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科技为西藏带来绿荫

2017-07-24杨阳

中国农村科技 2017年7期
关键词:西藏苗木林业

本刊记者|杨阳

林业科技为西藏带来绿荫

本刊记者|杨阳

“科技列车西藏行”林业专家组

国家林业局组织中国林科院等有关单位林业专家搭乘“科技列车”,深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日喀则市以及那曲地区,进行林业科技、生态环境现状的相关调研、现场指导,在充分了解西藏林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整合林业科技力量,为西藏这片净土带来更多绿荫。

西藏,人们奉其为人间净土,被称为“雪域圣地。高海拔成就了西藏纯净的土地,也形成了西藏独特的高原生态,同时也阻碍了科技的传播,影响了西藏经济的发展。

今年六月,“科技列车”开赴西藏,国家林业局组织中国林科院等有关单位林业专家深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日喀则市以及那曲地区,进行林业科技、生态环境现状的相关调研进行现场指导。与西藏自治区林业厅、日喀则市林业局负责人座谈交流,在充分了解西藏林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整合林业科技力量,为西藏带来更多绿荫。

净土的背后

说起西藏,人们联想到的是世界屋脊、是藏羚羊。青藏高原恶劣的生态环境,使林业在西藏相对滞后发展。

西藏是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林业科技是保证生态安全的重要支撑。截至2014年,西藏全区森林覆盖率为11.98%,森林蓄积量达到22.62亿立方米,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天然林蓄积、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重点公益林面积五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位。全区8公顷以上各类湿地652.90万公顷,居全国第二位。全区自然湿地保护面积444.57万公顷,保护率达到68.1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成为湿地原生态保存最好的省份。全区建立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61处,总面积达4100万公顷,约占全国林业自然保护区面积1/3,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全国第一。

西藏林业科技力量薄弱,缺乏林业科技人才,尤其是基层科技工作人员。近年来,随着我国援藏力度加大,林业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但人才的匮乏使得西藏基层的林业科技工作难以展开。西藏自治区林业厅副厅长索朗旺堆说:“近年来,国家为西藏提供很大援助,采购了许多设备。但是我们西藏土地广阔,缺乏基层人才。一些偏远地区只能雇佣当地牧民,完成较为基础的操作任务。”

专家组为日喀则市林业局机关和所属的18个县林业局领导做现代林业科学技术讲座

西藏林业科学技术薄弱,病虫害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很常见的树木病虫害问题,有时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索朗旺堆说道,“后来专家来了,问题很快就被解决了。有些在其他地区常见的病虫害,都不叫问题,但在西藏往往得不到很好的控制。我们缺乏病虫害鉴定的技术和能力,有些鉴定需要去其他地区做,这给农民造成了较大损失。”

西藏独特的生态环境成就了优质的林下产品,但薄弱的林业基础设施让林业产业发展一直受限。据西藏自治区林业厅产业中心的同志介绍,西藏的林下产品品质很高,如西藏生产的松茸由于高品质受到日本的欢迎,“我们每年都会向日本出口松茸,运输不方便、成本太高。”目前,西藏林业产品仅限于第一产业,即林下产品的直接销售,缺乏进一步加工。“即使是第一产业,种植管理力量也很薄弱,缺乏最基础、最实用的技术。”

西藏的生态环境监测也非常重要。说起西藏,难免会想起最著名的无人区——可可西里。西藏拥有大片的自然保护区、亟待监测保护野生动植物,但广袤的土地让保护工作变得艰难。“国家支持的设备很多,解决了基础设施问题”,索朗旺堆说道,“但是西藏的土地面积过大,进行土地监测需要大量人手,想要做到对西藏所有土地进行全面监测,还是很困难。”

段爱国研究员(左二)在那曲地区林业局苗圃调研

种活一棵树 奖励十万元

在那曲地区有一种说法:普通人种活一棵树奖励十万元、军人种活一棵树授予三等功。虽然这个说法没有得到官方证实,但足以说明在那曲地区植树造林之难。

中国林科院段爱国研究员作为专家服务队成员乘坐“科技列车”前往那曲地区调研,并针对当地植树造林现状提供技术指导和可行性建议。

那曲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北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交界,东邻昌都地区,南接拉萨、林芝、日喀则三地市,西与阿里地区相连。整个地形呈西高东低倾斜,西高,中平,东低,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中西部地形辽阔平坦,多丘陵盆地,湖泊星罗棋布,河流纵横其间。东部属河谷地带,多高山峡谷,是藏北仅有的农作物产区,并有少量的森林资源和灌木草场,其海拔高度在3500~4500米之间,气候好于中西部。那曲地区属亚寒带气候区,高寒缺氧,气候干燥,多大风天气,年平均气温为-0.9℃至-3.3℃,年相对湿度为48~51%,年降水量380毫米,年日照时数为2852.6~2881.7小时,全年无绝对无霜期。

