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017-08-05吴朝英

新课程·小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阅读

吴朝英

摘 要: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有这样的阐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关键词:阅读;思维和情感;读书兴趣

阅读伴随着人的终身,在阅读中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教师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现在的孩子无法静下心来读书,无法领略到阅读之乐,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阅读兴趣。我在班上就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做了一些探究和尝试,希望能通过一些读书活动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孩子就能从被动读书变得积极、主动起来。如何将孩子的读书兴趣激发起来呢?我尝试过几招,效果比较好。

1.和学生一起阅读

这个办法对于刚开始开展读书活动的班级效果特别好。刚开始开展读书活动时,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师生共同阅读,静静地读书,热烈地讨论,很快就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起孩子的阅读兴趣。

2.把竞争带到阅读中

把竞争带进阅读生活中,有益于持续发展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每学期进行阅读小明星的评比,将一个学期中读书量较多的学生评选成“读书小明星”,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将书籍作为奖品颁发给这些获奖的孩子,老师送的书让孩子更多了份阅读的热情。如此良性循环,怎能不会让孩子爱上阅读呢?

3.巧用“借书法”激发兴趣

老师平时可以多收集一些儿童文学书籍,在适当的时候借给班上的孩子,在孩子的心中,老师是神圣的、博学的,得到老师借给的书,应该会读得更认真、更有兴趣。

4.讲故事引起孩子的注意

这个办法对于低年级的孩子特别有效。低年级的孩子爱听故事,你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收集许多有趣的故事,在班会或早读课时间里讲给孩子听,当孩子听到精彩之处就故意戛然而止,吊足学生的胃口,并借此向学生推荐这本书,此时孩子已经迫不及待地找书来读了。

5.与好看的动画片接轨

小学阶段的孩子都爱看动画片。针对孩子的这一心理特点,我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让看完书的孩子来我这里借相关的动画片来看,并在班会上开展讨论,议一议,你是喜欢读书,还是更喜欢看动画片呢?通过这样的对比与讨论,学生都悟到了品读文学作品更能引发想象力,更有滋味了。

二、注重学生的自主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就决定了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那么,阅读就应成为学生的自主性阅读。为了落实学生的自主阅读,我的做法主要是:

1.鼓励学生自主质疑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之门的钥匙毫无疑问的是问号。”问题是思维的向导,当一个人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会激起求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鼓励他们大胆提问。

刚开始,学生提的尽是些“鸡毛蒜皮”的问题,许多问题都不着边,尽管如此,我还是认真倾听,给予肯定。同时表扬一些问题提得好的学生,引导他们围绕课文重点来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起初由于问题提的多,课堂教学时间是会受到一些影响。为了避免问题重复或问题过于简单,我让学生先在小组中质疑释疑,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由组长记录下来,由小组代表在班上汇报,再由大家进行讨论。例如,我在上《金色的脚印》一课时,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问学生:“看了这篇文章,你读懂了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学生纷纷举手谈了自己读后的认识,同时也提出了问题:“狐狸在人们眼中是狡猾的动物,为什么正太郎要给它们投送食物?”有的学生问:“为什么说脚印是金色的?”“为什么课文要以《金色的脚印》为题?”……看,这些问题不正是学习的关键吗?当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教学目的不也就达到了吗?

2.自读自悟,发表见解

有了问题,学生自然会急于寻求问题的答案,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探求真知,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对于问题,我并不急于分析、解答,也不马上进入讨论中,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进行阅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通过再次的读,学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老狐狸冒着危险住在地板下完全是為了照顾小狐狸,这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这种爱让老狐狸特别勇敢。”“老狐狸对小狐狸的爱感动了正太郎,所以他给它们投放食物。”“狐狸的脚印被阳光照耀所以说是金色的。”有一位学生说道:“这个脚印是老狐狸救小狐狸留下的,说明它们一家人生死在一起,这种亲情是非常珍贵的,和《金色的鱼钩》意义是一样的。”……这些不都是孩子们自读、自悟的结晶吗?当然,由于学生的个性特征、情感体验、家庭社会背景的不同,对同一事物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为了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我让学生在文中深有感触的地方作旁注,写上自己读后的感受、想法,或是发表议论。

3.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上课,对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是一昧地听讲;对老师是指导和纠正,不是一昧地讲解。”新课标要求学生“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有争议、答案多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我就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各抒己见,相互启迪。如,我在教《乌塔》一课时,让学生就“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么做对不对?”一问,发表自己的见解。由于学生阅历、视野的种种不足,站起来回答的学生所列理由并不充分,而且非常局限。于是我让他们在小组中相互讨论,集思广益。

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更要日不间断,长期坚持。每天给孩子半小时的读书时间并不难,若能坚持小学六年,就一定可以培养出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阅读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

1.将读书的时间真正还给孩子

要让孩子能够更快地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但很多时候,由于过多的家庭作业负担,让孩子没有读书时间,于是我将课外阅读挤进家庭作业中,这样每次布置作业时,我就有意地将书面作业控制在一定的时间内,让学生保证每天有半小时的读书时间,为他们养成读书习惯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2.分享孩子的读书体验

分享是十分重要的一种人生体验。当孩子养成好的习惯,班级里营造出了轻松、愉快的氛围后,孩子就会有一种渴望“分享”的心理。于是,我利用班会开展许多有趣的读书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给孩子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让孩子把自己的阅读体会充分表达出来。

总之,只要我们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以生为友,由“课堂权威”转变为“课堂民主”,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充当好“平等中的首席”,才能真正还给学生阅读的自主权利,让学生逐渐喜欢并爱上阅读。

参考文献:

[1]袁慧.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J].才智,2015(13).

[2]谭金伟,朱小英.浅析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2,22(4):71-73.

猜你喜欢

阅读
浅析小学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高中化学的基本教学方法:阅读、实验与探究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探究性阅读教学探索
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