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抓住小学一年级学生数学课堂中的注意力

2017-08-02赵永俊

速读·中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参与注意力兴趣

赵永俊

摘 要: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认为:“天才,首先是注意力。”注意力是学生学习的保障,注意力集中可以使孩子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这样一个转化期,本着天真活波的性格,好动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的共性,那么作为教师就该充分的利用孩子的这一天性,用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来吸引注意力,使学生们在整堂课上身体动起来,思维也动起来。自主的参与各个环节的活动。

关键词:课堂;注意力;兴趣;参与

孩子们对任何事物都有好奇的心理,对于我们课堂中所学习的内容也同样具有好奇心,但是孩子们是很容易走神的,所以整堂课都要用各种活动跟着教师的节奏,参与其中。

一、创新设计,课前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个好的开课,意味着这堂课一半的成功。在一节课的开始时,学生的注意力还停留在上节课的内容或课间所从事的活动中。而能否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来,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根据儿童的心理可以用他们喜欢的东西来诱发孩子的兴趣,如:故事、音乐、谜语等作为引导,使整堂课热闹起来。

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节内容时,孩子们对人民币本来就是比较熟悉,也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如何直接出示人民币告诉同学们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孩子们可能就觉得没有新意,所以我选择用谜语导入本课“薄薄一张纸,作用可真大,买书买笔买玩具,都要用到它。——人民币”。通过不断的猜测,不断的尝试,就勾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也就把同学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课堂。

根据每一堂课来定制不同的新颖的导入,争取在开课之时把学生的注意力抓住,使学生感到老师要讲的内容很有意思,让学生从内心有一种“我想学”的声音。

二、新奇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注意力持久与课堂

好奇心调动了,注意力集中了,面临的是如何让孩子的注意力持续的时间长久呢?儿童心理专家研究发现3~7岁的孩子注意力稳定性差,很容易因为外界的刺激而分心。所以,想要使孩子能够专注于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创改教学方法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使之保持较长时间的兴奋状态。为此,我们要让学生快乐的学,既能学习又能玩是学生们非常乐于接受的,也能在上课的时候集中注意力,认真的配合老师,专心听课,积极思考。

那么如何创设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感染学生,如何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应该把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如:《认识人民币》进入授课环节时,利用了同学们喜欢拆红包的心理,让同学们自己动手拆开老师事先准备好的红包(教具:不同红包里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找出自己认识的人民币,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探究将本课推入了另一个高潮,也让孩子们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把教学内容融合在活动中,同学们在集中注意力活动时,也得到了知识的传达,就会更容易接受、吸收。

三、使学生转被动为主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的注意力比作“一只极易受惊的小鸟”,“当你想接近它的时候,它马上就会飞走;当你终于抓住这只鸟的时候,那你只好把它抓在手里或关在笼子里,可是当它变成被关起来的‘囚徒以后,你就别想听到它唱歌”。所以我们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要培养学生自觉的、有目的的注意能力,有效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从而造就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而一年级的学生意志薄弱,他们不能自觉地集中注意力来学习。课堂上不允许学生动,是不理性的,也是不现实的。正确的态度是根据一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按照教育规律,选取科学、合理、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让学生的“动”服务于整个课堂教学。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情况设计出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减少学生在课堂上消极的“动”,增强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观感受和体验。

特别是下课之前,学生的注意最易涣散,所以布置作业时也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有意注意,必要时可以采取事先向学生提出应复述作业等要求的办法。当然,使学生的注意作节奏性的变化,没有固定模式,这需要教师围绕教学的中心任务的完成,依据教学内容的难度、学生注意力的发展水平与表現情况巧于安排,并对学生的注意力进行培养。

其实老师们都知道激励性言语行为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不同形式的激励评价,真诚而热情地给予孩子肯定与赞赏,这样的激励性语言表现出的是教师对学生言行的关注,在这种欣赏、激励、赞美的评价形式之下,学生会产生仔细倾听的不竭动力。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的成效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学。衡量课堂教学的质量,主要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全身心地投入,看学生的手、脑、眼、耳、口等器官是否全部调动起来。教室中往往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学时,通过提出问题以引发其好奇心或设计辩论题目、安排学生实际操作等多种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

猜你喜欢

参与注意力兴趣
让注意力“飞”回来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参与”北约军演的UFO
关于有效思品课堂的几点思考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