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藏族大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的对策
2017-07-17左燕梅
左燕梅
摘 要:藏族大学生是未来活跃在西藏各个岗位上的佼佼者,提高他们的汉语表达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西藏高校和藏族大学生在提高汉语表达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三项有针对性的对策,以期达到增强藏族大学生汉语表达能力的实效。
关键词:西藏高校;藏族大学生;汉语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3-001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3.006
在我国,除了汉语、汉字外,还有120多种语言和30多种文字。多民族、多语种、多文字是我国语言文字的基本国情。根据这样的国情,我国制定了两条重要的语言政策:“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各地的语言工作都要以这两条语言政策为方向。在西藏,仍然以藏语作为语言工具。但随着人员流动频繁,社会交际急剧增加,在西藏,使用汉语普通话的频率也是越来越高。因此,西藏的语言文字工作面临着双重任务,在保护藏语的同时,也要推广现代标准汉语(普通话)。藏族大学生,是未来活跃在西藏各个岗位上的佼佼者,提高他们的汉语表达能力,有助于促进西藏的繁荣与团结。
一、提升意识,营造氛围
西藏高校的藏族大学生在语言文字的使用上存在着模糊乃至错误的认识。有的认为推广汉语普通话是汉族人的事情,与本民族无关;更有甚者认为,如果自己用汉语进行交流,就等于放弃了本民族的语言。藏族大学生多多少少对汉语有抵触心理,只会在与汉族教师和学生交流时使用汉语,而与藏族教师和学生交流时则更倾心用藏语。这就大大降低了藏族大学生锻炼说普通话的几率,降低了其运用普通话的能力。
鉴于西藏地区藏族大学生语言意识薄弱的现状,西藏高校应努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规范意识。首先,要纠正藏族学生的错误观念,针对他们开展生动形象、有亲和力、有说服力的宣传教育活动。让藏族学生明白,汉语普通话与少数民族语言不是一对不相容的矛盾,推广普通话不是要消灭藏语,而是要弥补单一少数民族语言交际功能的不足,是为了让西藏地区更好地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促使西藏地区和藏族学生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其次,促进藏族大学生树立良好语言形象的意识。让学生明白,语言既是人们日常交流沟通的工具,也是人们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是人们心智能力高低的反映。同样是说话,有的人妙语连珠,有的人却词不达意,这就是内在修养的差异和心智能力的差距。良好的语言形象,是一个人最直观的名片,它将有利于藏族大学生更好地把握机遇,展示自我风采。
另外,西藏高校的语言环境是藏语、地域方言及普通话的相互杂糅。要想改善这样的环境,提高学生的汉语普通话水平,西藏高校应通过多渠道、多方式的宣传与教育,营造良好的说普通话的氛围。除了要加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外,还要经常举行一些趣味性的活动,比如:演讲比赛、经典朗诵比赛、话剧比赛、相声比赛等,在精彩纷呈的活动中激发藏族学生学习汉语普通话的兴趣。
二、结合教学,分类指导
由于受本民族语言的影响和语言环境的限制,再加上中小学阶段汉语文教学不注重语文的工具性,读写练习多,听说训练少,导致藏族大学生虽然已经学习了十多年的汉语,但汉语表达能力还是普遍不高,存在发音不准确、用词不恰当、语句欠连贯等问题,亟待提高。
任何一种语言的习得,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跳跃式的飞跃。因此,这就需要西藏高校将提高藏族学生汉语水平的任务,嵌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去。通过《基础汉语》这样的专门用来夯实汉语基础的课程,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培训,学生可以通过较长时间的学习和练习,达到提高汉语水平的目的。
同时,针对西藏地区高校学生民族不一,漢族学生和藏族学生汉语水平不一的现状,应采取分类指导,因人施教的方法。在汉语文相关课程教学时,专门设立藏族学生班,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汉语和藏语相比,汉语是表意文字,藏语是表音文字,它们在语音、语法和词汇方面区别很大。举个例子,藏语绝大多数名词都没有量词,藏族学生说汉语,不管什么名词都习惯以“个”作量词。汉语和藏语最根本的差异还在于两种语言的思维习惯不同,遣词造句的规律不同,因此,藏族学生在说汉语时,就难免要受到藏语思维的负迁移。所以,教师在对藏族学生进行教学时,除了要矫正语音,纠正语法,督促其积累词汇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汉语思维的训练。
三、完善机制,健全功能
普通话水平测试(PSC)也是推广普通话、提高藏族大学生汉语表达能力的重要举措,它能够使提高藏族大学生汉语水平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但在西藏地区高校中,普通话水平测试(PSC)普遍存在着认识不足、机构简陋、体制不全等问题。首先,普通话水平测试站的工作人员普遍认为,普通话水平测试站只是一个考试机构,往往会“重测试,轻培训”。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就成了机械的普通话水平等级认定工具,不能充分发挥其在西藏高校推广普通话和提高学生实际说汉语能力的作用。其次,由于条件限制,部分高校的普通话测试站,至今还没有完全摆脱无编制、归属不明确的窘境,其工作仅仅是临时组织学生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自身所涉及的诸多方面工作尚未完善。
针对上述问题,西藏地区高校应该不断加强普通话水平测试站的建设,指派专门的测试站负责人,培养专职的管理员和测试员。出台相关的责任条例和管理办法,把责任细化,把管理推向科学化。同时,要完善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测评机制,其中最主要的措施就是组织普通话水平测试后的培训班。因为测试后培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以对不同等级水平的学生在测试中存在的共同问题,进行分层次的、有重点的指导,高效率地解决藏族学生在说汉语普通话中存在的问题,彻底改变只管测试的模式,形成“测试——培训——测试——培训”的有机整体,在提高藏族大学生汉语表达能力方面发挥实效。
参考文献:
[1] 何清强.论第二语言汉语教学语法的“本位”[J].汉语学习,2006(2).
[2] 彭静.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刍议[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6).endprint