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取舍有道,凸显有效

2016-03-25陈媛

考试周刊 2016年14期
关键词:一课一得有效教学语文教学

陈媛

摘 要: 一堂失败的公开课后,作者对语文教学内容的取舍陷入思考,审视现今语文教学中的低效现象,认为课堂更应该注重取舍,在取舍中让文字变轻盈,在取舍中让阅读变得高效,在取舍中追寻一课一得。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内容取舍 有效教学 一课一得

一、缘起:一节失败的公开课

2014年3月,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学校让我上一节公开课,课题是人教版第八册第26课《全神贯注》。在初次试课后,感觉糟糕透了,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

初教《全神贯注》注重表面效果追求面面俱到。

(一)猜谜导入

1.猜罗丹作品导入,介绍罗丹。

(二)初读课文

1.教师: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认读人名。

3.借助课题介绍课文主要内容。

(三)研读感悟

1.哪些地方看出罗丹的全神贯注,画出来。

2.反馈交流:从语言、动作、神态中用表演朗读等方式品味他的全神贯注。

(四)小结课文

从设计过程看,从导入、整体感知、研读感悟,都是颇花了心血,还借鉴了优秀教学设计。但事实上,课教下来的感觉一般,这堂课中学生热热闹闹的,但是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是浅层次的,课文的语言没有触及学生思维,很多三年级已有的知识点我却舍不得扔,总想做到面面俱到,导致每一处的落实都做不好,最后课堂竟拖堂7分钟。课后结合指导老师的点评,我进行了如下反思:

1.3分钟和10分钟

在朗读指导中,我花10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表演体验,而真正用于读的时间只有3分钟。学生的体验是需要整体感知的支撑。缺乏“充分的读”这一基点,再多的表演也是“海市蜃楼”。

2.语言功底和课堂应变

由于心中没有学生,只有教案,因此一紧张就会遗忘教学导语。指导老师说:“教师上课跟演员演戏不一样,演员演戏时只是背事先设计好的台词,而教师上课时,不论教案备得多么详细,都需要教师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具体表现作适当调整。”上课时我让学生无意义地表演罗丹,学生明显兴奋得收不住,我却没有改变自己的设计思路。

3.面面俱到和一课一得

“整堂课你想给孩子的太多了,要孩子了解罗丹的伟大成就,要孩子能从语言、动作品味罗丹的全神贯注,还要语用这种写法,还要明白课文所含的道理。你看似给得很丰富,但孩子接受得很浅,给这么多孩子消化不了不如彰显一课一得,有舍有得才能凸显课堂效率”,指导老师的话一针见血。

二、审视:语文教学中低效的面面俱到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总是想面面俱到,普遍出现这样几种现象:

现象1:严格按照环节模式。导入、初读、精读一个不少,按部就班,环环相扣。字、词、句、段、篇,一样也不落下。现在课堂上很多老师趋于模式化,认为一样落下课堂就不全面。每天的课堂千篇一律,不管什么类型的课文一律这样处理。

现象2:朗读、品读后必有语用。一些老师不管怎样的课堂都要挖出语言训练点。我也是如此,今天的课堂上的语用点其实孩子们早已会,但是为了凸显课堂的面面俱到,我硬性加入语用写话,孩子的层次依然停滞,我却毫不知觉。

现象3:紧抓课内文本内容。一节课40分钟紧抓课内的文本内容,有些课文浅显孩子一读就懂,但课堂时间是40分钟,因此多数老师只能反复地读、说、悟。这样的课堂看似全面其实毫无效果。

三、追寻:语文课堂需要聚焦、一课一得

“整堂课你想给孩子的太多了,要孩子了解罗丹的伟大成就,要孩子能从语言、动作品味罗丹的全神贯注,还要语用这种写法,还要明白课文的道理。你看似给得很丰富,但孩子接受得很浅,给这么多孩子消化不了不如彰显一课一得,有舍有得才能凸显课堂效率”,指导老师的这番话在我耳边响了好久。

再教《全神贯注》回归有效教学——一课一得

带着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我第二次执教了《全神贯注》。教学过程如下:

一、怪人罗丹和伟人罗丹的认知质疑

(一)认识怪人罗丹

1.语言怪

2.神态怪

3.动作怪

4.这人名叫罗丹,这是罗丹跟我们的第一次见面,第一次见面罗丹留给我们的印象就是——板:怪异,彻头彻尾就是一个怪人罗丹。

(二)认识伟人罗丹

1.但资料袋中式这样介绍罗丹的,出示资料袋。

2.默读,你看到一个怎样的罗丹?实实在在是一个伟人罗丹。

二、抓怪异感受罗丹的全神贯注

1.怪人罗丹和伟人罗丹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内在联系?走进课文,自由读,把课文读通顺。

2.怪人罗丹和伟人罗丹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3.现在细细想来刚才罗丹的怪异之举正是他全神贯注的表现,这样的描写文章中很多,聚焦第一段

(1)出示第一段,那句话让你感受到罗丹的行为怪异?