段爱国的专业领域是森林培育。针对那曲地区的植树造林,他认为还需要放缓心态,按部就班慢慢来。他说道:“那曲地区特殊的高寒冻土气候土壤环境,不利于树木扎根及生长,种植树木比较困难,还没有成片的树林。植树造林要‘三步走’。一是种活。先要找到适合那曲地区的树种,最好是当地的树种,先保证树木可以自我生长。二是选择较好的立地进行成行造林。在树木种活的前提下,选择适宜的地方进行成行种植。三是形成适合推广的造林模式。在成行树木种植问题得以解决后,探索形成那曲地区造林模式,并进行推广。”

考察那曲地区的苗木培育企业时,段爱国对苗木培育提出了几点看法:“一是苗木的越冬问题。那曲地区冬天比较寒冷,苗木很容易被冻死。还是需要建设低床大棚,配合保温设施,让苗木安全越冬。二是工程设施的适应问题。在这里建设苗木的培育设施还需要适应那曲本地的气候,不宜直接引进其他地区的工程设施,需在局部试验成功后再选择性推广。三是要做到本地培育优质苗木,最好培育容器苗。苗木培育一定要实现那曲地区本区域优质苗木自主生产,随起苗随种植,尽量较少外地引进。”

在充分考察那曲地区的苗木种植历史及现有发展情况后,段爱国针对那曲地区的植树造林提出两点建议:一是那曲地区适合庭园绿化、四旁绿化植树,而不是上山植树。“那曲高山地区冻土层较厚,不适宜高山植树。”二是种植树木要坚持“乡土树种为主、灌木树种为主”。那曲地区气候更适合灌木树种,而不是高大乔木。

“目前,我发现几个树种比较适宜那曲地区种植,有青海云杉、高山柳、北京杨、藏川杨、沙棘等等,”段爱国最后补充道:“我也会持续跟西藏这边保持联系,随时提供技术支持。”

以科研合作带动林业发展

如何推动西藏林业科技发展?中国林科院副院长黄坚、教授级高工张艺华、研究员段爱国等国家林业局有关单位组成的林业专家组成员,在“科技列车西藏行”活动期间分赴西藏拉萨市、日喀则市、那曲地区进行实地调研,与当地林业部门的同志充分交流、了解需求,确定将以科研合作的方式带动西藏林业科技发展。

针对西藏林业科技力量薄弱的情况,黄坚认为,应发挥中国林科院的科研实力,进一步加强与西藏林业科研院所的科研合作,加强专家交流,“从整体布局上向西藏倾斜。”同时,黄坚鼓励西藏的林业科研人员“尽可能参与到国家的科研项目中来,尽可能融入科研团队”,提高西藏林业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作为林业科技推广方面的专家,张艺华认为应加强西藏与中国林科院的合作,以西藏地方的实际需求来推动林业科技合作的开展。

黄坚做现代林业科学技术讲座

西藏地区林业科技人才匮乏,尤其是缺乏基础科研人才。针对这一问题,黄坚认为要加强人才培训和交流。“中国林科院可以为西藏进行林业科技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也可以帮助培养基础人才,”黄坚说道,“中国林科院鼓励西藏本地林业科研人员来这里进行培训,培训的人才也可以回到西藏继续做人才培养。”黄坚还为西藏自治区林业厅、日喀则市林业局的工作人员介绍了现有的人才培养计划,并表示可以针对西藏实际情况设计专门的人才培养计划的商讨。

想要尽快提高西藏林业科技水平,需要把先进的科研成果引进来,适应并促进西藏本地林业发展。黄坚根据西藏当地气候、环境的实际条件,介绍了中国林科院的相关科技成果。他说道:“西藏种植核桃还是很多的,林科院关于核桃增产的科研成果、技术体系可以拿到西藏来,在适应以后帮助西藏核桃形成产业,做大做强。”黄坚还介绍了数字化林业监测技术等科研成果,索朗旺堆表示“林业监测技术正符合西藏目前的需求”。

“科技列车”抵达西藏,不仅为西藏带来了林业专家,解决了实际生产中问题,更为西藏当地科研人员与专家建起了沟通合作的桥梁,为促进西藏林业科技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是践行“科技援藏”的积极行动。

猜你喜欢

西藏苗木林业
都是西藏的“错”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苗木供求信息
land produces
神奇瑰丽的西藏
最新苗木行情
一个人的西藏
最新苗木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