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教学“失宠”原因及对策

2017-08-02颜惠良李洁

教育界·中旬 2017年2期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对策

颜惠良+++李洁

【摘要】本文从探究小学英语教学“失宠”原因(学习难度的逐渐增大;课堂教学的枯燥、单调;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脱节;英语课外活动的乏力)入手,采取着力捕捉兴趣增长点;力消除优差分化线; 大力扩大课堂训练面; 努力搭建教学“过渡桥”四项措施来破除“失宠”魔咒,求得小学英语教学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失宠”原因; 对策

现如今,英语已然成了小学的必修课,不少地区不仅在小学一年级就开设了英语课程,甚至连幼儿园也有兴趣衔接班。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看到这样的态势无疑是欣喜的,因为这门学科越来越受重视。但在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却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都兴致盎然,教师课上的一些日常用语,常常会被他们挂在嘴边。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迅速地朝“两极分化”方向发展,部分学生依旧兴致不减,但另一部分学生却逐渐沉寂。亦如省特级教师钱希洁调查的结果: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知识的递增反而呈下降趋势。外界的重视却换来了主体的冷漠。笔者将这种现象称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失宠”现象。这种“失宠”现象制约着小学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如果得不到解决,必将使小学英语教学形成恶性循环。

那么,造成小学英语教学“失宠”的原因是什么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难度的逐渐增大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既能理解、掌握知识,又要让他们会灵活运用知识。英语教程的安排也是循序渐进,由易而难,随着课程的加深,学习难度逐渐增大,尤其是词汇量的增加很大。例如,译林版新教材三上只有33个“四会”单词,而三下却增加到近48个,还有10个“四会”句子。学习过程中,简单机械的记忆已远远不能满足学习的需要,它需要学生去理解、辨析、掌握,甚至是运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耐心,还需要持之以恒的决心。这样,学生逐渐产生畏难情绪,由乐学而怕学,而“避”学,课堂成了几个好学生表演的舞台,部分学生课上却总是“哑口无言”。

二、课堂教学的枯燥、单调

由于英语学习中需识记许多单词、句子,当然,这也是考试必须要掌握的,于是,不少教师将这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目标来处理,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老化,读背写成了英语老师的“杀手锏”,却也使英语成了学生心中“永远的痛”。天长日久,英语课堂成了“应试”场所,造成了许多学生只会读,不会说,更有部分“差”生完全成了英语“哑巴”。

三、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脱节

虽然一直在强调中小学要注意衔接,但事实上,语文和数学都还没有很好地做到,英语的衔接更是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学生在小学接受了四年英语启蒙学习后,进了中学,有的内容仍需从头学起,由此很多学生和家长都产生了这样的误导:反正进了中学仍要再学一次,现在可以不予重视,先学好其他课程再说。这也使很多学生对英语是“爱你在心口难开”。

四、英语课外活动的乏力

相对于语、数等其他学科,学校在英语课外活动的安排上,除了学校少年宫的“快乐英语”外(常常是由英語尖子自愿参加),几乎没有什么课外教学活动,如补差、竞赛、语境创设等。而在小学生的周围,平时交流和接触的都是母语,几乎没有英语学习的氛围,学生也就谈不上关注英语学习了。

针对以上原因,应采取何种对策,破除“失宠”魔咒,求得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呢?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着力捕捉兴趣增长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常常因教师对一些教学细节的处理得当与否而产生强化淡化甚至消逝。因此,小学英语教学需要教师在与学生建立起亲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基础上,设计出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应着力捕捉教学过程中闪现出的兴趣增长点,并及时渲染,使之扩大,从而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影响。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学习内容的新鲜度

所谓学习内容的新鲜,是指呈现知识时要能足够吸引学生的眼球。只有眼前一亮,才能过目不忘。 例如,教师教授颜色类单词,如果能采用变魔术的方法出示颜色并进行相关单词的新授,相信学生会非常感兴趣,从而也就会更投入到学习中去。

