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沿

2017-07-24

中国农村科技 2017年7期
关键词:人畜华大基因哺乳动物

前沿

《Nature》关注华大基因上市

本刊讯(编译:一宏 王雯慧)近日,《Nature》杂志刊载了华大基因上市的新闻。《Nature》称中国的基因组学巨头华大基因曾是基础科学DNA测序领域的全球领导者。现在,华大基因上市在即,标志着这家公司即将完成主攻生殖健康等生物医学业务的重大转型。

华大的IPO招股说明书透露,受竞争对手挤压和测序成本骤降影响,华大基因已将关注点转向在中国日益扩大的医疗市场中更有利可图的业务,比如产前基因检测。中国政府计划投资上百亿元来促进精准医学发展,利用测得的海量基因组和其它医疗数据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华大基因的转变恰恰顺应了这一趋势。

经过多年的准备,华大基因创业板上市已于5月底获批。公司目前正在完善IPO细节,预计将于1个月内首发上市,拟募资人民币17亿元。

作为中国首家即将上市的基因组公司,华大基因将会成为中国精准医学市场的先锋。据预计,到2020年,这一市场的规模将达到人民币200亿元。“上市对于华大基因和这一行业而言都具有里程碑意义,”华大基因前员工,北京诺禾致源公司的现任首席执行官李瑞强说。诺禾致源是华大基因的竞争对手,李瑞强希望诺禾致源也能实现上市。

科学家首次揭示植物蛋白质的巴豆酰化修饰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烟草病虫害防控科研团队在烟草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烟草蛋白质巴豆酰化参与细胞碳代谢等多种生物学进程。

组蛋白赖氨酸巴豆酰化修饰(Histone lysine crotonylation, Kcr)是最近被发现的从酵母到人类广泛存在一种保守性的翻译后修饰类型(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PTM),广泛参与基因启动与激活,调控众多生理过程。

科研团队利用高质量的巴豆酰化修饰泛抗体,将烟草细胞内发生巴豆酰化的蛋白质组进行富集,通过液相二级质谱(LC-MS/MS)共鉴定到637个发生巴豆酰化的蛋白质。研究表明,这些蛋白参与细胞的碳代谢、光合作用、蛋白质合成、折叠与降解以及染色体的组装等多种生物学进程,暗示烟草巴豆酰化同磷酸化、乙酰化、泛素化、琥珀酰化等其他翻译后修饰一样,在烟草的生长发育、合成代谢、病害发生等众多生理过程均起到关键的调控作用,也是烟草细胞生物调节蛋白质发挥生物学功能的重要方式。本研究成果为后期深入解析环境因子在植物病毒致害机理中的调控作用,特别是为开展抗病基因温度敏感性和病毒症状多样性等方面研究拓展了思路,同时也为研究植物自身免疫激活提供了技术储备。(来源:中国农科院网站)

近三千种动物与病毒关系数据库建成 蝙蝠携带的人畜共患病毒最多

英国《Nature》杂志6月20日发表了一项病毒学重要研究成果:美国科学家利用创建的庞大数据库,分析了动物携带多种病毒传人的可能性。该研究识别了影响病毒能否由动物传播给人类的重要因素,并给出最有可能对人类健康构成新威胁的地理位置,以及哺乳动物物种的图谱。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埃博拉病毒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大多数新发人类传染病,其实源于野生哺乳动物,因此,需要特别警惕人畜共患病毒。预测哪些病毒最有可能由动物传染给人类,非常有助于卫生项目监控新发疾病,预防未来的疫情暴发。

此次,生态健康联盟的研究人员,创建并分析了一个包含2800多种哺乳动物—病毒关系的数据库,该数据库增进了人类对人畜共患病毒跨物种传染影响因素的理解。在他们分析的586种病毒中,263种(占44.8%)曾在人类中被检测出来;188种(占人类病毒的71.5%)病毒属于人畜共患病毒,即至少曾在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中各检出过一次的病毒。

研究人员发现,人畜共患病毒从宿主物种传播到人类的风险,随着动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与人接触的机会和病毒性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蝙蝠携带的人畜共患病毒最多,其次是灵长类动物和啮齿类动物。

在预测人畜共患病毒的地理热点时,团队发现,宿主不同,病毒的地理模式也不同。例如,来自蝙蝠的人畜共患病毒在南美洲、中美洲和亚洲一些地区最普遍;而来自灵长类动物的病毒往往集中在中美洲、非洲和东南亚;来自啮齿类动物的病毒则多见于南北美洲和非洲中部。

论文作者总结称,以上结果将能协助全球病毒发现项目去识别新型人畜共患病毒,并评估它们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来源:中科院网站)

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等发现哺乳动物新物种

本刊讯(编辑 王雯慧)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蒋学龙课题组与安徽师范大学等合作单位在缺齿鼩属系统发育和分类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研究发现了一个新的物种,是蒋学龙研究团队今年继发现白眉长臂猿新种、猪尾鼠新种之后,发现的第三个哺乳动物新物种。该成果发表在《林奈学会动物学》杂志上。

缺齿鼩属隶属于哺乳纲鼩形目鼩鼱科,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为了厘清缺齿鼩属物种的分类地位与系统发育关系,研究人员检视了馆藏于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的150号馆藏标本,并首次使用分子系统学方法对近年来采集到的标本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澜沧江东、西两岸的云南缺齿鼩存在显著分化,研究人员将澜沧江以东的种群描记为一个新物种,为纪念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已故教授Robert Hoffmann在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哺乳动物分类学研究中做出的卓越贡献,研究人员将新种命名为霍氏缺齿鼩。此外,通过分子系统学分析以及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馆藏模式标本的比对,确认此前被归为云南缺齿鼩亚种的烟黑缺齿鼩为独立种,恢复其有效种的地位。

猜你喜欢

人畜华大基因哺乳动物
人畜共患病对从业者的危害及其防控方法探析
人畜共患病的公共卫生危害、流行特点及预防策略
唯一会飞的哺乳动物——蝙蝠
华大基因收入疑云
昔日千亿市值半年跌去六成 华大基因“举报门”后又迎解禁潮
华大基因大股东是以“白菜价”减持吗
浅谈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会飞的哺乳动物蝙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