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课一得:追求高效的数学课堂

2017-08-02杜鹃

教育界·中旬 2017年2期
关键词:一课一得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杜鹃

【摘要】数学课堂是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的基地,因此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得”。激发、引导学生“得”的欲望和方法,鼓励和评价学生“得”的应用和程度,使学生能够一课一得,也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富成效。

【关键词】 一课一得;有效教学;数学课堂

数学学习是系统的、连贯的并且学科本身具有非常强的逻辑性,所以每一节数学课对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生能够一课一得这也是我们所追求的高效数学课堂的一个重要体现。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情境的预设,让学生产生知识冲击,进而激发学生“得”的欲望;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适时的答疑解惑,引导学生找到“得”的方法;在知识的拓展迁移的活动中,鼓励学生“得”的应用;最后通过学生的及时评价,检验 “得”的程度。

一、情境预设,激起学生“得”之欲望

“如果老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一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淡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苏霍姆林斯基)由此可见,若要追求课堂的高效性,激发学生“得”的欲望尤为重要。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情境的预设达到这一效果。

在《认识公顷》一课中,老师通过课前交流,让学生回顾了昆山三宝是琼花、并蒂莲和昆石。(1)出示琼花的图片,师:一片琼花花瓣的面积大约是1( )?出示面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学生感受1平方厘米的大小。(2)出示并蒂莲的图片,师:一片并蒂莲花瓣的面积大约是1( )?老师出示面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学生感受1平方分米的大小。(3)出示昆石图片,师:昆石展品玻璃罩前面的面积大约是1( )?揭示:1平方米有这么大,让学生感受。(4)师:亭林公园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在这里填哪个面积单位合适?思考片刻很多同学欲言又止。师:为什么不填平方米?师:想不想自己来创造更大的面积单位?这里老师精心的预设,结合了昆山的历史文化,在介绍“昆山三宝”的过程中对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三個面积单位进行了复习和感受,当提出“亭林公园占地面积是多少?”时,很自然地产生了一个知识的冲击,激发了学生“得”之欲望。

二、答疑解惑,引导学生“得”之方法

当学生“欲求不得”的时候,教师应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新知的示范者和指导者,也是知识的先行者和主导者。当然,我们的数学课堂不应该是一个学生机械地被动获得知识的地方,而应该是一个学生自主探索、体验和实践的地方。“对话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种种疑惑,通过和老师的对话与同学的探讨,得到了解答,逐步找到了解决的方法,进而形成了探索的方法,充分体现出课堂的高效性。

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中,当学生拿出长方体准备进一步研究可是却又不知从何下手之时,可以提醒从面、棱、顶点去研究。同学们开始了认真的研究。交流时,引导学生从三方面与同学们进行讨论。(1)面——师:长方体有几个面?都是什么形状的?有没有不同意见?(出示有2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让学生观察)师:谁能说一说这2个正方形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师——在长方体中你还能找到相对的两个面吗?师:利用你的直尺量一量,这些相对面的大小有什么特点?(2)棱:师:长方体一共有多少条棱?师:用直尺量一量,这12条棱的长度有什么特点?(3)顶点:师:长方体一共有多少个顶点?每个顶点由几条棱相交而成的?师:这3条相交的棱就是长方体的长、宽、高。这里老师通过时时解惑和适时引导,让学生从拿着长方体无从下手,到奋笔疾书地记录有关发现;从毫无章法地测量和比较,到分三方面逐一观察比较,帮助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了长方体的特征,同时也让学生找到了“得”之方法。

三、拓展迁移,鼓励学生“得”之应用

“千举万变,其道一也”,尽管许多数学问题形式多种多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因此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拓展和迁移,鼓励学生将所“得”应用于实践,对于提高课堂效率大有裨益。

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中,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的特征后,设计与之相关的应用练习。(1)利用材料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师:我们需要些什么材料?师:这样的尖角是它的顶点,需要几个?为什么?师:小棒需要几根?为什么?师:这些小棒有没有什么要求?(2)设计长方形的面。师:请你给这个长方体框架包装一下,量一量,需要哪些长方形?(3)特殊的长方体。师:这个长方体有什么不同之处?指出:其中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余四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这里所设计的拓展练习不仅起到了巩固新知、帮助学生形成技能的作用,还增强了学生的“得”之应用。

四、及时评价,检验学生“得”之程度

“人生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赏识的渴望。”(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当学生回答完问题或者完成操作之后,最希望能够得到的是老师给予的肯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回答错问题或者是做错题目时常发生,如果能将这些“错”及时评价分析,从这些“错”中寻找到契机,激励学生自我发现并纠正,就能有效地完善知识的构成。

在《圆的认识》一课,学生利用学具圆规进行画圆这一活动中,老师请一名同学用教具在黑板上画圆,画的过程出现了各种问题:圆心容易跑偏,旋转过程中半径变了等等,同学们纷纷给出了各种意见,最后这位同学在同学们的提醒和自己的努力下,在黑板上画出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圆。老师及时地给予了他表扬的掌声,随即提问:那么,怎样可以画出一个工整、漂亮的圆?同学们完整地总结出了画圆的注意事项。这里,这位学生在自己的不断反思和别的同学的评价、提醒的过程中,进行画圆方法的优化和修正。及时评价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也检验了学生的“得”之程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预设好新知将带来的认知冲突,为学生创造一个主动、活跃、和谐的学习氛围,适时地答疑解惑,恰如其分地拓展迁移,及时地评价总结,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自主地去探索和体验数学,使学生能够一课一得,也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富成效。

猜你喜欢

一课一得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取舍有道,凸显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