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备好课让学生爱上数学

2017-07-25荆永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1期
关键词:教法一节课教案

荆永娟

(山西省临猗县临猗二中,山西运城,044100)

“备课是一种负担”,“备课是一种形式”,“备课是时间的巨额消费”……对于备课,说法各异,怨声载道的真是不少;流于形式,应付检查是主流。我作为一个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却深感备课的重要性,对初中数学如何备课做了一些探讨和实践,在此想谈谈自己的做法与体会。

一、备好课,首先要做到“三了解”

1.了解教材。我说的“了解”既是对全册乃至全套教材内容的通盘了解,也是对每一节内容的深入理解。记得刚作为一个初中数学教师的我,第一件事情便是把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数学教材通读一次,了解教材的结构,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清楚地了解自己所教的一部分教材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出现,又怎样为后面的教学准备。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明确各部分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即使从教多年,也应该这样做,因为教材在不断更新,知识点也有所变化,也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备课的意识性和价值。

2.了解学生。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要求、基础和爱好,才能更好地选用和确定教学方法,决定讲授内容的详略取舍,才能有的放矢,增强备课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3.了解教法。课堂教学是一种艺术,对每一课时的备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时小结、单元复习都应备有教法,那么每节课都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选用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掌握了解更多的教法,满足教学需求,不仅让学生兴趣不减,而且精力旺盛,思维活跃、积极,增添备课的实效性。

二、备好课,其次是钻研教材,而且要做到“三要”

1.钻研教材,要注意瞻前顾后,掌握知识的联系性。例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既是承接小学五年级的解方程而来,也是我们后面方程组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以及分式方程、不等式(组)解法的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在备课中,要多花心思、多想办法帮学生解决最难理解的要害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钻研教材,要化难为易。准确把握教材的易和难,努力化难为易,才能在学生困惑之际助一臂之力。特别是某些难点内容对于心理比较脆弱的学生可能会造成心理障碍和自卑心理,这就需要我们多动脑筋,想想怎样转化它,降低它的难度,帮助学生及时排除障碍,树立自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心理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钻研教材,还要坚持教书育人,兼顾各科教学的有机联系,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智力发展。

三、备好课,还要注意“三不要”

1.不要简单照搬。目前各种教学参考资料特别多,这只是供我们参考,如果教师单纯为了应付检查,不加思索地抄录,那是没有实用价值的备课。

2.不要琐碎设问。备课时,有些数学老师常常把书上的例题用几个问题串起来,不考虑题型特点,不考虑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时一问一答便算完事,这样既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忽略了对重点、难点的教学,以及解决问题的优化选择。

3.不要把教法和板书形成定式。根据中学生好奇求新的心理特征,教师备课时,必须因内容不同而异,将教法富于变换,努力寻求新颖的教学手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不宜千篇一律,一成不变。

四、备好课,还要编写好教案

编写教案,素来形式多样,无一定格,就我个人的实践体会,青年教师编写教案,尤其是写课时教案,应该有课前教案和课后教案两种。

课前教案,应写详案。编写时要考虑的是整个课堂活动的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明确知识教学、智能开发和思想教育的要求;还要注重考虑教学步骤、方法等具体环节。

课后教案,可写略案,它主要是对课前教案在课堂实施中所出现的一些新问题、遗漏问题,以及存在的难点没有估计到或没有讲透的情况下进行的补充备课。因课后教案是对教学的查漏补缺,是对学生难理解易犯错的知识点的收集,所以它也是教学过程中活动的脉络或指南,服从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所以在备课中,教学方法和步骤要恰当写出,而且也要精心设计,使各个环节严谨,环环相扣,这样,整个学期的学习才能够有条不紊。

五、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

学生对老师有了好的印象,或者说已经深深地喜欢上你这个数学老师了,这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先决条件,但要想学生真正喜欢上数学这门课程,数学老师还必须在数学课堂上下功夫。

1.精雕细刻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首先,每一节课的开头都要做到引人入胜。就一节课的开头来说,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或引几句古典趣语,或讲一则新闻,或说一个故事,或讓学生参与,由他们设计开头,导入新课。如我在讲概率时,就引用了“黑龙江老太太在长沙首注中奖百万”的一则新闻,在学生激烈的争论中引入新课;我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就给学生讲述了《希腊文选》中一则《驴和骡》的故事,在同学们的渴求中进入新课……这样的开头新颖别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主动学习数学的精神。

其次,课的中间也应波澜起伏。根据你所教学的内容不时设疑、激疑,力争投出能够激起学生思维浪花的石头。务必使学生处于兴奋的状态,主动地学习。我在每一节课都非常注意这一点,有时是魔术般地变出一张写有“智力竞争题”的卡片,或是一个“红星奖励题”;有时是出其不意地安排他们讨论(当然,我平时也自制了许多很有新意的奖励品),这样,学生的学习一浪高过一浪,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激励他们热爱数学。

最后,一堂课的结尾也应余音不绝。数学老师在上完课后不要急于打上句号,而应该设法让学生课后有点想法。

2.课堂教学类型要多样化。

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引起学习兴趣。教师的课堂不应该每天都同一个类型,我们隔三岔五地给学生换换总是可以的。我每周给学生安排一节数学课内活动,其内容丰富多彩。这需要我们数学老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便收到学生表面上是在玩,实际上学到的知识比平时一节课要多得多的教学效果。我每学期至少会安排一节数学课外活动课。虽然花的力气大、时间多,但学生各自的求知欲可以得到满足;并能适应个别差异,各展其长。这时,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产生,并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潜能。

3.课堂教学还必须讲究板书的艺术性。

板书就像一张屏幕呈现在学生面前,它色彩的巧妙运用,模式的千姿百态,字迹的规范漂亮不仅给学生美的享受,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我觉得备课不但不是一种负担,一种形式,一种时间的消耗,而是需要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必须做好的一件大事。它不但能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还能更快地提高我们的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

猜你喜欢

教法一节课教案
《立定跳远》教案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托马斯的一节课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远
《半张纸》教案
导学案设计的逻辑起点:从学出发:以一节课为例,谈基于脑的导学案再设计研究
语文教学要创新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