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思维定式“陷阱”,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益
2017-08-05孙娟
孙娟
摘 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思维定式”能帮助学生迅速进行新旧知识的联系,按一定的方向与方法去解决一些问题,这对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有着积极的一面。但是,它又使学生按一种固定的思路考虑问题,使他们在面临新问题时,常常盲目地搬用已有的经验,表现出思维的惰性和呆板性,这对小学英语教学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因此,研究和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对英语学习的消极影响,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水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思维定式;消极影响;小学英语;课堂效益
思维定式是指人们用一种固定的思想和习惯去考虑和解决问题,表现为人们思维的一种趋向性和专注性。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利用这一规律有助于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去解决新问题,对提高英语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思维定式形成过程中,也往往伴随出现思维的惰性和呆板性,对英语教学产生消极的影响。它妨碍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具体表现为:语法前后矛盾,时态不一致,固定搭配随处乱用;在各种练习中造成差错;在句型转换、阅读理解等综合练习中影响尤其明显。因此,我们要重视思维定式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消极影响,努力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一、思维定式的消极影响
1.产生负迁移,影响正确判断
学生解答问题时,有一种寻找解答线索的定势,希望利用大脑皮层中储存的神经联系,提供解决新问题的线索,这是一种正常的思维活动。但是,当两个问题形式类似,而本质不同时,如果不能分辨它们的区别,抵制思维定式的消极影响,就会受一些假象的蒙蔽,造成知识的负迁移。
例如,在教学现在进行时这个时态时,为了使学生牢记句子结构,通常会让学生熟练背诵:主语+be动词+现在分词+其他。当学生看到“You are,I am,He is,She is”等句子开头时,往往就随便乱造现在分词,产生了很多笑话。如:“Im busying. Youre fatting”等。
2.产生思维惰性,削弱创造能力
学生最先接触的知识或方法、牢固掌握的内容,往往在学生的大脑皮层中形成较深的痕迹,这样就限制了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范围,使所尝试的方法定型化,产生思维的惰性,不肯动脑筋,创造能力减弱。
例如,一般现在时中当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动词后加s,这是学生最先学的知识之一。学生对此记忆特别深刻,到处加s。诸如:“His brother doesnt goes fishing every Sunday.(否定句不分)”“Shes cleans the table now.(时态不分)”等。
3.产生“功能僵化”呆板性,缺乏灵活性
思维定式的消极有时以“功能僵化”的形式反映出来。对于一个常用的句型稍微有些变化,学生往往就不能马上判断正误。如,“How are you?”有很多不同的回答,通常用“Im fine/good/well.”等回答来表示身体好。偶尔用“Not bad.”来回答,有些学生就感觉不正确。因为这些学生已经受“Not so good.”的影响,认为“Not”开头的回答肯定是表达身体不好的。
综上所述,由于思维定式的消极影响,使学生习惯于生搬硬套,因循守旧。長此下去,就会约束学生思维的展开,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由此影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造成一定程度的思维障碍,导致他们学习上的因循守旧,对一些综合要求比较高的题目难以理解,思维无连贯性,学习上难有较大提高。
二、克服思维定式消极影响的措施
思维定式消极影响的产生是由学生思维发展不平衡造成的,他们的抽象思维正处在由“经验型”转向“理论型”的过渡时期。学生往往只注重记忆知识的结论,而忽视认识理解的过程。这样一来就不容易抓住事物的本质,把在一定范围内成立的经验,僵化地固定或不加分析地扩充,造成消极影响。要克服思维定式给学习造成的一个个“陷阱”,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观察比较,建立英文思维方式
在英语练习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受汉语思维定式的影响产生的一些错误。比如:“I very much like you.”语序错误;“I have two pen.”中“pen”没有变成复数等。所有这些问题都受了汉语思维习惯和表达习惯的影响。
