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探讨

2017-08-02闫红萍

速读·中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内容数学

闫红萍

摘 要:从根本上来分析,分层教学其实是一种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如果能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分层教学,不仅能推动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发展,更能够每一个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获得提高。分层教学法,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已经较为普遍.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在班级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差异,将学生进行分组分类,对学生进行层次化教学,对个别学生进行有效辅导。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数学

随着素质教育进程的不断发展,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需要加强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而采用分层教学法是适应新变化的重要方法,可以更好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按照学生基础程度和文化接受程度的不同来对全体学生合理划分层次,然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并合理优化数学教学内容。

一、初中数学采用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1.分层教学可以加深自我认知,提高学习的热情

分层教学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因材施教,教师依据学生各自的数学水平公正、客观地将整体分成若干层次,在教学时对每一层次都能顾及到。这就把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需求摆在了突出位置,明确了每一个层次水平的学生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实事求是地评估和认清个人的数学能力,通过不断地“比、学、赶、帮、超”,使后面层次的学生跟进到前一个层次,最终淘汰最末层次,增加最好层次的学生数量。

2.分层教学充分尊重了数学教学的客观规律

数学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初中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期,好奇心强,也正是张扬个性的年龄段。分层教学这一理念的推行不仅迎合了每一个层次上的学生需求,而且更从教学的实际规律入手,逐步发挥教学效能。

3.分层教学便于学生明确自身水平,端正学习态度

初中学生神经系统的发育状况已经基本接近于成年人标准,学生们的求知欲较旺盛,总能对看到的和想到的发表个人独到的见解,这一个性无疑对学习数学是大有裨益的。纵观国内外有名的数学家,无一不是培养想象能力与浓厚的兴趣而取得数学成就的。基于此,既然大家有如此强烈的探寻事物的个性特征,教师就要注意到这一点,让学生的性格优势转变为学数学的特长,也要考虑到学生之间性格上的明显差异,进而按照每一位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态度和智力水平等条件与因素,将大家划分为三大层次:A层,数学基础较为扎实,逻辑思维能力强;B层,数学中等水平,知识运用能力一般;C层,数学基础不牢固,数学学习吃力、困难,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学生们被分层后,便相当于暂时给个人数学水平定位了。A层学生会更认真地学习,继续保持;B层学生要努力向A层汲取学习经验,争取进入A层;C层学生会彻底革新学习方式,力争跨入中等水平,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

二、初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方法

1.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

在运用分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初中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效激发学生对于初中数学学习的兴趣,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按照分层教学方法的要求,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将学生合理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按照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提高,进而合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营造轻松合理的课堂教学氛围。

2.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針对初中数学教学特点,合理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才能更好的推进分层教学方法的实施,同时在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可以依据教学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要对每一层次的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让学生们可以充分掌握数学题目的解题方法与思路。

3.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结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结合初中数学的学习技巧与方法,按照不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完成课堂题目,进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数学课堂中,通过这一方式可以有效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激情。

三、营造优质课堂,实现有效分层授课

课堂上,教师发挥着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作用。教师针对性的提问能够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正确地思维;教师针对性的题目解答能够解除学生对知识点的疑惑;教师的鼓励能够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的信号。因此,教学过程同样需要教师发扬分层教学意识,针对性地进行提问、解题。笔者在教学中开展提问环节时,通常将简单的问题,如概念性的问题,交由C层次的学生回答,以提高该层次的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对于中等难度的问题则交由B层次的学生回答;而对于逻辑性较强、思维广度较深的问题则交由A层次的学生回答。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之下,学生们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能够从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收获成功的喜悦,提升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课堂解题环节也能体现课堂上的分层教学理念,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出不同的解题要求。如笔者在“不等式”的课堂练习环节中,要求A层学生掌握诸如(x+1)2-(x+2)≥0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根据符号的变化对不等号进行相应的变化,并能够进行复杂的计算;要求B层学生掌握诸如2(1+x)-3x≥0之类题目的解答,比起A层学生来说缺少了复杂的计算环节;而C层学生要掌握的是简单如2(1+x)≥0的不等式计算。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对不同难易程度的习题进行解答的过程中,实现了对数学的个性化学习,这样不仅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消除数学学习的恐惧感。

分层教学法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能顾及到不同水平的学生,从每一名学生的数学实际能力出发,由教师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而从整体上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效益,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令翠.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教研,2010(15).

[2]汪玉芳.分层教学之我见[J].吉林教育出版社,2012.

[3]苗玉红.刍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1(9).

[4]母先琴.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初中数学教学与实践[J].考试周刊,2009(29).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内容数学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