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制度下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创新方向
2016-12-30项久才毛贺祺
项久才+毛贺祺
[摘要]本文基于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和现代大学制度建构的视阈,以非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以国家民族政策和高等教育规律为依据,探讨多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创造性地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努力方向和工作对策,为日渐突显的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供政策建议和理论借鉴。
[关键词]现代大学制度;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交往交流交融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是国家和民族地区宝贵的人才资源。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非民族高等院校中少数民族大学生数据急剧增加,已经成为青年学生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受教育情况和各民族大学生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水平,对于国家维护民族团结和加强民族融合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工作基本情况及研究现状
党和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和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3月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就新时期做好少数民族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而根据教育部2012年底的数据,全国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已达265.6万余人,占高校学生总数的7.15%,其中大部分在非民族院校就读,而且人数逐年增加,可以说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教育工作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高校学生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根据形势发展深入领会中央精神,在教育教学改革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进程中给予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足够充分的重视,妥善处理民族共同性与民族差异性的关系,认真研究探索能够适应新形势、新环境的新思路和新办法,不断加强和有效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交往交流和交融。
当前,专家学者对新形势下少数民族大学生交往交流与交融的新途径、新形式、新方法等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对工作中积累的很多成功经验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截至2016年1月,以主题检索查询,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研究的论文共5801篇,其中关于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研究的论文共3831篇,而研究或内容涉及内地普通高校、民族地区普通高校等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论文共2911篇。在对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研究中,多数文章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文化适应和宗教信仰以及就业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更好地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交流交融,特别是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交流交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但是,将少数民族大学生工作放在现代大学制度视角下开展研究的论文仅有36篇,而且无一是针对非民族院校相关教育管理工作形成的,在现代大学制度视阈下专门研究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问题的论文暂时还没有,可见这一工作领域形成的时间还短,尚未引进教育界和学术界的重视,具有很广阔的研究空间。
二、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持续推进,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到内地非民族院校学习深造的适龄青年人数不断增加,这些学生因为与汉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各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逐渐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同样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宗教信仰、民俗民风、生活习惯、节假日等问题上的特殊性,对非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日常管理教育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折射出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统战工作的认识度不高
非民族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些传统模式和惯性思维,广大学生中的统战对象几乎很少能够进入学校的统战工作范畴,虽然一些学校也建立了少数民族学生联谊会或促进会之类的组织,但在组织和引导上往往做得不够。而随着少数民族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少数民族人群的比重正在逐渐扩大,实际上非民族院校的统战工作对象成分正悄悄发生变化,但大多院校在工作中并没有给予这些新变化以足够的重视,因而相应的工作开展缓慢且缺少规划。
(二)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不够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向往追求的目标,是其三观的集中体现,是人们进行各种行为的力量之源。拥有正确崇高的理想信念并为之奋斗,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同民族院校一样,非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大部分来自于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多个民族,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由于成长环境和受教育情况的局限而对自己的理想追求、学业职业规划及人生规划缺乏清晰的认识,其民族心理通常比较强烈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相对薄弱,部分学生同时拥有宗教信仰,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帮助他们建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科学的理想信念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三)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事件的应对能力不强
相对于汉族学生而言,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更易因为某些敏感事件产生群体性的不良情绪波动和意见,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引发情绪激化酿成矛盾甚至演变成群体突发事件。而非民族高校在应对这类问题时往往经验不足,难以深入了解问题的本源从而导致解决能力不强不能对症下药,有时还会由于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不当致使矛盾升级,影响团结稳定,也给学校带来负面的社会声誉。民族事务无小事,诸如少数民族民风民俗、节庆活动以及学生个体纠纷等常规事项也应引起重视认真对待处理。
(四)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引导不足
同样由于多民族学生共处,使跨越民族文化的交流成为必然,然而其中仍然存在着天然的障碍。每个民族的发展都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自于不同民族的学生之间在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和对学校的要求上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实际学习生活中这种民族间文化交流交融的机会不多,本民族学生了解其他民族文化的平台很少,更多的学生并没有真正建立起多元民族文化观。因此高校在引导和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尊重民族文化差异、培育文化认同、激发跨文化交流方面有很大的宣传教育空间。
三、非民族院校创造性地开展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工作的努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理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价值观的养成十分重要”。这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同时也为多民族学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指明了工作方向,即通过发挥宣传教育、规章制度引导、管理和服务等多渠道全方位的作用,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培养建立起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提升认识,激发做好多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工作的内驱力
随着非民族院校里少数民族大学生数量的持续增长,从人数上看几乎成为高校统战对象的主体,民族和宗教工作成为高校统战、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和重要内容。高校应对此形势的变化给予高度重视,视学院具体情况,成立专门机构或依托党委宣传部、统战部、学生工作部、安全保卫部、发展规划处等相关部门,落实有民族学生工作经验的专门人员负责,将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纳入学校总体工作研究设计,从顶层、中层到微观层面系统性地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活动进行设计,建立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树立热爱祖国、维护统一、民族团结、多元一体等思想观念,促进各民族学生“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接近、相互认同”。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自觉将国家和民族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协同创新,建立符合校情的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机制