教学时,老师不妨多举例子,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自己发现英语表达和中文表达的不同。比如,翻译“我学习很忙”,很多学生翻译成“My study is very busy.”而正确的翻译应该是“ I am very busy with my study.”教学时,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会发现第一句译文完全套用汉语的结构和语序,却犯了英文的句法错误。因为在英语中,“study(学习)”是一个行为,并不懂得忙不忙,感到忙的应是进行这一行为的人。所以应该是“be busy with sth.”或“be busy (in) doing sth.”这些才是地道的英语表达。
像上面类似的问题,通过观察和比较,学生会悟出其中的某些英文思维规律,渐渐地有意识地排斥汉语思维习惯,进而逐渐养成英语思维的习惯,摆脱汉语思维定式的干扰。
2.讲透本质,防止知识相互混淆
为了克服思维定式的消极影响,必须抓住基础知识的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通过对比法、图表法把学生容易混淆或犯错的相关语法点呈现出来,引导他们对其进行观察、对比和分析,找出关键点并加以突破,使学生最终理解和掌握这些语法知识。
如,树上有一个苹果。There is an apple __ the tree (on,in).学生通常会选择介词“on”来填空,这是对的;可是再来一题:树上有一只鸟。There is a bird __ the tree(on,in).学生还是选择介词“on”,这就错了。学生说:“老师,不都是在树上吗?怎么会错?”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让他们认真思考“an apple”和“a bird”跟树有什么关系。分析、讨论后,学生就发现:原来“an apple”是“树”上本身长出来的,而“a bird”是外来的事物,不是树上长出来的。所以,虽然都是在树上,但是所选择的介词却完全不同。这样经过观察、对比、讨论和分析,学生明确了“on”与“in”的区别和联系。
像上面这样通过比较,认清知识间的联系和本质区别,有利于平衡思维定式,在解题中引起警觉,消除思维定式的消极影响。另外,还可以通过列表的方式将各种容易混淆的内容进行分析讲解,提早将学生的常见错误告诉学生,使之防患于未然。
3.练习多样,控制数量提高质量
小学英语练习题不仅要巩固当堂所讲的句型和语法,而且要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练习题不精心设计,只讲数量不讲质量,不仅会加重学生的负担,还会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养成一些不认真做题的不良习惯。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因此,在练习的安排上,既要注意巩固性的作用,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首先,英语习题要由浅入深,形式多样,注意梯度,让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使较少的习题发挥较大的作用。其次,题目形式要趣味多样,达到既能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运用能力的作用。另外,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出一些易错易混淆的题目,自我检测或给同学检测。或者每位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把自己错做的题目全部归纳在一起,经常拿出来看看做做,并学会举一反三。这样一来,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发展,为今后进一步学好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4.提高兴趣,加强语言思维实践
根据信息论原理:大脑接受信息的道路是有很多条的,各种不同的信息有各种不同的通道。如果一个人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那么大脑就会关闭外語的信息传递通道,神经区域也就会兴奋不起来,处于深度休眠状态;即使有所接受,也不会留下深刻痕迹,更谈不上形成新的思维习惯了。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情景教学法、游戏法、角色扮演法、小组竞赛等。学生有了兴趣,学习的功能就会发挥正常,就会越学越有劲头,进入良性循环。学生在一次次积极、主动参与的语言训练过程中,就会逐渐领悟到不同于汉语的另一种语言——英语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
然而,所有方法都离不开实践。只有在经常性的大量的语言思维和语言表达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才能循序渐进、熟能生巧,才能逐渐摆脱汉语的思维定式,摆脱由中文到英文的缓慢而僵硬的“翻译式”思维习惯,而由直接的纯英文思维所取代。如果学生成功地到达了这一步,那么学生英语的良性循环也就开始了,将会出现可喜的飞跃。
毋庸置疑,“思维定式”对于学习英语在一些方面是有利的。比如,当学生达到一定的英语思维定式(方式和习惯)的时候,就会产生学习上良好的迁移现象,就会自己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应用自如。其原因就是大脑中已形成的英语习惯性思维起作用的缘故。如果我们既注意利用“思维定式”对学习的有利方面,又注意克服它对学习产生的一个个“陷阱”,那么我们英语学得更好将是确定无疑的。
参考文献:
[1]文明放.英语教学中如何克服定势思维的负面影响[J].西藏教育,2003.
[2]吕芹生.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