(2)哪个词语引发你的思考?

(3)说说你的体会(根据生回答整理批注,当场打字)。

4.整理学法:刚才我们先划出让你感受到罗丹的行为怪异的句子,圈出引发你思考的词语,写写你的体会。(板:划一划,圈一圈,写一写)

5.用上这样的学法1、2组学习第2段,3、4组学习3,4段.

6.生自由汇报交流。

7.出示最后一段,齐读句子。

三、群文阅读

1.全神贯注的魔力不仅影响罗丹还影响牛顿和巴尔扎克。补充资料《牛顿在暴风雨中》《巴尔扎克不在家》。

2.选择其中一则完成练习。

3.生交流汇报。

4.刚才我们仅用了30分钟读懂了三个故事,因为我们在阅读时抓怪异处停留思考,有感触,马上就读懂了人物的内心。(板:抓怪异,谈感触)应用这样的方法可以提高阅读的效率。应用这样的方法阅读《凡尼亚的爸爸》。

5.生交流反馈。

这节课的设计注重大胆取舍。我舍弃了常规课堂“导入—初读—精读”的教学模式,舍弃了语言的反复品析,舍弃了语言训练,只取了“抓异常谈感受”的阅读方法并以此进行群文阅读教学。

(一)在取舍中让文字变得轻盈

语言文字是语文能够轻舞飞扬的翅膀。要想让学生能在博大的语文世界里恣意徜徉,就必须借助这对翱翔的翅膀。“语言是语文的载体,学语文就是学习语言,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组织指导学生学习文字,回到语文的本位上来”。不难发现低年级的孩子对于文字有天生的热爱,但是越到高年级孩子的敏锐度反而越来越低,这是为何?只因老师对于文字背后的含义挖得太深、给得太多,一味地品、说反而使孩子忘记了文字本真的美感,进而逐步讨厌。

在第二次的教学中我放开让孩子品味,从文字表面的“怪人罗丹”入手,以下是我第二次执教《全神贯注》中的教学片段。

师:今天我们认识一个“他”他是这样说话的,自由读。

师:男女生读,这人说起话来?

生:有点怪怪的。

生:说话前言不搭后语,很奇怪。

师:继续看他的神态,谁来读读。

师:他的神态?

生:这人莫名其妙的只会傻笑(生笑)。

师:看样子大家感受相同啊。再看这人的动作,自由读。

师:陈老师看到很多同学笑了,全班起立来学他的样子做做动作,听我指令:前进、后退、说悄悄话、争吵、大声争吵、踩地板、挥手。什么感觉?

生:他是疯了吧,这些动作都不是正常人做的。

生:他真的是个怪人啊,自己一个人做这些动作还不嫌累。

此时孩子们已经融入文字的本真中。一开始就带着厚重的品析让孩子对课堂的期待大大减少,这样的课堂看似舍弃其实正是为了孩子更好地得。

(二)在取舍中让阅读变得高效

不同于常规课堂,这堂课我舍弃了常规的教学模式,舍弃了整体感知,舍弃了精读反复品味,更舍弃了语用,只留“阅读方法”这一点,但就是这一点贯穿全文教学,让孩子的阅读变得高效。

整篇文章的教学只花了15分钟,文本内需要我们反复品读强调的内容,孩子在阅读整理中理解,这样的取舍使得阅读高效。

(三)在取舍中让一课彰显一得

舍弃了这么多文本内易于理解的内容,我还适时取了课外的三篇文章,《牛顿在暴风雨中》《巴尔扎克不在家》为夯实文中“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这一句话的理解。《法尼亚的爸爸》为巩固“抓异常谈感受”这一阅读方法。

赵镜中先生说:“在大力推动儿童阅读运动的影响下,学生的阅读量开始增加,虽然教师还是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但随着统整课程的概念推广,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今天的课堂一篇文本显然不足以满足孩子的认知欲。我尝试群文阅读的形式,让孩子在这一课中得一阅读方法。

一堂课让我们停留思考,但现在更多的课堂依然还是追求面面俱到,如何让取舍之道不止在一节课,在一个人,为此,我在思考,我在实践。

猜你喜欢

一课一得有效教学语文教学
一波三折磨课记
关于写作教学课的几点思考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