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类高校来华留学生培养经验、成果及思考

2017-08-13赵惟一

世界家苑 2017年1期
关键词:留学生艺术教育

摘 要:近年来,来华留学生艺术教育蓬勃发展。作为全国艺术类高校的佼佼者之一,南京艺术学院在培养来华留学生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探索出独特的培养模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本文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例,从专业教学模式、全英文课程、汉语教学、招生程序和硬件服务等多方面探讨我国艺术类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

关键词:留学生;艺术;教育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教育水平的发展,来华留学生艺术教育已由开始单一的短期培训逐步向高层次、全方位的正规高等艺术教育转变,并向系统的艺术学历教育发展。南京艺术学院作为我国排名第一的综合性艺术高校,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来华教育取得突破性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我国来华留学生艺术教育界中一颗令人瞩目的明星。

一、留学生数量、国别显著提高,奖学金种类、名额的不断增加。

南京艺术学院致力于提高留学生数量,并努力争取各种留学生奖学金,以吸引更多留学生生源。2014年,南京艺术学院经长期的努力,获得了教育部外国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高校的资格,随后留学生数量增长迅速,尤其是学历生和高层次学历生数量大大增长,国别增加明显,随着奖学金生的增加,语言进修生也增长显著,凸显了中国政府奖学金的效应。目前,全校设有多种不同层次的奖学金,包括全额奖学金和部分奖学金,奖学金覆盖率超过50%,大大增加了招生吸引力,为多数经济困难的海外莘莘学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图1:2014-2017年南京艺术学院留学生人数变化

二、来华留学生艺术专业教学、培养模式日渐成熟。

南京艺术学院在培养艺术专业学历生方面兼顾艺术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和留学生教育的特点,通过长期的实践,摸索出一条具有艺术特色的来华教育之路:

一、本科生采用传统的趋同化培养模式。该模式即将留学生与中国学生趋同化管理,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参加中国学生的专业课,并要求留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学分。留学生仅可豁免政治、英语类课程,但需用《中国概况》、《现代汉语》等课程补足学分。该模式要求留学生管理部门应正确处理和协调与各院系、部门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强理解与协作。

近年来,随着学校对留学生教育的重视,南京艺术学院为留学生专门开设了中国语言与文化、书法与正字、中国概况、太极拳和健身舞等丰富多彩的必修课、选修课,使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和汉语学习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获得了他们的一致好评。

二、研究生采用导师学生一对一的培养模式。面对艰深的研究生课程,大部分留学生都存在着理论基础差、汉语水平不够的问题,因此,南京艺术学院针对留学生的特殊情况,挑选学校内熟练掌握外语的导师讲授艺术专业课程,进行一对一指导的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有利于导师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并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培养方案,是最有利于留学生提高专业能力的培养模式。但该模式存在的问题是:随着研究生数量的增长,目前校内具有语言能力的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已供不应求。

三、建设留学生全英文授课课程,并逐步完善发展为核心课程群。

自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培养资质以来,留学生全英文授课需求量逐年增大。南京艺术学院借助留学生教育平台,经过在学校的各二级学院师资调研,积极开发建设全英文授课的课程。2016年有2门课程获得了2016江苏高校省级外国留学生英文授课精品课程;2017年又获得了2门2017江苏高校省级外国留学生英文授课精品课程。这在江苏省省乃至全国,还是第一个艺术类有获得4门全英文授课精品课程的院校。今后,南京艺术学院将继续开设留学生全英文授课精品课程以及双语教学课程。

2016年9月,由彭丽媛教授牵头,南京艺术学院负责培养了由10位赞比亚留学生组成的全英文音乐专业进修班。这是学校的一次全新的尝试,也是由个别英文课程向全英文专业转换的契机。考虑到留学生汉语零基础和音乐专业背景的特殊性,学校安排了多位专业水平高、英语表达流利的艺术专业老师,精心设计了每周的课程,既包括中国音乐简史、音乐表演舞台心理学等理论课,也包括一对一的声乐、钢琴等实践课。系统的课程安排体系受到了留学生的大力支持,学习成效显著。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也收获良多,达到了教学相长的培养目标,为学校今后全英文授课课程体系、师资培养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经验。今后南京艺术学院还将继续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师资配备、教学评价、课程考核等方面的工作。

三、留学生汉语教学飞跃发展。

自2014年以后,南京艺术学院成为教育部委托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培养任务院校之一,在留学生汉语教学的质和量上都有了飞跃提升。根据教育部对留学生的培养要求,学校开始培养留学生预科生,并于2016年开始实施进修生、预科生分设班级上课。如今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长期、短期进修生、预科生汉语教学体系,能够独立、高效地完成留学生汉语教学。

