田径训练工作革新的关键。例如,可以效仿马拉松的开发模式。马拉松的参与人员呈现逐年增长的发展趋势,究其原因可概括为以下几点:参与者更加重视过程体验,而非成绩名次;多种马拉松活动开展模式,例如半程马拉松、家庭马拉松等。马拉松的日益普及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促使人们意识到开发田径项目趣味性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2.完善“体教结合”模式,处理好“学与训”的关系
“体教结合”的训练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运动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帮助运动员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成功案例可参考美国大学生篮球联盟。然而出于社会形态与国家意识不同的考虑,在我国实行“体教结合”模式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我国的体育训练传统,平衡好“学与训”两者间的关系,给予文化课足够的重视,做到学习、训练互不耽误,进而有效缓解家长对运动员就业前景与未来发展的担忧。其次,“体教结合”模式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培养链脱节的尴尬局面,制定出一整套科学的、整体的田径训练方案,切实发挥出其对优秀人才的筛选作用,保证田径储备人才的质量的同时也拓宽了后备人才的选择渠道。因此,我国应该针对优秀田径苗子建立一套完善的训练系统,构建一个扎实的田径后备人才平台。
3.通过与专家、同行的教学教法经验交流,提高教练员的教学、创新水平
当前,我国田径教练员个人实力水平参差不齐,绝大多数教练员在进行训练时往往都是经验之谈,很难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脚步。就教练员的培训工作来说,我国应多多向外国政府学习借鉴,例如牙买加政府经常组织教练员培训,让他们在第一时间学习到世界上最先进的训练技术,并通过不同方式提高田徑教练员的各项素质。由此,要想切实提高教练员的专业性,使其训练手段与训练思想与时代相接轨,我国政府必须加大支持力度,可以采取定期举行行业交流会、各体校田径教练员之间的技术及教法比拼等方式来推动教练员整体水平的提高。
4.注重科学选材,避免“经验选材”及“被动选材”
目前为止,我国教练员在进行选材时,过于依赖自己的经验,即所谓的“经验选材”,
这种选材机制极易造成优秀学苗的流失。为了弥补这一选材方式的不足,我国可采取个体测试等科学手段判断小选手的生理年龄、竞技能力和孩子的个性和心理特征,并以此作为选材依据。此外,我国长期的“被动选材”模式局限了人才的发掘渠道,教练员应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向外挖掘优秀学苗。
5.加大对地方县市体校的资助力度,提高基层教练员保障机制
国家对体育事业的支持力度分配不均,基层业余体校能够得到的支持资金有限,极大的限制了地方体育事业的开展。以国外许多田径发达国家为例,基层教练员的重要性要远远甚于大学教练还重要,因为基层教练员负责的是基础训练工作,基础是否牢固深刻的影响着运动员的未来发展。由此,我国政府应给予基层体育事业足够重视,提高基层教练待遇,为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创造更好的训练条件和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 栾天.我国田径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现状问题剖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02).
[2] 李抗美.对我国田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理论思考[J].科技信息,2011(11).
[3] 姚立莹,门阑,卢延文.全运会对广东省竞技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的启示[J].当代体育科技,2014,(05).
[4]卢延文,门阑.广东省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13).
[5]王静,李恩荆,章进.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发展困境与培养策略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6,(03).
作者简介
姚立莹,1989年11,江西上饶人,助教,研究方向:高校田径教学与训练、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刘艺 1990年7,江西上饶人,助教,上饶师范学院 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
(作者单位:上饶师范学院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