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与培训模式研究

2017-07-20徐燕

科教导刊 2017年13期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继续教育

徐燕

摘要 在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国际先进职业教育理念的传递下,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要求也随之变化,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纵观全局,职业教育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是职业教育改革延伸和完善的大前提,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着引导性作用。然而提升职教教师整体素质,促进职教教师专业成长唯有需要继续教育与培训来实现。本文从职教教育发展和社会对职教教师继续教育的迫切需要入手,全面分析研究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与培训的必要性、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现代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的相关理论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 职教教师 继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5.033

0引言

古往今来,教育的模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而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授业者本身,所以教师质量与教育质量成正比,没有教师质量就不能保证人才的质量。近几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教师队伍日趋稳定,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师愈来愈多,队伍总体素质随之提高不少。伴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我国产业的升级、结构的调整将对人才的需求更加高素质和技术技能化,同时对高校毕业生的个人素质与职业能力要求也发出更高的挑战。但是,就目前而言,现有的教师成长体系,包括模式、规模、质量等,与新形势下的职教发展需求相比,简直杯水车薪。尤其是一些地方民办高校,教师流动性大,教师成长体系不够完善,师资队伍结构亟待合理化。为此,作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加快对职业教师继续教育的步伐,提高师资质量,是改变我国职业教育教师现状,推动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职教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必然性

1.1职业本身的要求

作为一名职业院校教师既具有教师职业的一般特征,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在知识更新如此之快的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知识迅猛增长,信息生产速度加快,信息传播渠道增多,要求教师职业在教育科研、学术视野和学习理念多方面要更加缜密、深刻和精湛,如果不具备丰富的知识其教学阻力也是非常之大。所以職教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是当代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1.2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发展需要

企业生产技术的革新是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成果,作为为企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直接源——职业院校也需要加速教学内容的改造和教学手段的更新。尤其中德双方宣布开展工业4.0合作预示着IT技术领域与各个工业领域专业技术将会变得空前紧密,从而带动一系列产业工人职业发展的重大变革;大量新的信息化、智能化、远程教育、物联网技术等雨后春笋般在高职教育的土壤中破土而出。而职教教师的教学应使学生在持续吸纳最前沿科技成果信息的同时来提升现代综合型人才意识和认知,树立新技术下的新人才观念。因此教师对知识的学习更新和完善,是科学技术发展和教学工作的迫切需要。

1.3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国家新兴产业与原有产业的革新和升级发展的环境下,在新一轮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各职业院校只有通过抓内涵建设,来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教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之一,其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是教育教学改革和学校发展的瓶颈所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构建离不开一流师资队伍的扶持。因此,通过开展职业教师继续教育与培训,提高师资整体素质,整合和优化师资队伍,以保障顺利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学校长远发展的进程。

2当前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与培训的形势

师资质量的提高是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教师的学科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都有所改善,但这一数据远不及教育部对高等教育教师的总体要求。像笔者所在四川工业科技学院这类的地方高校,就还普遍存在着教师队伍稳定性差、师资结构不合理、继续教育体制不完善等问题。

(1)教师继续教育与培训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培训形式化严重。由于我国多数地方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的办学时间不长,办学规模有限。对于教师继续教育,民办高校在用人机制上比较注重人尽其能。其次在组织或参加培训的动机上,往往从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角度出发,对教师的真正需求没有考虑,使得教师培训形式化严重,以致于在培训过程中经常出现走过场和形式化的问题。另外,虽然学校也制定了教师继续教育与培训制度,但没有制定具体的教师培训计划,绝大部分教师在校工作期间很少有机会参加继续教育与培训活动。

(2)缺乏明确的教师继续教育与培训理念。继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师所在学校的教学质量、办学水平,而这一目标的达成离不开在职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教师本身专业化发展。学历和职称是人才水平评估考核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两项重要指标。因此,校方出于学校发展方面的考量,把教师培训工作的重心片面地放在提升学历、晋升职称上面;而教师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出于晋升、加薪的需要,在继续教育的内容上偏重理论的学习,也将继续教育单纯理解为学历补偿或提升,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

由于学校和教师双方在继续教育的思想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导致许多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最直接的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定位在晋升、调资上。这完全背离了继续教育的本质和初衷,教师关注的功利性远大于继续教育中自身素质的提升,从而无法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3)受渠道和平台限制,教师继续教育与培训形式单一,培训效果不显著。当前,专门从事职教教师继续教育的机构很少,职教教师继续教育及职后培训仅仅依托于高校本身以及少量相关企业。主要形式有到普通高等院校接受脱产教育,到培训基地在职进修,到企业挂职锻炼,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四种。

由于以上四种培训形式在培训过程中缺乏一个全面的质量保证体系监测,诸如培訓形式不够灵活、培训项目缺乏针对性、培训时间不够充裕等弊端充分显现;因此教师接受培训的实际收益不大,效果不甚显著。

(4)教学任务繁重,教师接受继续教育与培训的难度大。在日常教学中承担着重要角色的青年教师是院校发展的骨干力量。近年来,一些地方高职院校、民办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使在校生人数常年增多,均达万人以上。学校薄弱的基础无法适应当前形势下迅猛的发展,使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继续教育与培训。

(5)校方缺乏重视,资金投入有限。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承担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职院校更加注重的是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培养的是与社会经济建设、管理、服务直接相关的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亦是一种高消费的教育,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地方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受国家和政府经费投入不足的影响,直接导致办学者对教师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使得培训经费投入有限,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从而制约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新理念下的职业教师培训体系的构建

(1)与时俱进,正确树立教师继续教育的新理念。理念转变是我国职业教师继续教育发展之根基。建立正确的教师继续教育理念,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职业教育改革延伸和完善的大前提,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着引导性作用。为此,引导教师转变观念,把知识培训作为个体的终身需求,让教师认识到继续教育既是一种行为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一种能够得到回报的社会行为。

(2)整合现有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继续教育。整合利用本校的教育资源,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继续教育,在校内对老、中、青教师进行培训,解决工学矛盾,以满足各个层次教师继续学习的需求。

(3)构建教师继续教育体系,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制约了教师自身的发展,尤其制约了学校的发展是教师继续教育的滞后带来的不良结果。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力度,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依托普通高校和校外企业建立教师培训基地。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学习或者不同形式选派,来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

(4)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保障教师继续教育与培训的开展。完善继续教育经费保障、监督、激励和反馈机制。调动、支持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同时,应该广泛征求教师对于继续教育的要求和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培训计划、内容和形式,使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能够得到实效。

4结语

职业教师的继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从业素质,构建专业化、系统化的职业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对学校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要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和职业教育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还须着眼实际进一步对职业教师继续教育理论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提升完善职业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体系,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要求的双师双能型师资。

猜你喜欢

现代职业教育继续教育
试论现代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
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环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论现代职业教育的本质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问题与对策
对继续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探究
关于促进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的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对初中英语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思考
语文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在外语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改革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