针对汉语进修班,学校实施科学化分班、梯度式教学、精品化小班:国际教育学院始终坚持开展精品化小班教学,实践精致化教学、精细化管理的办学理念,树立了优良的汉语教育品牌。我校教师经过深入了解学生层次、水平与学习要求,最后划分为4个不同层次的汉语班,每班人数不超过15人,并根据每个班级的实际需求设置不同课程,力求让每位学生真正在适合自己水平的班级中学有所得。如果学生发现自己的水平已不适应所在班级,也可向学校提出申请换班。

目前,南京艺术学院汉语预科教育正朝着预科与学历教学衔接、语言与专业贯通的方向发展。

四、招生渠道多样化,招生程序严谨化。

一、宣传方式和途径的多样化。通过南京艺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重新制作的新的网页(双语)进行宣传;每年有计划的参加有组织和精心安排的国外招生教育展,加强与有实力和可信度的中介合作,拓宽招生渠道。例如,南京艺术学院连续四年派遣招生老师、专业老师赴马來西亚参加中国高等教育展,展位一年比一年火爆,今年已有五十余位马来西亚留学生踊跃报考我校。

二、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对学校的积极宣传发挥了很好的效应。由于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国别广泛,在本国多数为杰出学生或来自具有影响力的家庭,因此他们的口碑无疑是学校向世界宣传的最佳工具。由于大量不同国别的中国政府奖学金生来到我校学习,他们又将本国学生资源介绍来我校。例如蒙古,2014年之前我校仅有一位蒙古籍自费生;自从三位中国政府奖学金蒙古生来校后,主动向亲朋好友宣传我校,如今已有十余位优秀的蒙古留学生来到我校求学。

三、招生程序方面,南京艺术学院也逐步走向专业化、严谨化,从追求留学生数量,向既追求数量、又追求质量转变。首先设置了留学生申请网站,需要在网站上进行详细的信息录入;其次,规定留学生必须寄送学历证明、体检证明、专业作品、语言证书等多种材料到校,体现了申请留学的严肃性;第三,在审查入学资格方面,国际教育学院将申请者的资料送至各二级学院审核,经相关专业老师签字同意后方可录取;第四,设置了语言水平要求,规定学历生在入学和毕业时都必须取得相应的汉语水平证书;第五,对某些特殊专业,如播音主持、影视表演、舞蹈表演等,要求留学生参加专业面试。以上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留学生生源质量。

五、积极改善留学生生活硬件,提高服务水平。。

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多,学费及奖学金经费的增加,国际化教育观念的进步,南京艺术学院在针对留学生的硬件与服务上也产生了质的飞跃。近年来,先后改善了教学楼、办公楼、留学生宿舍、青年公寓等硬件设施,使留学生在优美、完善的环境中安心学习和生活,目前宿舍条件已达到省内一流水平。

教职工秉承“外事无小事”的服务观,深受留学生好评。负责留学生管理的国际教育学院克服教职工人手不足的问题,坚持甘于奉献、诚实敬业,努力完成各方面工作,保证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转,力求照顾到每位学生的生活、学业、签证、健康等各个方面,让留学生宾至如归。正因为多年来教职工的倾力付出,学校从未出现过留学生管理重大事故。

2016年9月开始,学校为留学生设置班主任制度,班主任负责所在班级所有学生的学习、生活各项事务,使留学生服务工作更细化、更到位。另外,学校积极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宣传留学生活动及留学生管理工作,坚持做到工作日每日更新,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目前已成为江苏省内具有影响力的留学生高校平台。

六、结语

留学生教育可以带动和促进高校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各个方面的国际化,对于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和高等教育质量有特殊意义。虽然相对而言,艺术教育较为“小众化”,但艺术类留学生肩负着向全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使命。而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教育水平的提高,也为来华艺术教育提供了最佳的发展机遇。

南京艺术学院充分分析研究目前国内外艺术教育培养的总体情况,积极探索适合来华留学生艺术教育的培养模式,成绩斐然,其经验值得广大院校尤其是艺术高校学习。当然,学校在来华教育方面也有经验不足、需要改进之处,如:全英文授课体系未能覆盖大部分艺术专业、大部分留学生汉语水平不能满足学历教育的需要,等等。我们应当抓住时代机遇,为中国艺术对外教育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李轶群,关于发展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第9期,27-29.

[2]奚协,外国留学生艺术专业课程教学初探[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138-140.

基金项目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6SJB740014);高留分会课题2016-2017Y013(《汉语言与中国艺术的国际传播建设研究》)

作者简介

赵惟一,女,1985年生,江苏苏州人,文学硕士,南京艺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综合办公室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及文化教学。

(作者單位:南京艺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留学生艺术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纸的艺术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北京外国留学生的规模与结构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