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视角下的学校标签化问题浅析
2017-08-04郑莉芝
郑莉芝
【摘要】早在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全纳教育中就蕴含了教育公平这一核心内涵,但在学校中“优等生”“差生”(“学困生”“后进生”)这类标签随处可见,学生在学校所受的待遇因此有所差别。因此教育者要尽量避免由于标签化所带来的教育不公,在教育实践中将教育行为往公平的方向不断发展。
【关键词】教育公平 “优等生” “差生” 标签化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008-02
在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召开“世界特殊教育需要大会”上明确提出了全纳教育这一新的教育理念,该项理念的核心是教育是一项人权,人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教育体制不应该排斥、歧视任何人。由此可见全纳教育的核心观点就是教育公平。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教育公平的实施有所偏差。
一、何为“优等生”、“差生”(“学困生”、“后进生”)
“优等生”的概念不难理解,就是指在普通学校教育条件下,各方面表现突出、学习优异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学业方面能按时达到老师的要求,甚至超越老师的要求,在纪律方面能自觉遵守,没有行为意识,自我意识较强等等。
《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中对“差生”(dunce)定义为:不能按规定完成学校作业或学习成绩低于一般水平的学生。
总的来说,教育者因各种因素片面的将学生贴上“优等生”“差生”“学困生”“后进生”等等标签,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标签化处理来实施自己的教学工作。
二、学校标签化行为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被贴上了“优等生”和“差生”两种不同类别的标签,而在教育的过程中一旦学生被贴上标签便很难摆脱标签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差生”的标签对学生的伤害更大。
被贴上“优等生”的学生大多会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学习上的成就使他们受到老师的重视以及同龄者的羡慕,过高评价自身并逐渐产生骄傲自大的心理,一旦这种心理形成便很难教育改正,导致其在后面的学习生活中乃至与人交往中出现问题。
被贴上“差生”标签的学生大多有自卑心理,在学习上受到老师的轻视以及同龄者的嘲讽,过低评价自身并且加强其防御心理与逆返心理,逐渐出现排斥和抵触教育者的教育和帮助现象。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育者受自身情绪的影响不能公正的处理这类学生的问题,甚至会做出令学生反感的行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教育者有良好的动机也不能得到学生的理解与支持,这样的教育得到的效果最差。
“优等生”和“差生”的称谓出现,不可避免学校教育在其中的影响最大,标签理论最重要的效应就是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那种人”。其理论使得学生在对自我认识的过程中产生误区,导致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向标签趋近,由于标签的差别从而带给学生不同的待遇,这种教育不公的在各大学校中随处可见。
三、处理好学校标签化与教育公平的关系
现行社会最公认的教育制度还存在种种弊端,因此导致学校“优等生”与“差生”标签的出现,不同标签的学生在学校受到不同的待遇,教育者在这个问题中一定要发挥相应的作用,从而避免引起教育中的更大不公。
1.教育者避免标签的出现
在教育者具体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避免单一的以学生成绩作为评定的唯一方式,从而为学生贴上“优等生”“差生”“学困生”“后进生”等等各种标签。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应避免标签话语的使用,在自己的课堂上充分给到每个孩子表现和学习机会,切不可使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避免贬低甚至辱骂学生的情况出现。真正做到为人师者应有的师德,认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状况。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发现有自卑或者成绩不良的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发现每一位孩子的优点,并通过鼓励与表扬的方式为学生找到自信,从而达到提前避免学生自我标签化行为,从源头上遏制了标签化的发生。
2.积极引导学生走出标签化的“魔抓”
这种标签的行为有学生的个人因素存在,但不可否认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因个人情绪而导致的标签化行为,因此教育者不能推卸责任。教育者不能对学生放任不管,标签化长此以往会对学生造成很严重的心理伤害,教育者自身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切不可不当一回事。教育者要与学生有充分的溝通与交流,在自己的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给予更多的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者应撇开标签,努力在教育实践领域将教育公平得到充分体现。
3.“因材施教”不同于“标签化”
孔子有云: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生要给予不同的教育方式,给予学生更好的教育,但是教育者应避免因因材施教而引发的将学生判断为“三六九等”的情况,避免为学生贴上“标签”,每位教育者的心中都应该要有教育公平的理念,在自己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充分得到贯彻落实,为人师者应当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要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创造更多更好的机会,为每一位学生竭尽自己所能,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努力,更是将教育中公平公正的理念带给更多的人,带给整个社会。
参考文献:
[1]陈兴明.教育公平——教育现代化面对的课题[J].福州大学学报,1998,(4).
[2]唐善梅.从“差生”到“弱势群体”——概念的演变、意义及其实践启示[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6(8).
[3]卫娟娟.“差生”称谓与教育公平[J]. 教育科学研究,2007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