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股权众筹模式及风险防范

2017-07-18唐可华

商情 2017年20期
关键词:股权众筹风险防范互联网金融

唐可华

(重庆工商大学)

【摘要】股权众筹作为一种新兴的互联网融资模式,在我国发展已有数年,但对其风险认知与监管模式尚不尽全面和完善。文章从我国现有股权众筹的主体架构与融资模式出发,分析不同阶段存在的潜在风险构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包括监管制度、监管方式、救济制度、信用体系与投资理念的全方位风险防控体系,以期促进我国股权众筹模式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股权众筹 风险防范

一、众筹的内涵

众筹,来源于英语单词crowd funding,是指一种向群众资,以支持发起的个人或组织的行为,即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一般而言是通过网络上的平台连结起筹资者和投资者。群众募资被用来支持各种活动,包含灾害重建、民间集资、竞选活动、创业募资、艺术创作、自由软件、设计发明、科学研究等。

二、股权众筹融资的运作主体

众筹平台、投资人是股权众筹运作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和运作主体,部分股权众筹在运作过程中还指定有资金托管机构。

(一)众筹平台

众筹平台具有多重身份,首先是为创业者和投资人搭建起一个可以直接对话的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支持,将创业者的项目情况和融资需求面向投资人发布,投资人经过选择和评估后,自主决定是否进行投资; 同时,众筹平台负责对投资人进行身份审核、投资辅导、事后监督,也有维护其利益的义务。我国较大的网上众筹平台有天使汇、创投圈、原始会等,在平台项目、融资项目和融资金额等各方面都占国内股权众筹的80% 以上。

(二)投资人

投资人分为大众投资人和投资机构两种。大众投资人利用众筹平台了解创业者发布的项目,评估后可对自己觉得具有投资价值的项目进行投资,项目筹资成功后可获得创业者出让的一定比例的股权,享有普通股东的权利,在项目盈利的情况下获得相应的回报。

三、基于不同阶段的我国股权众筹模式之法律风险

为了明晰地分析各阶段的风险构成,将股权众筹过程分为资格审查期、项目认购期以及项目投后期三个阶段,并分析其对应的风险构成。

(一)资格审查期

投资者审核的风险;融资人与项目审核的风险。项目融资方作为融资项目的发布者,有义务通过众筹平台向公众做一定程度的信息披露。而股权众筹平台作为发布信息的载体,应当对融资方基本信息做必要审核,包括融资公司的续状态、融资项目合法性审查。

(二)项目认购期

投资项目估值的风险。股权众筹融资项目往往处于初创期,其产品成型、市场发展前景等都具有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仅凭对融资者发布的融资产品信息的考量(而平台对融资项目仅是形式审查),投资者很难对众筹项目进行有效的市场估值,从而做出正确、合理以及理性的决策。

(三)项目投后期

投资回报的风险。一方面,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任何的投资都会伴随着不确定性,尤其是对于处于初创期的融资目标公司,其在市场中未来的盈利能力不能保证,因此投资者的投资回报也存在高度不确定性,投资风险较大(这是符合市场规律的,体现股权众筹投资人的风险自担原则)。另一方面,目标公司可能融资成功后携款潜逃、宣告公司破产或者不将资金运用于公司业务发展等情况。

四、构建我国股权众筹模式的风险防控体系

(一)监管制度

《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的制定完善。证券业协会公布了《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就股权众筹监管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初步明确的界定,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二)监管方式

建立三方立体交叉监管机制。尝试建立采用以证监会、地方金融办和行业协会三者立體交叉的监管机制。

(三)救济制度

构建股权众筹的ADR 机制。

(四)投资理念

加强投资教育,有利于投资者强化风险意识,理性参与股权众筹投资。主要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坚持正确的舆论投资导向,使广大投资者能够理性、合理地进行投资。二是突出众筹平台的告知、宣传与教育的功能.三是建立下单后冷却操作机制与投资者退出制度。

五、结语

股权众筹对筹资者资金成本的要求低,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中小微企业资金短缺问题。随着政策的开放与完善、大众投资心理的变化,众筹平台将不断完善而有更好的发展。然而众筹融资巨大的发展潜力背后跟随着巨大的风险。我国目前股权众筹平台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应该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做好风险防范。除了法律的约束之外还应该设有自律监管机构,制定具体的行业规范制度。同时,加强众筹知识教育,培育专业的投资者。只有降低了众筹项目的风险,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众筹市场,推动众筹融资高速高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雪静.众筹融资模式的发展探析[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3,(6).

[2]邱勋,陈月波.股权众筹:融资模式、价值与风险监管[J].新金融,2014,(9).

[3]郑海超,黄宇梦,王涛,等.创新项目股权众筹融资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5,(1).

[4]杨东,苏伦嘎.股权众筹平台的运营模式及风险防范[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4,(4).

[5]褚葵花.股权众筹的基本运营模式与法律风险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30).

[6]徐迪.我国股权众筹的发展及风险揭示[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0).

[7]陆晖.解析股权众筹的投资者风险[J].知识经济,2015,(1).

[8]朱玲.股权众筹在中国的合法化研究[J].吉林金融研究,2014,(6).

猜你喜欢

股权众筹风险防范互联网金融
股权众筹的金融法规制与刑法审视
我国股权众筹行业经营模式及风险防范研究
股权众筹发展的意义、难点和对策
股权众筹投资者保护:融资方的监管与合格投资者制度的博弈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及化解
融资融券业务对券商盈利及风险的影响研究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