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017-07-19杨巍
杨巍
摘 要: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背景下的数学思维应该具有创新性特点。创新的数学思维决定了数学的学习质量,作为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思想,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 符号化一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内容,是一门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数学的思想包括了图形的构建、辩证能力的提升、建模方式的培养等。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所以,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明确学生获取知识的思路,帮助学生利用正确的学习方式提升数学成绩。
一、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内涵
1.数学思想是指人们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对数学理论知识进行一定的认识。数学思想也是不断在认知过程中被优化的一种数学观点,它是对数学规律的总结,也是数学实践活动的理论支撑。数学思想能够将数学知识内容中存在的规律进行理性分析。
2.数学思想方法在理论上是具有宏观发展特征的,但是数学学习方法又需要用微观的思维进行内容的解读,对于这一问题来说,解决的最好手段就是直接地进行问题的判断与思考。一般说来,前者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后者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但由于小学数学内容比较简单,知识最为基础,所以隐藏的思想和方法很难截然分开,更多地反映在联系方面,其本质上也是一致的,如常用的分类思想和分类方法、集合思想和交集方法,在本质上都是相通的,所以小学数学通常把数学思想和方法看成一个整体概念,也是小学数学思想方法。
二、數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就是将内容和形式进行区分,把两种不同的数学对象明确地划分,数和形在本质上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但是在运用上又有着一定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既能相互促进又能相互制约,所以将数形结合起来发展的数学思想就是通过对事物思维的过渡,将具体化过渡到抽象化的思维方法。数形结合的效果是双向的,一方面,抽象的数学概念中,理论知识的复杂原理和关系都能够通过简化而直观地被表达出来;另一方面,复杂的形体可以用简单的数量关系表示,用图解法分析问题就是运用这种方法。我从二年级开始就教学生画线段图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例如二年级上册的:“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班比一班多3面。二班得了多少面?”先让学生找到关键句,弄清谁多谁少,画出线段图,这样做学生比较容易找到数量关系。列出正确版式,同时又克服见“多”就“加”、见“少”就“减”的思维定式,通过数与形相结合来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中的运用,更能掌握好这类题型的解题思路。从而在以后的做题过程中举一反三,更好地运用于自己的学习当中。
三、对应的思想方法
对应是人的思维对两个集合间问题联系的把握,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利用虚线、实线、箭头、计数器等图形将元素与元素、实物与实物、数与算式、量与量联系起来,渗透对应思想。为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教材优势,结合教学内容逐步渗透“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例如一年级数学上册中的“多和小”一节,课本先出示散乱排列的水果(梨、香蕉、桃)和小猴图,接着重新排列整理,让小猴分别与三种水果一一对应,直观看到“小猴与水果相比。桃与小猴,一个对一个,一个也不多,一个也不少;香蕉与小猴对应少一个;梨与小猴对应多一个”,我们就说桃与小猴同样多,香蕉比小猴少一个,梨比小猴多一个,使学生初步接触一一对应的思想,初步感知两个集合的各元素之间能一一对应,它们的数量就是“同样多”。
四、符号化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知识内容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逻辑性。在数学内容学习中,数学符号承载了知识的很大一部分,数学也是一种符号化的信息科学,数学的符号思想能够简化推理过程,增加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并且使学生在思考中以更为简便的方式提高学习的效率,所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尽可能地用符号来表达思想,把握好数学符号的作用,发挥出符号的实际意义。例如一年级数学上册中“1—5的认识”,先让学生从1只小狗、2只鹅、3只鸟、4只小鸡、5个南瓜等具体事物中,概括出数字符号1、2、3、4、5。从具体的量到抽象的数,然后再从抽象的数学符号1、2、3、4、5到具体的量,让学生列举表示“1、2、3、4、5”的具体事物,1个老人,2个箩筐,3盆花,4朵向日葵花,5个玉米。又如,教学“小于和大于”一课,从左右相等的积木的左端拿一个积木到右端,这时右边的积木块数增多,“<”右边开口张大;左边积木数减少,“<”左边的开口缩小,边说边用左手的食指、中指摆成一个小于号,使学生认识小于号“<”,再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大于号“>”,直观形象地引导学生掌握表示大小关系的符号,从中渗透符号化数学思想方法。
五、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
化归思想能增长学生的智慧与创造能力,是数学中最普遍使用的一种思想方法。所谓的化归思想方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时采用某种手段将问题通过变换使之转化,进而达到解决的一种方法。一般总是将复杂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简单问题;将难解的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容易求解的问题;将未解决的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已解决的问题。即先挖掘内在联系,把问题A转化为熟悉的问题B,再通过问题的解决方法去获得问题A的解,这样做能把问题化难为易、化生为熟、化繁为简、化整为零、化曲为直,可以促使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例如二年级的“克与千克”中一个练习题,苹果2元500克,桃1元500克,我买1千克苹果和2千克桃,要多少元?先要把1千克转化成2个500克,1个500克2元,2个500克就是4元,同样把2千克转化成4个500克,1个500克1元,4个500克就是4元。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的算术问题学生很容易就解决了。
六、结语
总而言之,数学之所以深刻,是因为其具有丰富的数学思想。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注重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参考文献
[1]石华玲,郑刚,关美玲.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之渗透[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35):28-29.
[2]殷志平.小学数学解题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J].江苏省教育学会论文集(理科专辑),2016(23):177-178.
[3]祝家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途径[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7):68-70.
[4]蒋荣艳.如何在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J].读写算:教师版,2016(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