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一颗求知的心,细嗅书香
2017-08-09兰莲菊
兰莲菊
摘 要:《诫子书》有言: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在告诉世人,书中蕴藏的学识无限,不仅能令人知天下事,更能明世间情理。是的,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位高尚的人谈话。它能够净化人的灵魂,使得他们在各个领域中获得非凡的成就。古往今来,多少中外名人出类拔萃,与他们的阅读习惯是息息相关的。未成年人是一个求知欲强的群体,正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绝佳时机,应当加以重视。在博览群书的过程中,孩子们会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吸收人类发展的智慧结晶。作为教师,以引导孩子阅读作为教学目的之一,用心经营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督促他们从小养成阅读习惯。
关键词:阅读;兴趣;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7-014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7.087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体会学习乐趣
阅读课并不能够以教师的讲解为主,需要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们进行自主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的阅读时间和良好的阅读环境,使得学生能够用心地去感知书上的内容,从中获得思考。为了让小学生能够从阅读中形成自己的思维,学校实行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在无压力、无束缚的氛围中放开想象。多年的教学生涯,让我明白,懂得尊重学生是进行教学最重要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就学生当前的成绩而对他们妄下定论,这将对学生造成毁灭性的冲击。因此,用心观察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责任,从中发现学生阅读上存在的优缺点,给予他们信任和鼓励。在课堂上,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不应全面否定,这种做法有助于建立起师生之间自由交流的桥梁。而在成长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犯错误,必要时给予适当的批评也有益处。
二、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发展创新思维
自主,即学生自己支配时间,遇事有想法,做事有担当。阅读是一种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但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拥有满腹才华,需要点滴积累,日久方能成多。古人自小启蒙,寒窗苦读十年而金榜题目,离不开阅读的作用。但是,在阅读教学中,哪里是学生的战场,需要由学生自己去发展、去探索,让好奇心引导学习,放飞自己的思维。若是老师用定性思维加以引导的话,将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之后不过是墨守成规罢了,限制了上升空间。同时,阅读并不是一目十行,看过就完事,而是需要从中发现问题之所在,并且敢于提出,这就是一种质疑的精神。读《卖火柴的小女孩》让学生意识到小女孩处境之艰难,与自身享有的优质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虽说是自主阅读,但教师在其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文章中的感情真谛,教师会在班上组织开展起表演活动,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中离小女孩更近一步。这就是结合到各种教具将现实生活与书中的世界联系在一起,将书读活。
三、掌握阅读方法,实现阅读目的
阅读方法有三种,分别是精读、略读和浏览。在小学生的阅读教学中,方法是简到繁加以学习,达到综合运用的目的。通常情况下,第一步是快速阅读材料,对文章有了大致的了解;第二步是采用略读方式,找出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三步则是仔细地阅读材料并正确地理解,实现阅读的目的。
四、根据年龄特点,挑选课外书
在校园中,课内阅读作为主要的教学素材,通过教师,让小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至于课外阅读,则是对课内阅读加以扩展,方向也就越广。读什么样的书,带来的感悟自然是不同。小学生正处于一种接受新事物的阶段,教师或家长都需要注意到阅读内容,选择真、善、美的读物对心理、大脑的感知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都有着较好的作用。另外,阅览一些带有新、活、宽特性的读物,使得一个学生的视野也不断放大,为未来的人生打好基础。低年级小学生对事物的了解并不多,往往是会选择寓言故事、童话故事以及《十万个为什么》类的科普读物。而中高年级的学生对生活有着相应的看法,并且通过教学获得一定的知识,推荐的读物也就更加上层次。为了能够让学生对课外读物产生兴趣,教师、家长应该要关注学生的性格,从而更好地挑选好书籍。例如,性格比较安静的学生,《爱因斯坦传》等作品尤为适合。性格活泼好动的学生就能够推荐带有战斗场面的读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是一部带有此类性质的作品。喜欢音乐的学生,就能够让他们接触《贝多芬传》等与音乐有关人士的故事。小学生在阅读的时候,难免会出现疑问。他们的问题也许是简洁明了的,但这也是他们自己在书中获得的见解,适当地给予鼓励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把生活当作一门艺术,那么阅读就是这门艺术的灵感,要让这个灵感以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我觉得,在阅读时,我们需要用一颗宁静的心来细斟细酌其中的奥妙。走马观花式的阅读,永远不会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艺术,他们只是在生活的边缘浑浑噩噩地走了一遭罢了。曾几何时,我们加快了步伐,遗漏了路边的风景,一切都是那么得快,人们再也无心细看“斜风细雨”更何谈“不须归”。我们都习惯了大步前行,却遗忘了慢条斯理才是人生的极致。生活如此,阅读亦然。克尼雅日宁说过“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在生活的加速度中,我们太多时候都只是读而不懂,但稍稍放慢脚步,便可略知其中大义。唯有细品细斟,方能超脱书外,悟另一种曼妙。罗曼·罗兰亦说过“谁都不会死读一本书。每个人都从书中研究自己,要不是发现自己就是控制自己”。读书的目的更重要的在于研究自己,让自己的灵魂得以升华而非仅仅为了读书而阅读。阅读不能一味追求速度,需潜心研究,待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方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阅读是一种习惯,静心细品才是习惯的最高境界,与求知同行。强迫学习是现代教学面临的通病,与孩子们的叛逆相冲突,越是要逼迫学习,取得的成果远没有自由学习更令人满意。习惯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有一个过程的,也许困难,但更多的是耐心和坚持。在此,衷心希望学生们能够带着一颗求知的心,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细嗅书香。
参考文献:
[1] 金爱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绝对性评价开发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2] 任丽艳.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分析[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4):89.
[3] 刘玉奎.小學语文阅读教学层次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s1):218-2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