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接及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应用比较

2017-07-18吴秀玲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符合率抗生素细菌

吴秀玲

(平舆县人民医院 检验科 河南 驻马店 463400)

直接及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应用比较

吴秀玲

(平舆县人民医院 检验科 河南 驻马店 463400)

目的 探讨直接药敏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平舆县人民医院采集的血液标本290份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直接药敏法和常规药敏法进行检验。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测符合率、药敏结果及检测时间。结果 两种不同检验方法的检验符合率、抗生素敏感性的检验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药敏检测用时短于常规药敏检测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接药敏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均能获得较高的准确性,直接药敏用时更短,方便患者尽早接受诊治。

血液细菌检验;直接药敏;常规药敏

细菌感染作为临床治疗中常见疾病,若不及时诊治,很有可能在短期内进一步发展为菌血症、败血症等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威胁[1]。此外,滥用抗生素也会使病菌产生耐药性,进而影响其对抗生素的敏感度。如何在疾病早期为患者进行血液细菌检验及治疗,对疾病治愈率的提升和并发症的降低,具有重要意义[2]。为进一步了解直接药敏和常规药敏在血液细菌检验中的价值,本文以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平舆县人民医院采集的血液标本290份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析。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平舆县人民医院采集的血液标本290份作为研究对象,所有血液样本均为20 ml。患者中男150例,女140例,年龄15~72岁,平均(52.22±8.45)岁。血液标本纳入标准:均无血液系统疾病;血液采样前2 d均未接受药物治疗。将所有血液标本平均分为2份进行检验。

1.2 试验方法

1.2.1 直接药敏试验法 将血液样本置于无菌试验中并使用离心机分离,离心机参数设置:速度1 500 r/min,离心时间5 min;离心结束后,将上清液置于另外一个新的无菌试管内,并使用离心机分离,离心参数设置:速度3 000 r/min,离心时间15 min。再次去除上清液,PBS洗涤沉淀2次后,使血液样本达到重悬状态。对样本革兰染色后均匀涂抹于载玻片上,将药敏试片附着于表面,严格按照药敏检测方法及流程进行检验。

1.2.2 常规药敏试验法 对血液样本分类后,将阳性样本接种在血平板、巧克力平板和麦康凯平板上。培养条件要有严格要求,温度恒定为35 ℃,体积分数为5%的二氧化碳,培养时间为24 h。之后将菌落样本均匀涂抹于载玻片上,采用革兰染色法进行检验。不同检测结果,可用不同的酶予以鉴别。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定性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不同检验方法的检验符合率 本文选取的血液样本290份,培养检验之后,阳性样本总计260份,其中直接药敏法检测出254份,检验符合率为97.69%;常规药敏法检测出260份,检验符合率为100.00%;两种不同检验方法的检验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同方法对抗生素敏感性的检验准确率 两种方法对抗生素敏感性的检验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不同方法对抗生素敏感性的 检验准确率比较(n,%)

2.3 两种不同方法的检测用时 直接药敏操作平均用时为(9.31±2.65)h,常规药敏操作平均用时为(61.52±5.48)h。直接药敏检测用时短于常规药敏检测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合理用药调查结果显示,由于抗生素药物使用的广泛性,不合理用药的现象越来越多,从而使多重耐药感染病例发病率更高。其中,败血症、菌血症等疾病对患者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甚至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3]。有研究结果显示,抗生素虽然在细菌感染方面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细菌的耐药性;若使用抗生素后,细菌仍有存活,该细菌衍生物同样会具备耐药性,进而降低治疗效果[4]。因此,对此类患者尽早、准确的进行菌群鉴定,并有针对性的选择抗生素药物,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举措。

常规药敏试验作为临床常用的血液细菌检验方法,对检测条件要求比较高,受检验条件的限制,其检验结果准确率受到一定影响。直接药敏试验法检验用时短、效率快,利于对患者尽早进行治疗[5]。本文研究发现,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在菌群检测符合率、抗生素敏感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检测用时上,直接药敏平均用时显著低于常规药敏(P<0.05)。上述结果说明两种方法在血液细菌检验中均能发挥良好的作用,直接药敏效率更高,通过缩短检验时间,让患者尽早接受治疗,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直接药敏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均能获得较高的准确性,直接药敏用时更短,方便患者尽早接受诊治。

[1] 胡丽琴.直接及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心理医生,2015,21(5):25-26.

[2] 李魏林,马丹冬.直接及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1):139,140.

[3] 闫杰.血液细菌检验中两种不同药敏试验的效果比较[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6):149.

[4] 余志辉,郑明江,黄云妍.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直接药敏试验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4(13):147-148,149.

[5] 朱秀兰,莫丽英.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直接药敏试验的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3):500-501.

R 446.1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2.055

2016-07-21)

猜你喜欢

符合率抗生素细菌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伟大而隐秘的细菌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抗生素的故事
细菌大作战
CT与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细菌大作战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细菌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