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2017-07-25王铁军
王铁军
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王铁军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沈阳市骨科医院2014-01—2015-12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80例,80例患者同日行X线平片诊断(对照组)和螺旋CT检查并行三维成像技术诊断(观察组),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观察组检出优级图像64例,占80.0%,对照组检出优级图像20例,占25.0%;观察组图像质量平均分(4.83±0.59)分,对照组平均分(3.55±0.49)分,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80例患者X线片诊断肋骨骨折62例,共79处骨折,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诊断出骨折80例,共102处骨折,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对照组诊断出其他骨折11例,观察组诊断出其他骨折16例,观察组略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诊断肋骨骨折可以弥补X线平片诊断信息不全,图像清晰度不高等不足,更有利于为临床治疗提供全面而准确的诊断信息。
螺旋CT;三维成像;肋骨骨折;X线
肋骨骨折是临床实践工作中最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X线片是诊断肋骨骨折的常用方法,但由于肋骨走行方向及其形态、部位的特殊性,普通X线不能显示胸部复杂骨折,导致漏诊率较高[1]。及时、准确地诊断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患者预后康复及医学鉴定尤为重要。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各类骨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2],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能够提供直观、真实的三维立体图像,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01—2015-12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胸外伤病史,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胸部疼痛和局部压痛。80例患者同日行X线平片诊断(对照组)和螺旋CT检查并行三维成像技术诊断(观察组),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26~81岁,平均(38.7±3.9)岁,损伤原因:高处坠落跌伤59例,患者交通事故受伤21例。
1.2 扫描方法 选择somatom emotion 16层螺旋CT进行检查,患者取仰卧位,双手上举,扫描范围和显示范围视患者扫描部位而定,取胸部正位定位片,主要为第1肋骨上缘至第12肋骨下缘,层厚:8 mm,层距:8 mm,螺距:0.8,扫描参数,有效管电流:160 mA,管电压:130 kV,扫描完成后进行图像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组,结合临床需要,任务调整角度,以获得最清晰显效效果。
1.3 工作站多维重建技术后处理方法 采用standard法1.25 mm薄层重建,CT扫描后的容积数据传至工作站后,采用三维方法进行多平面,多角度逐层放大分析,包括3D容积重建,表面遮盖法、最大密度投影以及多平面重建。重建层厚和间隔分别为1.0 mm、0.5 mm。采用MXView软件处理影像,并经两名主治医师评定,并与传统X线片进行对比。
1.4 判断标准 图像清晰度评定标准[3],优:5分,获得影像非常清晰,能够明确诊断;良:4分,获得影像较清晰,有少量伪影,可大部分显示骨细微结构,可获得比较明确的诊断结果;差:3分,获得影像非常不清晰,伪影多,只能少部分显示骨细微结构,无法获得准确的诊断结果。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包,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行t检验,检验标准:P<0.05。
2 结果
2.1 图像清晰度评分 观察组检出优级图像64例,占80.0%,对照组检出优级图像20例,占25.0%;观察组图像质量平均分(4.83±0.59)分,对照组平均分(3.55±0.49)分,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两组图像清晰度评分(n=80)
2.2 两组诊断肋骨骨折结果比较 80例患者X线片诊断肋骨骨折62例,共79处骨折,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诊断出骨折80例,共102处骨折,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诊断结果比较(n)
2.3 两组诊断检出胸部其他骨折对比 对照组诊断出其他骨折11例,观察组诊断出其他骨折16例,观察组略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诊断检出胸部其他骨折对比(n)
3 讨论
肋骨骨折是一类常见的骨科疾病,常由外伤导致[4-6],可由单根肋骨一处骨折,单根肋骨多处骨折或多根肋骨骨折,由于肌骨骨折常并发气胸、血胸,导致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以及重度呼吸困难,若不能及时正确处理,会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及时了解肋骨骨折严重程度和数量,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7]。
X线片是诊断肋骨骨折的传统方法,但因肋骨解剖部位,走行特点等原因,X线片很难详细科学的显示骨折重叠区域的病变情况,影响诊断的准确率[8-9]。此外,肋骨呈弓形,摄片时患者多数肋骨难与胶片贴近,无法清晰的显示骨折线,例如,肋骨前端骨折患者,肋腑弓处或膈下后肋组织结构重叠,极易导致X线片清晰度不够,增加漏诊或误诊率。
随着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骨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临床诊断设备也得到充分的改良和发展。螺旋CT扫描效率较高,扫描范围广,三维重建图像可任意旋转,任意角度和方向显示病变,图像直观、立体,信息搜集连续性较强,检查速度快,图像显示清晰,对肋骨、骨骼密度的分辨率高,对各个解剖部位的关系较明确。结束扫描后,可运用专业的三维重建软件对图像进行科学的处理,三维图像切割技术结合多平面重建冠状位图像,更加直观的展现病变情况,对指导肋骨骨折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0-11]。
螺旋CT三维成像在二维成像的基础上,通过任意旋转扫描仪的角度全面的显现肋骨全貌,有助于排除重叠解剖组织的干扰[12],很大程度上简化了临床医师的分析思维,增加了诊断数据的可靠性。螺旋CT三维成像扫描成像时间短,对肋骨骨折的部位、数目以及相关合并症(胸部其他骨折或挫裂伤)的诊断准确率较高,本研究结果提示,对照组诊断出其他骨折11例,观察组诊断出其他骨折16例,观察组略高。此外,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胸片检查需要变换体位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为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也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本研究中,观察组检出优级图像64例,占80.0%,对照组检出优级图像20例,占25.0%;观察组图像质量平均分(4.83±0.59)分,对照组平均分(3.55±0.49)分,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80例患者X线片诊断肋骨骨折62例,共79处骨折,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诊断出骨折80例,共102处骨折,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这说明,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诊断肋骨骨折可以弥补X线平片诊断信息不全,图像清晰度不高等不足,更有利于为临床治疗提供全面而准确的诊断信息。
[1]秦毅,杨毓素,方琪.围手术期系统护理对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4(23):3573-3576.
[2]陈玲,罗霞,刘琼焕.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及健康指导[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3):413-414.
[3]吴薇薇.SPECT/CT骨显像在脊柱单发病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D].河北医科大学,2014:13-24.
[4]张冬蕾,胡学宁,王亚东.可吸收肋骨钉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3(1):113-118.
[5]黄树林,徐茂奇.活血膏外敷治疗肋骨骨折46例[J].中医杂志,2012,53(15):1321-1322.
[6]刘青,王波.记忆金属胸部护板与传统固定方法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4(17):3197-3200.
[7]岳忠勤.胫骨平台骨折的X线与CT临床诊断价值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5(23):3232-3233.
[8]梁涛,方贵明.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X线与CT平扫检查应用价值比较[J].淮海医药,2015(5):461-462.
[9]干艳英,周维彬,钟凯.64排螺旋CT和普通X线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价值中的比较[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4):501-502.
[10]袁涛,马彪,米学伟.DR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对比应用[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8):64-66.
[11]卢先东,张承祥.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外伤性肋骨骨折与DR平片对照分析[J].重庆医学,2011(15):1521-1522.
[12]胡仁伟.螺旋CT在骨骼肌肉创伤中的应用体会[J].浙江创伤外科,2015,4(26):234-235.
2016-10-13)
1005-619X(2017)04-0408-03
10.13517/j.cnki.ccm.2017.04.030
110044 沈阳市骨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