虽然非民族高校可以借鉴一些民族院校的先进经验,但其自身在招生、教学、专业、行业、管理、服务、就业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决定其必须依据校情建立具有适应性、可操作性的少数民族学生工作体制。高校应定期和适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探讨适用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工作方法,在党团组织、教学、学生、统战、宣传、后勤等各系统中形成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机制,形成统筹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尤其是在党团建设中要特别注意吸收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到组织中来,探索建立优秀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培养和使用机制,盘活大学生在自我教育管理和服务中的潜力,充分发挥其自身在促进少数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中的作用,起到组织牵动和以点带面的效果。
(三)着眼长远,多渠道探索创新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思路方法
要根据工作进展研究探索适合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材的新思路,既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大局和未来,真正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需求,积极搭建关心和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指导平台,及时给予心理调适,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生存环境,适应新的群体生活,对于学业有困难的学生,要加强辅导和帮扶,在培养方案、教学管理、成绩评定、第二课堂、实习实践等环节做出适当调整,对于生活有困难的学生,要通过绿色通道、奖助补贷和勤工助学等多种举措,保障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在各项帮扶活动中,充分发挥更容易与少数民族学生接近和交往的党员干部、青年教师、汉族学生、学生会和社团组织的作用,积极促进学生间的沟通交流,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同时要对在工作中总结的经验不断完善,教训及时改进。
四、从建构现代大学制度出发有针对性地做好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对策建议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要正确认识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善于团结群众、争取人心,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新载体和方式,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应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突出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教育特色,把日常民族学生工作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建立长效机制,狠抓落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各民族学生的和谐相处、友好交流和亲密融合。
(一)坚持理念创新,在现代大学制度的顶层设计上体现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要求
民族交往是民族发展的重要一环,涉及民族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各领域的交流,在少数民族学生规模不断扩大、所属民族数量持续增多的新形势下,高校民族学生交往交流逐渐成为民族交融的一个缩影。这就对大学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提出了迫切的内在要求,要求高校创新管理理念,建立一套符合现代大学制度的顶层设计,分解为能够促进汉族与少数民族以及各少数民族学生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从而实现包括少数民族学生在内的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这里需要有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在学校、职能部门和院系、学生组织等各层面构建起联动机制,搭建有效的个性化、特色化服务平台,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和自由度,在整体设计上体现出全面性、前瞻性和先进性。
(二)坚持制度创新,各工作系统在向服务指导型转变中体现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要求
当前高校在党团组织和行政系统职能发挥中已经越来越注重人本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在工作体制机制建设上紧紧围绕这样的理念进行设计和实践,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更加注重学生自身的成长设计和生涯规划,更加注重对学生成长发展的指导和服务。这就要求高校在这项工作中,第一要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工作小组统筹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各教学和服务单位具体落实的领导机制;第二要积极探索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的方式和途径,充分发挥和利用家长及社会的育人作用,努力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教育格局与协作机制;第三要创新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切实加强和改进课堂教学,推动翻转课堂,发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的作用,形成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教育机制。
(三)坚持教育创新,在大学精神、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工作中体现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要求
高校应主动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带来的新挑战,创新拓展育人阵地,通过开发教育教学平台、网络教育平台和校园文化建设平台,将思想引领的主阵地拓展到最贴近学生的基层组织,不断深化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一是有效加强大学生党团和班级组织建设,作为学校施政、管理、组织、协调与服务的最基层单位,这些组织在作用发挥中要充分覆盖少数民族学生,在全员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中发挥旗帜作用,不继强化基本职能,拓宽服务渠道,扩大党在少数民族学生中的群众基础,完成党在少数民族学生中“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任务。二是有效加强学生社团尤其是理论型社团的引领和凝聚作用,积极吸纳少数民族学生的加入,做好社团的指导和管理工作,提高社团活动水平,充分发挥学生社团“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潜能,通过社团活动培养各民族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和团队协作精神,增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友谊。三是有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平台的宣传教育作用,打造校园民族文化建设平台,定期举办民族传统活动,为少数民族学生施展才华提供舞台,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在活动中体现思想教育。
(四)坚持管理创新,在建立精细化管理体系和科学的考评激励机制中体现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要求
高校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任务,把学校教育与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结合起来,从长效机制建设的角度和国家民族发展的高度出发,将少数民族学生群体的切身利益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对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服务实施精细化管理,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同时建立全过程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采用标准化、规范化的指标体系进行日常考核与奖惩,将育人功能渗透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比如,在人才培养上,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学生来源地区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多元化的教育。必要时应从大局出发,在资源分配上优先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维系少数民族学生的根本利益。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工作实效,用严格的考评来保证精细化管理的执行,以此环环相扣的管理机制保障少数民族学生利益的实现。
总之,随着非民族院校中少数民族学生在校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更好地对少数民族学生实施人才培养和教育管理,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工作者首先要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更要深刻体会民族地区对这些学生的希冀和期盼,我们在教育教学改革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必须给予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工作以充分的重视,正确处理好民族共同性与民族差异性的关系,不断探索和研究有效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彻底解决工作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才能真正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友好交往交流和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