2.注意教学过程的趣味性

著名的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游戏是生活的一部分。在幼儿阶段,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那么,如果我们把所有的教学内容设计成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愉悦的游戏中学习,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授动物单词的时候,可以分组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声音或形象,以此来巩固和加深对单词的记忆。

3.注意教学方法的动态化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孕育了不同的体态语言,教师在课堂上合理使用体态语言,不但可以帮助学生从侧面了解一个国家,也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简单直接的学习英语。例如在教授译林版新教材四上Unit4 I can play basketball时,我运用了“body language”,做投篮、踢足球、游泳等动作,教学生说“I can play basketball.”等。

在教学人体部位单词时,动态教学法往往也能让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得愉快。例如Touch your eyes, Show me your hand等,使学生在“听听、说说、动动”中轻松愉快地掌握单词。而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一些平时不愿积极参与学习的学生也会受到感染,加入到主动学习的行列中,教师就应及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对这部分学生多加鼓励和指导,使他们的学习兴趣能持久一些。

4.注意扩大英语的生活外延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许多英语标记,如家用电器上的on、off、play、stop等。倘若在教学中适当地补充一些这类单词,让学生逐步懂得这些标记的意思,则会使学生兴趣大增。

二、全力消除优差分化线

从英语会话能力的掌握情况来看,学生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这也是使小学英语教学难以面向全体学生的一个症结所在。必须缩小这种差异,乃至消除这条分化线,才能使英语教学避免恶性循环。

教师可将其他学科的“补差”方法引入英语教学,对后进生适当地“开小灶”,使之学得早或巩固及时,跟上班级整体水平。也可以建立“英语角”,让学生以优带“差”,以生教生,在平等互助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并得到提高。

再如,将水平相当的学生进行编组,在教学中看哪一组表现最佳,哪一组进步最快,哪一组配合最默契,使学生既能通力合作,又能积极参与竞争,也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要能及时抓住因为偶然成功而激动不已的学生的上进心,及时激励他们,帮助他们由短暂的成功喜悦上升为对英语逐渐稳定的兴趣,以至达到更多次的成功。因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许,这小小的激励能帮助他们逐渐消除心中的优差分化线。

三、大力扩大课堂训练面

英语课堂教学要力戒成为少数尖子生的表演场,而要使全体学生都能積极参与其中,这就必须扭转传统教学中师生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扩大课堂上听、说、读、写的训练面。可采用Pair work, Group work等方法,使全体学生都能动起来,而不是坐在一旁当听客。例如教学Is this your...?句型时,可让学生用手头的物品进行小组操练,同时也可适当加入已学内容,使之变成较生活化的会话训练,效果较好。

四、努力搭建教学“过渡桥”

针对目前中小学英语教材、教学脱节的现象,在无法自行选择更改教材的情况下,教师应努力搭建向中学英语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过渡的桥梁,如完形填空、短文阅读一向是学生的弱项,但在小学一般不作重要考试内容,但在中学,却是必考内容,跨度较大。这就可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适当增加这一方面的训练和考查。再如使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是英语的基本功,为保证学生能讲一口动听、流利的英语,教师就应在学生听、说、读的训练中不断强化,并使之有较好的语感,能够与中学教学完全接轨。

总之,为了能从培养兴趣着手,着力捕捉学生兴趣增长点,以课堂听、说、读、写为抓手,以单词识记和句型操练为突破口,大力扩大课堂训练面,以课外教学活动为辅助手段,全力消除优差“分化线”,并努力搭建与中学英语教学相适应的过渡桥梁,小学英语教学的“失宠”现象就不难解决,小学英语教学就能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 昝淑华. 小学生英语学习障碍成因分析及对策[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 2010(01).

[2] 林志坚,彭冬秀. 小学生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的成因及对策[J].教育导刊, 20013(05).

[3] 钱金金.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低效现象分析及对策[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4(01).

[4] 武留营. 试析制约农村中小学发展的瓶颈[J].新课程(教师), 2014(05).

[5] 钱希洁.找寻属于自己的教学[M].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小学英语教学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刍议体态语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短剧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