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读法在初中阅读教学延伸的应用
2017-07-24黎郭华
黎郭华
【摘要】 随着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推进,语文教学已经不再仅仅圈囿于语文课本了,但是完全摒弃语文课本进行无限的阅读延伸,对于浩瀚的语文世界来说也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如何既要立足于课本,又能让学生徜徉于语文大世界,是每一位语文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下面,以《音乐巨人贝多芬》与《名人传·贝多芬传》共读为例,谈谈本人的做法。
【关键词】 问题导读法 初中阅读教学 延伸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7-160-01
0
一、学《语文》=学语文?你太小看语文了!
多年来,语文教学一直被语文考试束缚着,大部分的语文课堂,所谓对文章的解读,无非是被切割成一道道的题目,根据答题格式,一个个的往里套。学生的答案缺少了独特的欣赏视角,只为了答得标准,这样的语文教学,只是学《语文》书,而非学语文。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我区的语文考试不再以课内阅读作为考试重点,课外阅读代替了课内阅读,考察的是学生对文本阅读的理解以及对信息把握的准确,还有从文本思考生活的延伸能力,这一转变对于很多老师来说无所适从,几十年的语文教学,被一下子推翻了,不少老师问的问题是,《语文》书还教不教?教的话,该如何教?不教的话,语文课堂还上什么?
本人认为,《语文》课本虽然不能取代语文大世界,但是绝对是学生通向语文世界的一条快捷的通道。首先,《语文》课本的编写能注重主题和文体合一,使学生快速掌握相应文体的学习方法;其次,《语文》课本是学生了解语文的敲门砖,学生通过学习一篇篇的文章,认识作家,认识世界,从而引发更多的阅读兴趣;最后,《语文》课本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源头。对于文章的鉴赏,没学过《语文》课本的人虽能说出文章好,但是好在什么地方,语言如何妙,结构如何引人入胜,立意如何高,也许就很难说出个所以然。因此,《语文》课本能教会学生如何鉴赏文章,如何构思文章,最后如何写文章。
但是,《语文》课本也有其狭隘的一面,如果单纯的通过学习课本来了解语文大世界,那无疑是一叶障目。如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文章,是以名人为主,其教学目的主要是“探寻他们的足迹,学习他们的精神”。但是《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中,对于贝多芬的巨人精神,实在没办法表现出来。作者从外貌描写突出了贝多芬的坚强,能扛起生命的重担,通过贝多芬的自述,表现其顽强不屈的精神。但是,身残志坚的人都不少,能称得上“巨人”的,除了其自身的人格优秀以外,更多的是对人类的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的人。这一篇文章,显然不是围绕其“巨人”的特征来写。纵观全文,作者最多是写出了探访以为音乐家,而这位音乐家是世人公认的“音乐巨人”,作者把这一探访的过程写出来,仅此而已。作者的写作目的并非为巨人著书立传。如此一来,文章便与此单元的学习目的有一定的差距了,《语文》课本只起到了一个激发兴趣的作用,向更多的了解此人此事,非延伸阅读不可解决。
二、世界那么大,我们怎么看?
每一位语文教师都知道,语文的世界实在是太广阔了,失去了《语文》课本的依仗,我们该怎么走?下面,我就以《音乐巨人贝多芬》与《名人传·贝多芬传》为例,谈谈我的做法:
1.名著带路,俯瞰文章
很多时候,我们的阅读教学是一个断层的做法,毕竟不少文章是在某一本书中截取出来的,缺少连贯性,让学生读起来很费劲,即使硬把课堂问题的答案弄出来了,由于缺少深刻的记忆与连贯的思维,只能死记硬背。
本学期,我试验让学生在学文章之前先看书,在教《音乐巨人贝多芬》之前,我们先阅读了《名人传·贝多芬传》,让学生全面了解贝多芬,学生了解贝多芬的家庭背景,了解他爱情的经历,了解他倔强的性格,最终就能水到渠成的了解他在完全丧失听力的时候,却创造出天籁之音《欢乐颂》的过程。
2.专题探究,深入文本
《音乐巨人贝多芬》是写于贝多芬完全丧失听力的时期,文章从外貌描写上突出了贝多芬的苦难与坚强两个方面,再通过贝多芬的自述表现贝多芬不懈的追求。对于贝多芬的外貌,《名人传》的描写十分简单,并没有太多的赘述,《音乐巨人贝多芬》却细致的描写出来,这是两者互补之处,但是对于生命的重荷,《音乐巨人贝多芬》基本上归结于身体问题,對于这一问题,我通过对《名人传》的阅读,有更深的解读,同时也对女佣眼中的贝多芬的自闭,暴躁和贝多芬自己所表现出了的真诚的原因深入的探究。
3.专题研究,集中关注
一部厚重的《名人传》所能关注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我们无法一一跟学生赘述,因此在阅读的时候,我们利用大专题贯穿小问题的方式进行。
首先,我们利用《音乐巨人贝多芬》中的“巨人”进行寻找,在文章中寻找贝多芬“巨人”的地方,学生大多找到了外貌描写部分以及贝多芬自述部分,我们继续追问,巨人是对人类事业做出贡献的人,贝多芬在什么方面可以成为巨人?于是同学们把目光聚焦在《名人传》,通过《名人传》中对贝多芬对《欢乐颂》创作的描写,解读其名人的内涵。
其次,在阅读《名人传》的过程中,我们也围绕着“巨人”的主题进行讨论。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探究的题目是:“乐圣是如何长成的?”这一问题,一步步进行追问,从童年,到成年,再到中年,每一步所体现贝多芬的性格中的优点与缺点,我们都没有放过。最终,感受一代伟人的成长,也让学生有了心灵的洗礼。
最后,我们进行专题论文写作,通过文章《仰望巨人的光辉》,学生畅所欲言,从巨人身上获取人生前进的力量,为他日成就优秀的自己提出希望。除了把《音乐巨人贝多芬》与《名人传》共读外,本学期,我们还进行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与《朝花夕拾》的共读,以及《爸爸的花儿落了》与《城南旧事》共读,通过共读,学生得以俯瞰语文世界,名著阅读更有方向感了,课文教学也变得更具思考度了。这样的语文,不是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