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解生物选择题时易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6-08-23张保瑞
张保瑞
摘 要: 高考中,选择题占了相当一部分,在高考理综中要拿高分,提高生物选择题的得分率是必要的。本文就高三学生在解生物选择题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高三生物 审题 思维定式
高三生物复习一般有这样三个阶段:系统全面的一轮复习;知识网络构建的二轮复习;套题强化演练的三轮复习。但是这三个阶段的复习中都会涉及大量生物习题,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及时发现学生解题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是提高高三学生生物解题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高考的生物试题,一般分为选择题和分析解答题两种类型。下面就高三学生在解生物选择题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学生在解生物选择题经常会出现基础知识不扎实的问题。比如:2015年全国卷Ⅰ理综的第1题,错选A的学生就是因为没记住DNA和ATP的元素组成,导致丢分;2014年大纲卷理综第1题错选C的学生就是因为不知道核孔的作用所以丢分;第2题错选C的学生就是没有搞清楚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每一阶段的产物和场所。以上涉及的这些知识点都是高中生物最基本的知识,不存在理解应用的问题,只要学生记住了就可以答对。分析以上现象可知学生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具体原因有:学生在当初学习记忆的时候就对相应的知识点记得含含糊糊;或者是当时的确记住了,但是由于高三复习的内容多,时间紧张,没能及时巩固复习,很快就遗忘了;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对于相应的知识点,学生根本就不知道,做题的时候知识随意选了一个。根据以上原因,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相应的方法解决问题。如:对于那些由于记忆不准确失分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应用多种方法帮助记忆。比如: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巧妙利用联想帮助记忆,这样可以将知识点联系起来,千万不能死记硬背;也可以把一些知识点编成口诀,如: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可以编成“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纺锤体出现);中期:形定数清点在板(染色体数目确定,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点裂加倍移两极(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移向细胞两极);末期:两消两显重见壁(染色体纺锤体消失,重现核膜核仁,细胞壁生成)”便于学生记忆;还可以对比记忆法,比如将有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条件单独列举出来,然后从场所、反应物、生成物、物质变化、能量变化等多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和联系点;较多对比不但记得牢,还记得准。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将难记的知识点制作成卡片,运用知识导图等方法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对于那些由于遗忘导致失分的学生,教师可以督促他们及时复习、强化训练。对于什么都没记住的学生,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首先找出不学习的原因,是不感兴趣还是听不懂,或者其他原因,然后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总之,基础知识是能力培养的载体,我们只有在复习中立足教材,立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对于重点的基本概念等要深化和细化,想方设法帮助学生透彻理解,全面掌握。并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督促学生对基本知识准确、牢固记忆,才能有效解决以上出现的问题。
学生在解生物选择题时经常会出现审题不清的问题。审题,顾名思义就是对题目的含义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正确地把握问题,理解题意,明确题目要求,确定答题方式等。审题是合理、正确解题的基础,是获取解题信息,最终达到圆满解题的第一步,也是解答试题的关键环节,若不慎重,则有可能出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结果。但是高三学生在解生物试题时,往往会出现审题不清的问题。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Ⅱ理综卷第2题,题目明确告诉学生选出错误的,可有些学生题都没读清楚就把正确的选上了;有时候题干中已经给出了解题的有用信息,但是学生却不会提取和应用有效信息……其实这些都是学生审题不清的表现。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而要提高审题能力,中心就是要做到通过阅读题干,弄清题意。即首先要通过阅读题干明确题意。如:明确需要选择的是符合题意还是选择不符合题意(以上造成此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 )、能用此原理解释的现象是( )、因此这些植株可能是( )……);是选择正确的还是选择错误的(以下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以下正确的说法是……);还是根据题干问题具体做出选择(下列属于消费者的是( )、这说明( )、苯丙酮尿症导致( )、女孩患病的概率是( )……);其次要全面准确地分析已知条件的内涵。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Ⅱ理综卷第1题,析表中数据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空气的成分和温度,因变量是离子的相对吸收量,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温度和氧气都是影响离子相对吸收量的因素,根本原因是离子的吸收为主动运输,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而氧气浓度和温度都影响呼吸作用。同样温度条件下,空气瓶子离子吸收量大,说明有氧条件有利于根对离子的吸收,A正确;同样的空气,不同温度条件下离子的吸收量不同,说明温度变化影响根对离子的吸收,B错误;同样的温度条件下,氮气环境中根对离子的相对吸收量少,说明根对离子的吸收需要消耗能量(ATP),且氮气环境不利于根对离子的相对吸,C、D错误。当然避免审题失误,不仅需要考试时认真读题,更需要平时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才能在考试中善于捕捉有效信息,识别无效干扰信息,判别试题的限定条件与要求,作出正确的解答,获得最佳发挥。
学生在解生物选择题时经常会出现知识僵化,不会灵活应用的问题。例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Ⅱ理综卷选择题第2题,有些学生的确知道合成DNA时需要的是DNA聚合酶,但是就是不能把此知识和题干信息——“酶能结合到端粒子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子DNA的一条链”有效结合起来分析B选项(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有些学生只知道真核生物细胞的DNA中含有端粒,也知道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但是就是不会应用此知识分析A选项(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最终导致错选失分。这些现象暴露出一些学生有“死读书,读死书”的倾向,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通过精选的练习有针对性地强化能力训练。在讲解分析题目时,在分析清楚命题意图、审题方法、解题思路的基础上,重点强调解题时对基础知识的迁移、转化和应用。也可以把一些相同类型的题目(考查的是相同的知识点,但是考查的角度或方式不同)放在一起分析,先让学生试着找出这几道题考查的知识点,再让他们依次分析题目是从哪个角度考查的,以什么形式考查的。长此以往,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而且可以很好地提高他们在解题时对知识点的应用能力。
学生在解生物选择题时经常会出现思维定式的问题。思维定势是指用固有观点或经验等看待变化的新事物或分析、解决新问题。所以,在审题时粗心大意,凭经验办事,势必犯思维定势的错误。高三学生在解生物题时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高三复习过程中,学生练习大量习题,所以在考试中不乏遇到相同的试题或相似的试题,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有些学生往往就会凭借平时的经验,想都不想就选出所谓的“正确”答案,但是考完之后,才发现考试题和自己做过的那道题不完全一样,要么是选项的顺序改变了,要么是关键字词做了修改,要么是所问的问题有所改变……为了解决此问题,我们可以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加强变式训练,这样就可以防止学生机械模仿,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解题技巧的提高。对于拓展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克服思维定势十分有效。
在学生的答题过程中存在的另一个较普遍的问题就是答题不规范。比如:答题卡涂得不规范、涂卡时张冠李戴、忘涂等,答题规范性与否对于学生能否高质量地完成答题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们在平时复习中要对学生规范答题长抓不懈,在平时检测的过程中对学生严格要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通过对高三学生在解生物选择题时经常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可以看出,只有学生在牢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做到认真细致地审题、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努力克服思维定式的出现,做到规范答题,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得分,从而有效提高选择题的得分率。但是要做到百分之百不丢分,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知识掌握的全面程度、答题技巧有效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项云云.浅谈高中生物复习中如何培育学生的解题技能[J].高考(综合版),2014(12).
[2]朱德敏.高中生物解题策略的探讨[J].理科考试研究,2014(09).
[3]董春云.谈学生定式思维形成的原因及克服对策[J].数理化研究,2009(3):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